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夏在生长中的倒苗原因。方法: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设立多种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梯度的栽培实验。结果:较低温度下的强光照不使半夏发生倒苗或严重倒苗,较弱光照下的高温却能造成半夏的倒苗。半夏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的倒苗次数多,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倒苗次数少。结论:决定半夏倒苗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半夏种内不同居群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目的 :通过对在同一栽培条件中的不同半夏居群的生长节律观测比较 ,以期为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 16个半夏居群生长节律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平行比较观测。结果与结论 :半夏各居群在出苗、展叶、抽薹及倒苗期等生长节律方面存在着差异 :大部分半夏居群在本试验栽培条件下具明显的 3次出苗和 3次倒苗现象 ,并且在年生长期内表现出春秋两个生长高峰期 ;从抽薹开花时间看 ,大部分居群在 5月有 1个抽薹开花高峰期 ,但具体起始和延续时间各居群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以引自于江苏句容的半夏居群抽薹最早 ,且具“先花后叶”特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地的半夏种源对比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药材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e(Thuab .)Breit.的干燥块茎。半夏以野生为主,分布零星分散。全国2 0多个省(市、区)有分布。主产四川、湖北、贵州、河南、安徽、山东、浙江等省[1] 。半夏为紧俏商品[2 ] 。有不少地方力图发展半夏生产,进行过半夏的栽培试验,但多遭到失败,其中有不少是因为本地缺少种源而到外地引种的。有人提出了半夏业已存在的性状差异[3 ] 。本研究是在实施科技部的半夏规范化种植研究项....  相似文献   

4.
半夏的休眠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伯坤  李华芬 《中药材》1989,12(4):9-10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在一年内生长,有三次倒苗和三次出苗,每次倒苗之后,块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在野生和人工栽培中均有此现象,只是休眠时间长短  相似文献   

5.
夏季覆盖麦秸(糠)预防半夏倒苗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夏季覆盖麦秸(糠)预防半夏倒苗试验观察潘炳文蒋立昶沙启营毛文岳彭凤英*(山东省菏泽地区医药管理局274015)半夏Pineliaternata(Thunb.)Breit.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为野生,家种成功后,产量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高温干旱所造成的多次非生理性倒苗。据报道[1]:夏季田间覆盖麦秸(糠),经日晒雨淋,能增加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使土壤疏松,降温保墒。为此,笔者自1992年开始进行了夏季田间覆盖麦秸(糠)降温保墒防倒苗试验,现介绍?...  相似文献   

6.
半夏高产栽培经验小结蒋立昶,潘炳文(山东省菏泽地区医药局274015)李光胜,毛文岳(山东省菏泽药材站274015)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植物,原为野生,我地区1969年家种初获成功后,开始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总结如下,供参考。1生长习性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侯,伯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土壤含水量在20%~30%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半夏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随着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半夏规范化种植研究中,作者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生境下设立了多种光照强度和气温梯度的栽培实验,对半夏倒苗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诱导半夏倒苗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半夏干旱倒苗的机制,以3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检测了不同处理时间下半夏细胞的生理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茎的叶绿素含量及水势不断下降,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MDA的含量则不断升高。干旱处理4 d,半夏开始倒苗,至8 d时大幅度倒苗,倒苗程度约为73%。干旱处理2 d,半夏细胞核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核固缩边缘化,呈新月状等不规则形状,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腺苷酸转移酶(ANT)基因表达逐渐受到干旱的抑制,随着Caspase-3酶活性急剧升高,细胞死亡率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半夏干旱倒苗的本质是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这可能是一种半夏抵御不良环境的自我休眠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半夏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由于受生态变化及人为因素影响,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为保护和开发这一常用药材资源,已对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半夏高产栽培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倒苗的原因和预防倒苗的技术措施,同时对半夏生药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以便为进一步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高温胁迫下半夏倒苗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为延缓半夏倒苗提供信息。方法:在半夏植株高15 cm左右时,给予(30±1) ℃的高温胁迫,于不同的胁迫处理天数分别测定半夏叶片、叶柄和块茎中内源激素(ABA,JA,GA3,ZR,IAA)的含量。结果: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叶片、叶柄、块茎中ABA和JA的含量明显增加。半夏叶片、叶柄中IA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块茎中IAA的含量降低却不明显。高温胁迫后,ZR的含量逐渐下降。半夏叶片中GA3含量明显上升,但是叶柄、块茎中GA3含量却下降。结论:在高温胁迫下,内源激素ABA,JA,IAA,ZR和GA3在半夏倒苗前后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对半夏叶形指数、繁殖系数、产量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方法:半夏生长期间常规测量叶长、叶宽、株高及叶柄直径(茎粗)直至倒苗,计算叶形指数;收获块茎后,测量并计算块茎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生物碱含量.结果与结论: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产量,提高繁殖系数;接种AM真菌提高半夏叶形指数,使叶片趋向竹叶型,推迟半夏倒苗时间;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1批处理(gm+gi 1)对提高半夏块茎鲜重、干重及繁殖系数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接种时间越长对提高半夏块茎产量和繁殖系数效果越为明显.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且接种菌剂的处理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大多高于赫章县栽培半夏;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2批处理(gm+gi 2)对增加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且在半夏生长中期进行接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半夏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 ℃,当气温高于26 ℃或低于13 ℃时半夏倒苗[1]。半夏倒苗既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2],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但实际生产中高温引起半夏倒苗却导致其产量降低,因而在半夏生产中,防倒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增产技术[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酚类化合物,在诱导植物获得性抗性中起信号传导作用[4]。研究表明,外源SA可显著提高黄瓜、豌豆及高羊茅幼苗的耐热性[5-7],但SA对大田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对半夏喷施不同浓度外源SA,来探讨S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植株保护酶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 的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揭示外源SA对提高半夏植株抗热性的作用机制,为延缓半夏倒苗和增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川半夏生长期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栽培条件下研究川半夏对氮、磷和钾营养吸收特性,为川半夏高产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采集川半夏S-29和S-33样品,分别测定其各自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磷、钾含量,研究其氮、磷、钾分配和累积规律。结果:川半夏不同生育时期各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其中对钾的吸收量最大,对磷的吸收量最少;在半夏大面积"倒苗"前后,各部分氮、磷和钾含量以及累积总量总体上高于非"倒苗"期。生长期间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磷、钾吸收量间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地下部分磷和氮吸收量间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半夏生长过程中,每生产100 kg干品,大约需要吸收氮5.02~5.64 kg,P2O52.44~2.56 kg,K2O 11.62~13.49 kg。结论:川半夏在大田栽培中应当施足底肥,并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前后及时追施氮、磷和钾肥,并适当提高钾的比例。追肥方式可采用地下浇施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式,川半夏地下部分对磷肥和氮肥的吸收有相互促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半夏为天南星科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清痞散结之功效,是常用中药材。半夏生长在半阴半阳肥沃壤土内,植株健壮,若在阳光直接暴晒下,会引起倒苗,甚至出现死亡。我们根据野生半夏喜阴耐湿,畏强的生长特性,采用小麦、半夏、王米立体间作的方法,利用高秆粮食作物下部的荫凉环境,在基本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发展半夏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研究成果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不同基因型半夏组织培养效率的差别,筛选合适的半夏再生基因型,为后期提供优良的半夏基因工程材料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收集的11种不同基因型半夏材料,以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一步成苗法诱导形成完整植株。观察并记录再生过程,统计愈伤诱导率、增重进程以及再生苗数。结果 基因型对愈伤诱导率以及再生苗数量有较大影响,同时影响了半夏再生过程中小球茎的形成速度和数量,但对根系形成以及再生芽诱导率无明显影响,11种不同基因型半夏均可成功诱导并分化成苗,但愈伤诱导率存在差异,从高到低分别为:河北安国半夏(HBAG)、河北定州半夏(HBDZ)、贵州仁怀半夏(GZRH)、重庆半夏(CQ)、荆半夏潜江3号(QJ-3)、荆半夏亮叶面1号(QJLYB-1)、湖北宜昌半夏(HBYC)、云南曲靖半夏(YNQJ)、云南平坝半夏(YNPB)、山东菏泽柳叶4号(SDHZL-4)、山东菏泽桃叶1号(SDHZT-1)。再生苗数量上,重庆半夏每瓶再生苗数量最多为342个,其次是河北安国半夏,再生苗数量为243个。结论 采用的培养基MS+0.5 mg/L NAA+2 mg/L 6-BA适合不同基因型半夏的再生,具有广谱性。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半夏倒苗前后保护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在高温胁迫下半夏倒苗前后保护酶活力的变化 ,从而为防止半夏倒苗提供一定的信息。方法 :待半夏苗高 15cm左右时 ,进行 (30± 1)℃的高温胁迫 ,于不同的胁迫处理天数分别测定半夏叶片、叶柄和块茎中保护酶 (SOD ,POD ,CAT)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与结论 :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 ,半夏叶片和叶柄中MDA含量显著增加 ,而块茎中MDA含量增加却不显著。高温胁迫后 ,SOD和CAT活性都逐渐下降。POD活性经高温胁迫后呈现先上升后又迅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半夏地下茎生长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半夏地下茎生长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潘世民刘伯坤李润霞(吉林省通化农业学校134001)半夏Pinalia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小草本,又名麻芋子、三叶半夏。以地下茎入药。为常用中药之一。半夏的地上部分在1年之中有3次出苗3次倒苗现象,每次出苗后的长势和比率(珠芽数、长苔数)都随着每个生长期的长短有所不同,由此可推断地下茎的生长状况也有所不同。为此,我们进行了取样观察试验,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均....  相似文献   

18.
半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半夏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半夏产量。方法设计了不同土壤、不同直径和不同深度与半夏产量相关性的试验。结果"新土、直径1cm、栽培深度为14cm半夏增产最高。结论栽培半夏应该选择刚开荒的新地,种子最好小于1cm,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深度应该在13~15cm之间。  相似文献   

19.
对13个半夏种质材料,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发现狭叶型的丰县半夏具有长势旺盛、抗性强、倒苗迟、珠芽多、块茎大、产量高的特点,为半夏研究和栽培提供优良的种质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半夏高温倒苗过程中总RNA及mRNA差异表达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半夏高温倒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信息。方法:经过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处理,测定半夏叶片总RNA含量变化和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半夏叶片总RNA的含量变化分为3个降低阶段和2个升高阶段,胁迫0,6 h时含量最高,胁迫4,42 h和倒苗时含量最低,差异显示表明胁迫6h的样品条带多态性和带型与0 h的接近,其余胁迫时间的样品条带远少于0,6 h时的样品条带,并且在不同的样品之间均有mRNA差异条带出现。结论:在半夏经高温胁迫而倒苗的过程中,基因表达开启与关闭和基因表达增强与减弱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能启动了不同的基因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