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细胞A673和树突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 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促融合剂PEG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树突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细胞因子hGM-CSF和hIL-4从 PBMC诱生DC,并对其表型进行流式细胞仪(FCM) 分析,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A673细胞,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DC,应用促融合剂PEG融合后光镜及电镜观察DC细胞和融合细胞形态,FCM检测融合效率,通过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通过IFN-γ ELISA法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量,通过51Cr细胞杀伤试验检测融合细胞对A673 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FCM检测出从PBMC 成功诱生出CD83、CD80、CD86 及HLA-DR 高表达的成熟DC.DCs/A673融合细胞的融合效率达到23%,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IFN-γ分泌检测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组较对照组产生CTL水平显著增高.51Cr释放法检测融合细胞体外诱导抗原特异的CTL, 融合细胞激活的CTL对肿瘤细胞系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DC-A673混合组、DC组、A673组的CTL(P<0.05),作用较对照各组显著增强.结论 DC与A673细胞融合体外致敏自体T 淋巴细胞能生成抗原特异CTL 对尤文肉瘤细胞A673 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尤文肉瘤基因免疫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融合基因EWSFLI1和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hGMCSF腺病毒(AdhGMCSF),在1000U/mlIL4作用下,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树突细胞(DC)并对其表型进行流氏细胞仪(FCM)分析,通过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在lipofectamine的介导下,将含有尤文肉瘤融合基因EWSFLI1的真核表达质粒pCA13/EWSFLI1转染DC,通过RTPCR检测EWSFLI1的表达,并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其对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应用AdhGMCSF从PBMC成功诱生出CD83、CD80、CD86及HLADR高表达,CD14低表达的DC,其对同种淋巴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pCA13/EWSFLI1转染DC后,RTPCR检测DC中有EWSFLI1mRNA的表达。杀伤试验结果表明,AdhGMCSF诱生、EWSFLI1修饰的DC,体外诱导抗原特异的CTL,效靶比为20∶1时对A673细胞杀伤率为(29.9500±0.0117)%,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dhGMCSF能够成功地从PBMC中诱生出有功能的DC。真核表达质粒pCA13/EWSFLI1在lipofectamine的介导下转染AdhGMCSF诱生的DC,能在DC中有效地表达。此EWSFLI1基因修饰的、AdhGMCSF诱生的DC体外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生成抗原特异CTL,对尤文肉瘤细胞A673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肠转移癌细胞SW620和树突状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结肠转移癌细胞SW620及其同源结肠癌细胞SW480的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促融合剂50%聚乙二醇(PEG)对SW620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DC进行融合,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表型并检测融合效率,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观察DC、SW620和融合细胞(DC/SW620)形态;^51Cr释放法检测DC/SW620致敏CTL对SW620及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从PBMC成功诱生出高表达HLA-ABC、HLA-DR、CD80、CD86、CD83的成熟DC,DC/SW620的融合效率达到27.12%。融合细胞兼具DC与肿瘤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免疫表型。^51Cr释放法检测DC/SW620激活的CTL对SW620及SW480的杀伤作用强于各对照组(P〈0.01)。结论 DC与SW620细胞融合体外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能生成抗原特异CTL,对结肠转移癌细胞SW620及同源结肠癌细胞SW480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表位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双表位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s)肿瘤疫苗用于胃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用CTL表位MAGE-341-49和Th表位MAGE-322-36混合多肽冲击DCs,每周刺激脾脏T细胞1次,4周后收集多肽特异性T细胞。流式仪分析T细胞亚群分布,测定CD4^+T细胞识别抗原细胞因子分泌及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能,观察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治疗胃癌的保护性免疫效应。结果双表位致敏的DCs体外可同时活化CD4^+和CD8^+T细胞,其中CD4^+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后分泌大量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CD8^+T细胞强效杀伤MFC。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小鼠体内免疫治疗获得抵抗后继胃癌细胞MFC的免疫保护能力,并显著高于单一表位(CTL或Th)修饰的DC8疫苗。结论Th和CTL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可同时激活CD4^+Th1细胞和CD8^+CTL抗肿瘤免疫,有效清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染可溶性CD40(sCD40)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鼠CD40胞外区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的质粒pEGFP-N1/sCD40转染小鼠DC细胞株(DC 2.4)。以Balb/c小鼠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分别以转染组DC、空载体转染组(空载体组)DC和未行转染处理的DC(空白DC)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四唑氮化合物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CTL细胞毒活性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同种细胞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对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转染组DC可诱导CTL凋亡(P<0.05)。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白的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CTL凋亡。  相似文献   

6.
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能较逼真地模拟移植排斥反应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利用EB病毒转化的BI林巴母样细胞系作为刺激细胞,诱导同种异体或异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然后检测效应细胞对刺激细胞源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结果:用不同刺激细胞诱导产生的效应细胞能有效杀伤刺激细胞来源的靶细胞,进一步克隆实验证实这种杀伤效应是由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所致,结论: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能较逼真地模拟器官移植受者体内发生的由CTL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4+CD25+Treg细胞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杀伤效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树突状细胞(DC)与T细胞共同培养前删除CD4+CD25+Treg;B组:DC与T细胞共同培养后删除CD4+CD25+Treg;C组:DC与T细胞共同培养时不删除CD4+CD25+Treg;对照组:无DC诱导的T细胞.应用脾脏来源DC细胞诱导T细胞制备CTL,在CTL形成的不同时期采用MACS法删除CD4+CD25+Treg.应用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不同组别CTL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结果 3组实验组CTL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删除CD4+CD25+Treg的A组、B组CTL杀伤率明显高于未删除的C组(P<0.05).但CTL形成的不同时期删除CD4+CD25+Treg对CTL杀伤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含量变化与杀伤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删除CD4+CD25+Treg细胞可明显提高CTL的杀伤效果,是消除肿瘤免疫耐受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白细胞介素(IL)-18基冈修饰树突状细胞(DC)较以往AFP基因修饰DC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瘤苗是否更具优势.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为DC,以Ad-IL-18和Ad-AFP共感染DC,感染后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激活的T细胞对HepG2的杀伤活性.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目的 基因能够表达于DC细胞中.流氏细胞仪(FCM)结果显示共感染的DC细胞均高表达CD1a(73.4%)、CD11c(84.3%)、CD80(89.5%)、CD86(87.9%)和HLA-DR(91.7%).CTL结果显示IL-18/AFP-DC-T对HepG2的杀伤率(67.49±3.24)%明显高于对SMMC7721细胞(27.32±1.75)%和K562细胞(17.31±1.56)%的杀伤率,另外共感染IL-18/AFP-DC-T组对HepG2的杀伤率与AFP-DC-T、IL-18-DC-T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和IL-18基因修饰DC,能够在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而_且对HepG2细胞杀伤率大于AFP转染DC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携带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基因蕈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转染树突状细胞(DC)后诱发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电镜观察培养6 d DC的细胞表型及形态,Ad-mTERT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DC,Western blot检测mTERT融合蛋白表达;用负载mTERT的DC刺激同型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选CD8~+T细胞做为效应细胞,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作为靶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干扰索(IFN)-γ分泌量和释放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数,~(51)C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细胞表型及形态观察证实小鼠骨髓来源的DC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AdmTERT转染DC后能正确表达mTERT融合蛋白,用AdmTERT转染DC致敏的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208.6μg/L)和分泌IFN-γ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341/10~6脾细胞)都高于Ad-GFP转染的DC组(14.2μg/L,33/10~6脾细胞)和单纯DC组(12.1μg/L,19/10~6脾细胞,P<0.05).AdmTERT修饰DC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胞在效靶比为90:1时,对H22细胞的杀伤率(54.2%)明显高于AdGFP致敏组(8.2%)和未致敏DC组(4.5%,P<0.05),而对CT26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AdmTERT修饰的DC体外能够诱导出针对mTERT抗原特异性的CTL效应,可特异性杀伤mTERT阳性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转染肿瘤mRNA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转染原发性肝癌(HCC)mRNA的树突状细胞(DC)能否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采用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分化为DC细胞;从人肝癌HepG-2细胞和3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中体外扩增mRNA。以mRNA转染DC细胞,并与PBMC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培养细胞中CD3^ 、CD4^ 、CD8^ 细胞的比例。^51Cr释放法测定CTL的杀瘤活性。结果经扩增人肝癌HepG-2mRNA和2例AFP( )患者的AFP( )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7.8%、26.5%、29.6%升高至89.3%、73.6%、86.8%;而经扩增AFP(-)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5.4%升高至53.6%。转染HepG-2细胞和AFP( )的患者HCCmRNA的DC诱导的CTL对HepG-2细胞杀瘤活性明显高于AFP(-)的患者,其杀瘤特性由MHC-I限制的CD8^ T细胞所介导。结论HCCmRNA体外转染DC能诱导肿瘤特异性CTL,可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AGE 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 A2表达情况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 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 3抗原肽 (FLWGPRALV)短暂孵育 ,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作为实验组 ,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 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 ,培养第 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 3和HLA 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 ,采用IFN γ细胞因子分泌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 ,加IL 2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 2 5例HCC患者中 9例HLA A2阳性表达 ;9例中 3例MAGE 3基因mRNA阳性表达 ,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 ,效应细胞为 1 0× 10 6/孔 ,2周后细胞增殖 4~ 6倍。分泌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 ,3例MAGE 3阳性患者平均为 2 2 0 % ,6例阴性患者为 0 5 %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MAGE 3抗原肽 ,能在体外从HCC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分析CD4 CD25 Treg(regulatory T cells)细胞对CD8 CTL(cytotoxic Tlym-phocytes)细胞杀伤MNK45胃癌细胞株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T细胞纯化柱分选小鼠脾细胞悬液T淋巴细胞,以MACS单阳性和双阳性分选法分别富集CD4 CD25 Treg细胞和CD8 CTL;通过不同浓度CD8 CTL与MNK45胃癌细胞混合培养,筛选有效杀瘤体外培养体系。通过Trans Well分隔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方式向CTL与MNK45胃癌细胞株组成的体外抗肿瘤培养体系中加入CD4 CD25 Treg细胞,以瑞氏染色显微计数的方法观察Treg细胞对CTL杀伤MNK45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合ELISA法检测各体系穿孔素浓度,分析影响活性的细胞及免疫学机制。结果质量浓度为2.0×105/ml的CTL与1.0×105/ml MNK45胃癌细胞混合培养,CTL能对MNK45胃癌细胞形成明显的杀伤作用(P<0.01);在此培养体系中以混合培养的方式加入质量浓度为5.0×104/ml CD4 CD25 Treg细胞即可明显抑制培养体系中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如以Trans Well分隔培养的方式将CD4 CD25 Treg细胞与抗肿瘤培养体系分隔培养,达到同样抑制效能(实验组死亡肿瘤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的CD4 CD25 Treg细胞浓度须≥2.0×105/ml。结论CD4 CD25 Treg细胞能够对CTL杀伤MNK45胃癌细胞株的活性形成明显抑制,在Treg细胞与CTL作用的相应细胞和免疫学机制中,细胞接触机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冻融抗原及弱酸洗脱提取的肿瘤抗原肽分别冲击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体外诱导前列腺癌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效应。方法:采用反复冻融法和弱酸洗脱法,分别获取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肿瘤抗原,应用重组人GM-CSF、IL-4体外培养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DC,并分别负载两种前列腺癌肿瘤抗原,检测其体外激活肿瘤特异性CTL的能力,用LDH释放法检测其对PC-3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用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或反复冻融PC-3(2×107)后获得的肿瘤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312.2±7.9)μg和(963.0±25.3)μg,负载两种前列腺癌细胞抗原的DCs致敏的CTL对PC-3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且负载弱酸洗脱提取的肿瘤抗原肽的DCs致敏的特异性CTL具有更明显的杀伤作用[(60.4±5.52)%vs(43.7±4.11)%,P<0.01)]。结论:弱酸洗脱和反复冻融方法都可以有效获取前列腺癌抗原,用于体外致敏DCs后,均具有活化CTL的能力,而且弱酸洗脱提取的肿瘤抗原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杀伤试验,研究转染黏液蛋白核心肽-连续重复序列(MUC1-VNTR)基因的树突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杀伤效应.方法:选取入淋巴细胞A抗原(HLA-A2)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DC,脂质体介导MUC1-VNTR基因转染入DC(DC-VNTR),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DC-pcDNA3.1)及Lipofectamine处理之DC(DC-Lipo)作为对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UC1-VNTR的表达,体外刺激同源T细胞,Elispot检测DC-VNTR诱导分泌IFN-γ和Gramzyme B之CTL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VNTR诱导的CTL对Capan2和AsPC-1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MUC1-VNTR的表达;DC-VNTR诱导的分泌IFN-γ、Gramzyme B的CTL数高于用DC-pcDNA3.1及DC-Lipo作对照者(P<0.05);DCVNTR诱导的CTL对HIJA-A2、MUC1均阳性的Capan2细胞有显著杀伤效应.且显著高于DC-pcDNA3.1组及DC-Lipo组(P<0.05).该CTL对HLA-A2阴性、MUC1阳性的AsPC-1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以MUC1-VNTR基因转染的DC可以诱导具特性的CTL,并能特异地杀伤Capan2胰腺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树突状细胞(DC)与X-盒结合蛋白1(XBP1)共培养制备XBP1-DC疫苗,通过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DC疫苗对GRC2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进行比较,初步探讨应用XBP1蛋白与DC共培养制备融合瘤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从肾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体外培养诱导为DC。以HSP70和XBP1与DC共培养制备HSP70-DC和XBP1-DC融合瘤疫苗。用HSP70-DC和XBP1-DC疫苗分别刺激患者外周血分离的T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所产生的CTL反应。以经HSP70-DC和XBP1-DC刺激形成的CTL作为效应细胞,以正常细胞、GRC2为靶细胞,测不同效靶比(10:1、20:1)下,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结果:PBMC经细胞因子诱导后,CD1a、CD86、CD83、HLA-DR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诱导前表达水平(P0.05)。与DC组比较,XBP1-DC疫苗致敏后,CTL细胞均释放INF-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SP70-DC疫苗致敏的CTL细胞比较,XBP1-DC释放的INF-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各组CTL细胞对GRC2细胞和RCC细胞的杀伤率均相应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效靶比时,HSP-DC和XBP1-DC免疫的CTL对GRC2和GCC的杀伤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BP1与DC共培养后,能增强DC的抗原呈递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从而特异性杀伤肾癌GRC2细胞系,且杀伤作用与HSP70-DC融合瘤疫苗一致,在抗肿瘤杀伤作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Foxp3+),探讨其增强DC/HCC融合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皮下建立小鼠肝癌模型,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环磷酰胺联合疫苗组[环磷酰胺(CTX)+ VAC];(2)疫苗组(VAC);(3)单纯环磷酰胺组(CTX);(4)对照组.各组治疗后,取外周血测定CD8+及CD4+淋巴细胞比例,同时取肿瘤组织及脾脏组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肿瘤坏死和CD8+细胞及Treg+细胞的浸润,并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与其他各组比较,CTX+ VAC组外周血CD4+及CD8+细胞比例增高[ CTX+ VAC:17.50%、14.69%;VAC:16.17%、13.07%;CTX:12.17%、11.59%;对照组:12.24%、11.16%];肿瘤组织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脾脏组织中Foxp3+细胞浸润减少,CD8+细胞浸润增高,CTL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 通过CTX抑制荷瘤小鼠微环境及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可以明显增强DC/HCC融合疫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RNA转染活化的B细胞诱导的CTL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分离、纯化B淋巴细胞,并在CD40配体(CD40L)和重组小鼠白介素4(rmIL-4)联合作用下活化;将活化B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提取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B淋巴细胞作为实验组,并以小鼠肝细胞RNA,脂质体,1640培养基转染作为对照组。检测转染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表达情况。转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以CTL作为效应细胞,Hepa1-6为靶细胞,检测CTL杀伤活性。检测转染后刺激T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转染Hepa1-6总RNA的B淋巴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高于RNA对照组(P0.05)、脂质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经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将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与对照组B细胞诱导的特异性杀伤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活化的B淋巴细胞刺激的T细胞,分泌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可有效诱导CTL杀伤肝癌细胞,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肝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外诱导产生高活性的肝癌特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H-S-CTL)。方法 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技术,在IL-1,IL-2,IL-4和IL-6刺激下,诱导产生H-S-CTL,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51Cr释放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H-S-CTL与自身LAK相比,CD3+,CD4+和CD8+细胞明显增多,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同时应用白细胞介素可获得大量扩增的高活性的H-S-CT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源树突状细胞(pc)/结肠转移癌细胞融合瘤在诱导产生抗人结肠转移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50%聚乙二醇(PEG)将健康人外周血DC与结肠转移癌细胞融合,用其致敏-T淋巴细胞,使用噻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T细胞增殖情况,使用^51Cr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结肠转移癌细胞的作用。结果融合瘤细胞能促进T细胞增殖,在第5天达到高峰(P〈0.01);融合瘤细胞致敏的CTL能有效杀伤结肠转移癌细胞(P〈0.01),其杀伤结肠转移癌细胞的作用强于对照靶细胞(P〈0.01)。结论异源树突状细胞融合途径能诱导产生抗结肠转移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Ad)载体介导肾癌相关抗原G250基因转染制备树突状细胞(DC)瘤苗.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肾癌免疫效应. 方法 自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将贴壁细胞分为3组(Ad-G250基因转染组、G250蛋白致敏组、未致敏组),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诱导活化;3组DC细胞中分别加入自体T淋巴细胞,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RT-PCR检测G250在DC细胞内的转录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分子和G250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3组CTL对肾癌细胞株786-0和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 结果 Ad-G250高效转染DC,G250阳性细胞率为(52.2±1.5)%,G250蛋白在DC:内成功表达:基因转染组DC中成功扩增出G250产物;Ad-G250转染的DC表面标志CD_(80)、CD_(83)、CD_(86)、CD_(1a)、HLA-DR表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G250基因转染组、G250蛋白致敏组、未致敏组诱导的3组CTL对786-0靶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83.4±2.8)%、(79.6±2.4)%、(77.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72,P=0.000);3组CTL对A549靶细胞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3,P=0.693). 结论 以Ad为载体介导抗原基因转染DC,并诱导特异的CTL,技术上可行,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强,有望成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