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27岁.2005年或头晕、恶心和呕吐1个月,发现小脑占位病变,考虑髓母细胞瘤.于2005-10初入我院神经外科,于2005-10-25行颅后窝开颅小脑髓母细胞瘤切除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症状好转,术后病理示髓母细胞瘤(图1A).术后行头部伽玛刀治疗.此后病情平稳.2008-07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乏力,进而出现右腿乏力进行性加重,复查MR检查提示,胸5、胸9~11、骶1~2椎管内多发转移瘤.遂于2008 10-27行胸9~11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髓母细胞瘤.术后腰部疼痛好转,右腿乏力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及局部残留肿瘤放疗.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7岁,于2008-02因腰背疼痛3个月经PET-CT诊断多发骨转移瘤.2008-03-04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印戒细胞癌".2008-03-12胸11病变椎体经皮穿刺活检+椎体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成形术.术后仍有持续性疼痛并间断性加剧.需口服奥施康定40 mg2 d.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2006-12-01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在外院诊断为"纵隔肿瘤,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在当地医院行胸腔及心包穿刺抽液治疗,症状好转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纵隔肿瘤侵犯心包、右肺中叶。当时行纵隔肿瘤切除、部分心包切除及右肺中叶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胸腺瘤B3型。行1个周期放疗,并用表阿霉素加顺铂行3个周期化疗。治疗后胸闷气短缓解。1年前再次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并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及有机玻璃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对8例胸骨肿瘤行扩大切除,骨切缘均距肿块边缘2 cm左右行弧形扩大切除,肌肉和皮肤切除适当保守,以利修复胸骨缺损,切除后行胸壁重建及有机玻璃修补.结果8例患者均无胸壁软化,呼吸困难以及排斥反应;X片显示,术后患者胸廓外观良好,重建胸骨位置良好,呼吸运动时有机玻璃胸骨重建处无不适感,术后随访12~72个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胸骨肿瘤扩大切除能够有效的防止术后复发,有机玻璃修补能较好重建胸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痰血半个月于2004年3月2日入我院。胸CT显示右肺下叶基底段肿块,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于2004年3月1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胸CT引导经皮肺穿刺术,右下叶病灶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见异型细胞,倾向腺鳞混合癌(图1)。入院1周后,患者口腔内出血伴牙龈疼痛,体查:口腔左上牙龈456处有肉色菜花样新生物覆盖牙龈,缝隙内有血迹。新生物迅速生长,10d后覆盖全口牙龈,呈暗紫红色,质软极易出血,牙齿无明显松动。2004年3月19日行齿龈新生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腺癌细胞,病理切片示,出血坏死组织中见恶性肿瘤细胞,瘤细胞已退变,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部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行PVP治疗50例患者,其中骨质疏松8例,转移瘤28例,多发性骨髓瘤12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受累椎体数3~10个/例.椎体压缩程度10%~85%.术前、术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变化,观察脊柱稳定性的变化,止痛药使用情况,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的变化.结果:50例患者共199个椎体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单侧132个椎体,双侧67个椎体.骨水泥填充剂量1~8 mL,其中胸椎平均3.2 mL,腰椎平均4.0 mL.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前8.84±1.32 ,术后2.83±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椎的平均前缘高度[(术前(12.01±2.75) mm,术后(13.90±2.98) mm]、中线高度[(术前11.96±1.47) mm,术后(13.06±1.93) mm]和后缘高度[(术前21.54±2.81) mm,术后(22.96±2.74)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骨质疏松、转移瘤、骨髓瘤可引起多椎体压缩骨折,其采用PVP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操作较为简便的微创外科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7.
脊柱转移瘤约占骨转移性肿瘤的40%,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肝癌居多[1].胸段为最易受累的部位(70%),而颈段(10%)、腰段(20%)受累的概率较小;80%的脊柱转移瘤病灶位于椎体的前部结构,病变侵犯后柱约20%[2].由于肿瘤侵袭脊椎,间接或直接影响脊髓或神经根,常引起剧烈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6岁.直肠癌根治术后1年余,复发伴双肺转移于2008-10-09入住我院.患者于2007-02-02在我院行直肠癌Dixon术,术后病理:直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至浆膜,上下切缘未累及,浆膜层淋巴结2/7见癌转移,另可见癌结节4枚.免疫组化:CEA(+ + +),PCNA(+ + +),p53(-),Ki67(+ +),LRRP(+ + +),hMSH2(+ + +),Hmlh1(+ +),MSH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病椎内骨水泥填充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病椎内骨水泥填充强化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19例,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疼痛消失11例,缓解7例,无明显缓解1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8月,平均14.5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15例随访期间死亡。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病椎内骨水泥填充强化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手术相对安全,能有效维持脊柱稳定性,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于2010-10-20因右腹股沟区脂肪肉瘤复发入住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外科.患者2001-03右腹股沟区肿物于本溪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肿物为黏液性脂肪肉瘤,因肿瘤位于股动静脉周围,行肿瘤边缘切除手术.患者于2007-09肿瘤复发,行第2次手术.2009-12肿瘤第3次复发,并且肿瘤开始侵犯股动静脉,外院行第3次手术,将肿瘤于股动静脉表面剥离,姑息切除.2010-06,肿瘤再次于右腹股沟区复发,逐渐增大至手拳大小,患者长时间行走可出现右胫前水肿.查体:右腹股沟区原手术切口瘢痕下可及9.0 cm×6.0 cm肿块,肿物上极达腹股沟韧带下1.0cm,沿股血管走行,质硬韧,无痛,边界欠清,不活动,肿物近端可及股动脉搏动,右胫前轻度浮肿.术前CTA和MR以及彩色超声均提示,肿瘤包绕股动静脉以及股深动脉(图1).术前肺CT,头CT,肝胆脾肾彩超提示,无肿瘤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因上腹胀痛半年腹腔肿瘤姑息术后15 d于2009-03-04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上腹胀痛,间歇性,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无心悸气促,无黄疸腹泻等.于2009-02-17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行"腹腔肿瘤姑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个月于2012-10-23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有管腔狭窄,纵隔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图1).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6~28 cm可见食管黏膜糜烂、粗糙,稍隆起(图2).活检病理,“鳞状细胞癌”.既往无肿瘤病史,7年前曾患“输尿管结石”,并行“体外碎石术”.本次术前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阴性.于2012-10-26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相似文献   

13.
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的临床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及其重建方法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所治疗的32例椎体肿瘤患者,其中颈椎6例,胸椎5例,腰椎17例,骶骨4例。转移性肿瘤23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髓瘤3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软骨肉瘤1例。对上述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采取不同入路的肿瘤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手术。结果无因手术原因而死亡的病例,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病例。2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内固定物松动。2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1例因非肿瘤原因死亡,7例因广泛转移而死亡,1例术后复发后再次行肿瘤切除术。余16例近期恢复理想。结论对于脊柱肿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病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肿瘤切除内固定手术,以最大限度的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收治的12例脊柱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其中男4例,女8例;中位年龄21岁(9~63岁).累及颈椎1例,胸椎4例,腰椎3例,胸腰段1例,骶椎3例.均有疼痛,伴有神经损伤症状6例,伴有脊柱侧凸4例,1例患者存在肿块,1例存在脊髓压迫.7例为复发病例或术前活检明确诊断,4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表现典型,考虑为骨母细胞瘤,其中1例误诊为骨肉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采取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肿瘤切除,并予以相应方式重建.手术时间平均3.3h(1.5-6.5h).出血量平均1975ml (300~4500ml).术后疼痛和神经根损害表现均消失,3例脊柱侧弯患者畸形得到纠正,2例患者4次出现脑脊液漏,经应用抗生素和床尾抬高治疗后愈合.10例随访平均4年(1-8年),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2年6个月复发,其余均无疼痛症状,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脊柱骨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复杂,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合穿刺病理有助于确诊.根据不同的肿瘤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行彻底的切除肿瘤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93年 2月 - 2 0 0 2年 2月 ,高唐县人民医院对 1 2 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采用食管胃一层连续缝合吻合法重建消化道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92例 ,女 2 8例 ;年龄 39~ 84岁 ,平均 57岁。根据UICC(1 997)食管癌新的分段与分期标准 ,颈段 5例 ,胸上段 2 1例 ,胸中段 51例 ,胸下段 43例 ;Ⅰ期 1 2例 ,ⅡA期 32例 ,ⅡB期 43例 ,Ⅲ期 33例。术前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 ,其中 86例行纤维食管镜检查确诊 ,切缘均未查见癌残留。左胸径路切除肿瘤 ,左颈部吻合 76例 ,左胸径路切除肿瘤 ,左颈部吻合 2 1例…  相似文献   

16.
窦永充  马乐群  孔健  镇万新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1(4):204-205,194,235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自2001年8月起,对11例14个椎体的脊柱骨转移性癌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1-6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性肿瘤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术前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及术后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86例为观察组,统计其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于术前1d和术后7d、30 d、90 d、180 d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53抗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p53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越低(均P<0.05).观察组血清p53抗体在术后30 d时下降,与术前1d及术后7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90 d和180 d时该指标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检测血清p53抗体有助于判断食管鳞癌分化程度.食管癌根治术可降低血清p53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癌脊柱转移患者进行椎板减压联合射频消融辅助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例肺癌脊柱转移患者均行椎板减压联合射频消融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先行后路椎板减压,在开放手术下对病变椎体射频消融后行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均行脊柱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统计骨水泥渗漏率.于术前、术后1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损伤、卡式(Karnofsky,KPS)评分系统评估功能状态,统计二便恢复情况,应用EORTC QLQ-C30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150.00±99.21)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10.00±102.23) mL,骨水泥渗漏率为27.3%.术后1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P<0.01).术后1月,患者Frankel分级D、E级由术前的45.5%提高到81.8%.KPS评分(80~100)由术前的36.4%提高到72.7%.术前二便障碍的患者术后有55.6% (5/9)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前EORTC QLQ-C30评分为(84.09 ±9.48)分,术后为(54.64±15.17)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椎板减压联合射频消融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肺癌脊柱转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水泥渗漏率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脊髓损伤和功能状态,部分患者二便功能得以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治疗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丝裂霉素(MMC)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4-06我院收治的73例HCC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组38例患者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10 mg MMC,对照组35例患者未行任何化疗药物注射,随访术后复发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复发与肿瘤数量及大小有关,危险系数分别为1.877(P=0.001 0)及1.391(P=0.029 4),MMC用药与否对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用药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时间用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术后10个月及8个月(P=0.125 3).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1、2、3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65.79%、68.57%(P=0.800 4),81.58%、94.29%(P=0.099 0),89.47%、97.14%(P-0.195 0)和92.11%、97.14%(P=0.344 7).结论:肝切除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MMC(10 mg)对预防HCC术后肿瘤复发可能没有确切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1例巨大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患者男性,24岁,因大便困难4个月,加重伴小便困难1周收治入院.骨盆影像学检查提示骶3以下椎体椎前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6.1 cm×11.5 cm×15.4 cm,行病灶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示骶骨巨细胞瘤.临床分期为CampanacciⅢ期,初诊时骶骨肿瘤巨大,无法通过一期手术进行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血管外科多次骶骨肿瘤血管栓塞术,在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前后联合入路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最终实现前后路的肿瘤切除.1年后开始行局部放疗,方案为设骶骨瘤区按D95包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6 MV-X线DT45 Gy/ 24 F适形放疗.放疗24次.随访至术后26个月,患者KPS评分从术前的60分提高至90分,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双下肢活动正常,日常生活基本满意.骨肿瘤(尤其是巨大的骶骨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诊治团队需常态化和专业化以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