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鼻中隔动脉血管的来源、配布、管径和走行,对进一步开展鼻病的诊治和鼻的显微整形外科具有重要的意义。供应鼻中隔的动脉主要有发自眼动脉的筛前和筛后动脉、上颌动脉的蝶腭动脉和腭降动脉以及发自面动脉主干和上唇动脉的鼻中隔支。这些血管在鼻中隔内形成广泛的毛细血管丛或网,在鼻中隔的前下部形成黎氏动脉血管丛(90%的鼻出血发生于此)。源于面动脉的鼻中隔支,国内曾有人报道,但在一般经典解剖学中描述都较简单。为此,笔者对成人尸体的面动脉鼻中隔支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与蝶腭动脉结扎术有关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鼻出血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常见疾病,常经各种保守治疗仍反复出血不止,以致不得不行动脉结扎止血,常用的有颈外动脉结扎术和筛动脉结扎术。遇顽固性鼻后部出血行蝶腭动脉结扎有良好止血效果。蝶腭动脉结扎术首先由Seifert[1]于1928年报道,以后未推广...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严重鼻衄选择性动脉结扎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解剖镜(16×~60×)下解剖观察了50侧成人鼻中隔的动脉,其血供属多源性,主要来自鼻后中隔动脉、筛前、后动脉,各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无论是鼻中隔的血供或黎氏区动脉丛的组成,都以鼻后中隔动脉为主要来源,筛动脉次之。根据解剖所见,在处理鼻中隔严重鼻(血刃)需作动脉结扎时,建议首选位于蝶窦口前下部粘膜下的鼻后中隔动脉主干进行结扎,具有创伤小、止血快、涉及范围小、术后无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面动脉岛状皮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面部修复要求转移的皮肤应与面部皮肤颜色、质地非常接近。以面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为供血动脉形成的岛状皮瓣(facialarteryislandflap)具有:①皮瓣的颜色、质地与被修复区组织相似;②血供丰富;③岛状皮瓣,有足够长的血管蒂且与修复区邻近,转移灵活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颌面部多种缺损的修复整形。现以将面动脉或其分支为蒂岛状皮瓣的血供基础、皮瓣设计及临床应用有关文献进行综述。1 面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吻合1.1 面动脉的走行面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于下颌骨下方咬肌前缘进入面部,于颊肌及其他表情肌之间经口角、鼻翼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蝶腭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特征,为临床获取鼻内黏膜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用10具(20侧)成人尸颅标本在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蝶腭动脉及其分支鼻后中隔动脉和鼻后外侧动脉进行观测。 结果 蝶腭动脉是鼻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在出蝶腭孔前或后分为鼻后中隔动脉和鼻后外侧动脉,鼻后中隔动脉在蝶窦前壁分成两支,主干或上支到蝶窦开口的距离为(3.95±0.74)mm,主干或下支距离后鼻孔的最短距离为(8.96±1.69)mm。鼻后外侧动脉在中鼻甲后端前下约10 mm处分为中鼻甲动脉和下鼻甲动脉。 结论 熟悉掌握蝶腭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特征对获取鼻内组织瓣有重要意义。鼻中隔粘膜瓣切取时应紧贴蝶窦开口上缘及后鼻孔边缘。在获取下鼻甲、中鼻甲黏膜瓣时,应特别注意靠近下鼻甲的下鼻甲后端10 mm及中鼻甲后端前下约10 mm区域。  相似文献   

6.
蝶腭动脉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鼻内镜下经鼻蝶腭动脉结扎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固定的成人尸头蝶腭动脉区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及干性颅骨的骨性标志进行观察 ,并测量筛骨嵴与前鼻棘、下鼻甲上端、中鼻甲后端的距离。结果 :筛骨嵴位于蝶腭孔的前下方 ,蝶腭动脉分出的鼻后外侧动脉的前方。筛骨嵴与前鼻棘间距为 ( 5 0 .5 4± 3 .2 8)mm ,与下鼻甲上端垂直间距为 ( 9.99± 1 .79)mm ,与中鼻甲后端间距为 ( 9.5 1± 1 .88)mm。结论 :筛骨嵴是经鼻内镜下定位蝶腭动脉及蝶腭孔的重要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7.
筛动脉眶内段的显微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眶内筛动脉结扎及视神经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固定尸头标本,对筛动脉的起源、眶内走行、长度以及外径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92.8±4.7)%筛前动脉发自眼动脉O_3段、(7.2±4.7)%发自眼动脉管,穿过上斜肌与内直肌之肌间膜进入筛前孔;(44.8±9.1)%筛后动脉起自眼动脉弯、O_2段(24.1±7.8)%、O_3段(20.7±7.4)%、上斜肌肌支(6.9±4.6)%和脑膜中动脉(3.5±3.4)%,跨过上斜肌上方入筛后孔;筛中动脉出现率为(36.7±8.8)%,起自O_3段(54.5±9.1)%、眼动脉弯(27.3±8.1)%和O_2段(18.2±7.0)%。筛前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83±3.49)mm,外径为(0.80±0.24)mm;筛中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54±1.73)mm,外径为(0.42±0.13)mm;筛后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37±2.15)mm,外径为(0.46±0.18)mm。结论:筛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多变异,筛后动脉变异较筛前动脉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 结果 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两支。80%(24侧)鼻后外侧动脉从蝶腭动脉下方发出,20%(6侧)从蝶腭动脉上方发出,分出处位于筛骨嵴后方。鼻中隔后动脉有86.7%(26侧)在蝶窦前下壁分为上、下两支,13.3%(4侧)在进入鼻中隔后分为上、下2支。上颌窦开口位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内,66.7%(20侧)开口位于半月裂孔中1/3段,30%(9侧)位于半月裂孔后1/3段,3.3%(1侧)开口于上鼻道,86.7%(26侧)上颌窦内口高于眶底水平。鼻囟门平均大小为(14.81±4.28)mm(前后径)×(9.71±1.43)mm(上下径)。 结论 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和鼻囟门是鼻腔外侧壁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和椎管内显微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尸体标本30例,于节段性动脉内逐一注入红色乳胶,在完整脊髓上解剖观察。结果:每例脊髓胸腰段的后髓动脉数目5~13支,平均8.4支。后髓动脉起始情况分3型10亚型,其中后髓动脉与前髓动脉由同一肋间后动脉发出仅34支(13.5%)。胸下部及腰部后髓动脉呈典型“发卡”样折曲。后髓动脉平均外径0.37±0.12mm。约1/3标本在T_(11)~L_3间有1支后髓动脉较粗(>0.5mm),它是脊髓后下部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多数后髓动脉单独起始,较大的后髓动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治疗眼底病新的给药途径拟用眼动脉终末支逆行插管导入药物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眼动脉终末支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阐明了眼动脉分支类型,对手术切口、动脉支的选择及插管深度等问题作了讨论。结论 提出了采用眼动脉终末支逆行插管治疗眼底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出血动脉栓塞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骨盆动脉侧枝吻合特点,探讨骨盆骨折损伤血管的动脉栓塞的方法。方法:20具新鲜成人骨盆,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解剖,观察髂内外血管的走行特点、各动脉间的侧枝吻合情况。结果:骨盆动脉起点口径小于3mm的血管有闭孔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骨盆动脉起点口径3~5mm的血管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骨盆动脉起点口径大于5mm的血管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距骨壁距离大于10mm的血管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距骨壁距离小于10mm的血管有闭孔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骨盆动脉分支间有广泛的吻合支。结论:骨盆骨折动脉损伤应栓塞损伤的动脉及其主要的侧枝循环。  相似文献   

12.
基底动脉的活体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刘怀军  李静武  陈一  张辉  梁莹 《解剖学报》2011,42(1):137-140
目的 应用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对基底动脉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方法 对108例受试者行MRA及常规MRI检查,男58例,女50例,年龄4~63岁.观察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形态分型,测量基底动脉长度及管腔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底动脉常见类型依次为ⅠⅠ型、ⅡRⅢ型、ⅡRⅠ型或ⅡLⅠ型.基底动脉平均直线...  相似文献   

13.
应用神经节切除术和胆碱酯酸级化法,对19只新西兰家兔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胆碱能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目的在于探明主要的大脑动脉胆碱能神经与蝶腭神经节、耳神经节的关系.根据两组动物实验(①非手术组:不切除神经节,只对大脑前、中、后动脉进行胆碱酯酶染色,作为正常对照之用;②手术组:按五组不同组合方式,分别切除神经书,然后进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不同方式的切除手术后的胆碱能神经的变化)的结果证明:非手术组的各主要大脑动脉壁上均存在丰富的棕红色胆碱能神经纤维,主干及分支都清晰可见,神经纤维密度呈(+++).手术组各种方式的切除神经节的结果,表现为出现胆碱酯酶聚积现象和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降低(++、+),未发现神经纤维消失.本研究的结果又提示,家兔一侧的主要大脑动脉胆碱能神经的节后神经元可能与双侧的蝶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微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5例(30侧) 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男9例(18侧),女6例(12侧)。开颅后自桥脑水平离断脑干取出大脑,保留Willis环的完整性;显微镜下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起始部位、分支血管数量,测量后交通动脉的长度、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管径进行分型;观测后交通动脉最粗大分支乳头体前动脉的起始部位及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形态特点进行分型。结果 30侧后交通动脉均发自颈内动脉外侧壁。左侧长度(13.63±0.42)mm,直径(1.72±0.56)mm,发出分支血管(6.92±0.55)支;右侧长度(14.42±0.46)mm,直径(1.81±0.60)mm,发出分支血管(6.22±0.48)支。后交通动脉为胚胎型4侧,过渡型2例,发育不全型7侧,成人型17侧。15例30侧标本中,乳头体前动脉缺如1侧,其余29侧后交通动脉均发出乳头体前动脉,其中单干型24侧、双干型3侧、多干型2侧。29侧乳头体前动脉中,起自后交通动脉的前1/3者7侧,中1/3者15侧,后1/3者6侧,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者1侧。结论 后交通动脉的管径及其分支血管的数量、起始部位、管径等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处理鞍区病变,特别是显微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时,应详细了解后交通动脉的解剖结构特点,并注重分支血管的保护,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后外侧动脉在鼻内镜上颌窦口扩大手术中的影响以及鼻后外侧动脉的保护.方法应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乳胶灌注之成人头部标本,观察中鼻道结构,解剖鼻后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观察鼻后外侧动脉的走行与分布,并测量其外径.观察鼻后外侧动脉与上颌窦口扩大手术的关系.结果鼻后外侧动脉在蝶腭孔处分出蝶腭动脉,向前下走行,在中鼻甲后端分出中鼻甲动脉,下鼻甲动脉,少数有上鼻甲动脉分支.鼻后外侧动脉外径(1.02±0.07)mm,中鼻甲动脉外径(0.89±0.06)mm,下鼻甲动脉外径(0.94±0.07)mm.鼻后外侧动脉下鼻甲分支在中鼻道的中点,.在中鼻甲后端前方的距离(10.35±2.06)mm.结论开放上颌窦开口时,在距离中鼻甲后端保留1~1.5 cm的距离,可以避免鼻后外侧动脉损伤,如果必须扩大要应用电凝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6.
以面动脉为蒂的逆行下颌缘皮瓣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全鼻再造的新术式。方法:应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皮瓣逆行转移全鼻再造。结果:面动脉为蒂的全鼻再造3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皮瓣Ⅰ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使用该方法全鼻再造,具有供受区邻近.切取转移方便.血管恒定,直供丰富,皮瓣质软与面部肤色近似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7.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前臂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的相关解剖参数,为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观测外径≥0.5 mm的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穿支(即有效穿支),自骨间后动脉发出点至肱骨外上髁间距离、发出点处外径、血管蒂长.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2~5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穿支供应皮肤,其中有效穿支出现率为85%(17/20).最粗的骨间后动脉穿支发出点位于自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小头桡侧缘连线上、距肱骨外上髁 (9.6±3.2)cm范围内,余穿支依次相距3.0~6.0 cm发出,每个穿支斜行0.8~2.7 cm穿过肌间隙后穿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外径(0.5±0.2)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结论:以前臂背侧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面动脉穿支蒂颊黏膜瓣重建泪道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10个2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测:①面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②颊动脉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③面动脉与颊动脉的吻合。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颊黏膜的血供为多源性,主要由面动脉、颊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发出的穿支供养。①面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行至咬肌前缘越过下颌骨底达面部后,再斜向内上至内眦处与鼻背动脉吻合,沿途除发出分支营养颈、面部相应区域外,在口角外侧(1.10±0.31)cm处分出1~3支颊支,支配颊肌与颊黏膜前中部,并与颊动脉颊支、上牙槽后动脉颊支形成吻合;②颊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的翼肌段,行于颞肌下部深面前下方向,沿途发支分布于颊黏膜后中部,并与面动脉穿支相互吻合。当上颌动脉分出颊支细短时,则由粗大的上牙槽后动脉颊支(占5%)代偿。结论颊黏膜瓣血供丰富,可形成以面动脉穿支为蒂颊黏膜瓣转位重建泪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视交叉侧动脉特点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其在垂体瘤致视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 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经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取脑,手术显微镜下剥离鞍区蛛网膜,暴露颈内动脉颅内段、Willis环及其穿动脉,以及垂体柄、视交叉、大脑脚、乳头体等鞍区重要结构.观察视交叉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测量其起始部的直径并显微摄影. 结果 视交叉侧动脉自颈内动脉C<,2>段内侧壁发出,在蛛网膜下腔迂曲走行,起始部位靠上,几乎与视交叉处于同一水平,直径(0.18±0.06)mm,在到达视交叉之前发出2-3条亚支,呈分水岭样分布于视交叉侧缘、视交叉侧部的上面和下面(以下面为主)靠外侧的部分以及视神经近视交叉处外侧半.视交叉侧动脉具有较长的脑外游离段,各穿动脉主干之间不吻合,而在软膜上与邻近穿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终末吻合. 结论 垂体瘤不易累及视交叉侧动脉可能是垂体瘤患者鼻上象限视野往往可以长时间保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3DCT-A)描述臀上动脉(superior gluteal artery,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 方法 纳入114例(228髋)患者的3DCT-A数据做以下研究:(1)观察SGA的显影情况;(2)观察SGA的起始、分支及走行特点;(3)定义 SGA盆外部分主干为:出盆点到深支止点或折弯点(当深支为1支时)的一段SGA,测量其长度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4)测量SGA盆外部分主干到骨盆骨性标志(髂后上棘、坐骨大切迹起点、坐骨棘)、骨性标志间连线(坐骨棘与髂结节间)的距离,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结果 (1)94例患者的SGA显示清晰;(2)所有患者的SGA均来源于髂内动脉;(3)28髋的SGA在出盆前近出盆处发出分支;(4)SGA出盆点到坐骨大切迹起点的距离、到坐骨棘的距离在男女患者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5)SGA盆外部分主干与髂结节和坐骨棘间连线成近似平行关系。 结论 通过3DCT-A了解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能为预防 SGA的医源性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