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0月~2004年6月纵隔镜诊疗患者58例,其中纵隔镜诊断术组48例,纵隔镜治疗术组10例。纵隔镜诊断术组有40例患者行标准的纵隔镜检查术,8例行扩大的纵隔镜检查术。纵隔镜治疗术组有9例手汗症患者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1例行心包脂肪瘤切除。结果:纵隔镜诊断术组47例获得病理诊断(97.9%),发生并发症4例(8.3%):纵隔镜治疗术组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不仅是肺癌诊断、分期和纵隔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用于治疗手汗症、心包脂肪瘤和囊肿等部分胸部疾病。  相似文献   

2.
电视纵隔镜对纵隔疾病诊断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雷  支修益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75-1177
目的: 评价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因单纯纵隔病变而行电视纵隔镜检查42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0岁)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检查和评估,排除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或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显示纵隔和(或)肺门占位性病变的范围确定手术路径。其中37例呈结节样改变,5例呈肿块状表现;病变直径1.5~3.5cm;多发病变36例,单发病变6例。有39例患者行颈部纵隔镜术,3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手术。标本分别送快速冰冻和石蜡病理。对良性病变患者随访6个月,恶性病变患者终生随访。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100%。恶性病变18例(42.9%):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4例,淋巴瘤3例,其它恶性病变6例。有7例在术中获取恶性肿瘤组织学诊断给予术中化疗。良性病变24例(57.1%):结核性炎性肉芽肿17例,结节病4例,其它良性病变3例。无手术死亡及近、远期并发症。 结论: 电视纵隔镜检查不仅直观、可靠,而且微创、安全,是明确纵隔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对诊断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138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性90例, 女性48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51.3岁。其中经颈部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24例, 经胸骨旁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4例。  结果  138例经过电视纵隔镜手术的病例均成功取得需要检测的组织, 活检成功率100%, 126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诊断率为91.3%, 其中恶性病变64例, 包括淋巴瘤20例,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44例; 良性疾病74例, 其中结节病34例, 纵隔淋巴结结核14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0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4例, 肉芽肿性病变12例。术前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27.5%。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  结论  纵隔镜技术安全有效, 对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是某些疾病取得病理诊断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方法:40例患者接受了经颈纵隔镜检查术或(和)前纵隔切开术,36例确诊为肺癌但因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1cm)需作术前分期,4 例高度怀疑为肺部恶性肿瘤。结果:电视纵隔镜检查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者28例,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肺癌,手术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电视纵隔镜检查结果相符。淋巴结转移阳性者12例,均放弃开胸手术,N2 期淋巴结转移1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N3 期淋巴结转移2 例,接受放化疗。电视纵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min,平均出血量50mL,切口无感染,出血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无围手术期死亡。本组电视纵隔镜检查对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 。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是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确诊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提出,以及人们逐渐认识到CT和PET等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局限性,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60例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5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 例,颈部加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 cm)。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2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8例。纵隔淋巴结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7 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凸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电视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和98.3%。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瘤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镜检查是纵隔疑难疾病和肺癌术前分期的常用方法之一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 (video mediastinoscopy)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自 2 0 0 2年9月~ 2 0 0 3年 8月我科进行了 30例电视纵隔镜检查术 ,有一些初步体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 7岁 (2 9~ 6 4岁 ) ,术前均行查体、胸部X线片、CT、纤支镜、痰细胞学检查 ,其中纵隔肿瘤 (不能排除淋巴瘤、结节病等 ) 14例 ,怀疑纵隔型肺癌 10例 ,已确诊为肺癌但因纵隔淋巴结肿大 (直径大于 1cm)需作术前分期的 6…  相似文献   

7.
纵隔镜是一种敏感性、特异性均很高的有创检查方法,在肺癌分期与纵隔疾病的诊断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视纵隔镜的应用,大大提高这一技术的可视性、操作舒适性和灵活性,并拓展了手术上的适用性.电视纵隔镜已逐渐替代传统的纵隔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电视纵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纵隔疑难疾病经纵隔镜手术均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100.0%(21/21);39例临床诊断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中,电视纵隔镜活检淋巴结的病理结果为阴性者22例,均行开胸手术,手术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两者符合率为100.0%。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3.3%(2/60)。结论电视纵隔镜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0月~2003年9月间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9例肿块位于气管周围的病人施行了标准的纵隔镜检查,8例肿瘤位于前纵隔、左肺门的包块施行了扩大的纵隔镜检查。结果:16例病人通过电视纵隔镜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发生并发症2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对于纵隔包块和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可选择使用在诊断和分期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纵隔镜术诊治胸部肿瘤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11月至2003年8月,我们为28例术前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胸部肿块患者施行了电视纵隔镜术(Videomediastinoseopy),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15例腋窝淋巴结阴性及225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月经状况(P=0.04)、肿瘤大小(P<0.001)、肿瘤分级(P=0.008)、肿瘤位置(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肿瘤位置是影响淋巴结阴性和阳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临床病理因素。两组预后指标分析显示,阴性组有较低的复发率(P<0.001)及远处转移率(P=0.002),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P<0.001)。其中,肿瘤大小(P<0.001)、肿瘤分级(P=0.003)、肿瘤位置(P<0.001)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的因素;肿瘤大小(P=0.012)和肿瘤位置(P<0.001)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的因素。结论: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肿块大小、肿瘤位置是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临床病理因素,也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区域与术后放疗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术后放疗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前14年内我院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鳞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无远处血道转移的N_1期患者945例,其中单纯手术590例,术后放疗355例.术后3~4周开始2 Gy/次放疗,中位剂量50 Gy分25次5周完成.结果 随访率为94.5%,随访满5年者189例.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分别为29.6%和38.0%(X~2=10.44,P=0.001).分层分析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数3~5个、>5个和仅有锁骨上区及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30.5%:23.1%,χ~2=4.11,P=0.043;16.7%:8.9%,χ~2=6.87,P=0.009;45.5%:34.9%,χ~2=5.37,P=0.020),而不能提高淋巴结转移数1~2个和仅有中下纵隔及上腹部区淋巴结转移的生存率(50.7%:41.2%,χ~2=3.30,P=0.069;32.0%:27.7%,χ~2=2.22,P=0.137),但可降低锁骨上区及中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例数(15:76,χ~2=18.10,P=0.000;18:97,χ~2=26.81,P=0.000).结论 N_1期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根治术后放疗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数≥13个和仪有锁骨上区及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者的生存率,并能降低锁骨上区及中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男性乳腺癌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 180 0例乳腺癌中 36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病因、诊断、病理、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本组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为 1.2 %。临床分期Ⅰ期 6例 (16 .7% ) ,Ⅱ期 5例 (13.9% ) ,Ⅲ期 2 1例 (58 3% ) ,Ⅳ期 4例 (11 1% )。 32例手术治疗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 6 8 8%。淋巴结转移程度为 16 4 %。病理类型以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为主。 5年生存率为 76 5% ,10年生存率为 30 0 % ,明显低于女性。结论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 ,临床分期较晚。癌组织细胞分化较低 ,预后较差 ,易早期转移。治疗上应以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 of 5 cases of male breast cancer.Methods To select 5 cases of male breast carcinoma of 1057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1992 and 2002 who suffered breast cancer.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s low,ages of patients, are old,The major pathological type was infiltrative ductal cancer.Radical mastectomy is the primary treatment,accompanied,accompanied with adjuvant therapy such as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 and antiestrogen therapy,Conclusion Male breast cancer has low incidence,low differentiation,and early metastasis,Patients should accept systemic treatment,and the primary treatment is radical mastec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背景下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TC手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63例患者,共计98枚淋巴结,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CDFI)、超微血管成像(SMI)、SMI+超声造影(CEUS),观察淋巴结的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乳晕下联合注射99mTc-SC和亚甲蓝,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乳腺癌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并提出提高其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方法。方法: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核素法SLC显像和术中染料法SLC显像,并据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结果:93例中核素法和染料法同时成功显示SLC和SLN者81例。大多数患者只有1条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的SLC,且主要集中在θe角为31°~90°内,均终止于腋窝SLN。沿SLCs解剖出的SLN,病理结果未发现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尚未发现乳腺癌腋窝"跳跃式"淋巴转移模式,推测SLNB假阴性的产生是技术问题,可能与手术者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核素法与染料法各有优劣,两者联合,优势互补,通过术前核素显像对SLC和SLN的分布获得大致了解后,在术中仔细解剖沿蓝染SLC寻找SLN,可以有效的检出SLC,并减少SLNB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Logistic法回归分析本院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 126例的临床资料,探寻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为43.7%(55/1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部位、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上纵隔右、左1区淋巴结转移是颈部右、左Ⅰ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χ2=12.14、9.27,P=0.000、0.002),左纵隔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可降低右颈部Ⅰ区淋巴结转移风险(χ2=6.04,P=0.014),颈部Ⅲ区和上纵隔2区淋巴结转移是颈部 Ⅱa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χ2=14.56、8.27、8.02、3.93,P=0.000、0.004、0.005、0.047)。  相似文献   

19.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为巨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病,1956年由Castleman等[1]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CD多发生在胸腔[2],发生于头颈部比较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增生或淋巴瘤,病理诊断[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