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防治SARS工作中发热门诊、留观室医务人员防护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回顾3个月来防治SARS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消除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分析探讨各种应急防护措施和方法。结果 诊治发热病人总数为4881人,其中门诊诊治3352人,留观1519人,疑似SARS病例4人,医学观察病例6人,占银川市发热病人总数的68.84%。参加一线和二线防治的医务人员248人,在承担防治工作期间及工作结束后两周之内身体状态良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有效地控制了院内交叉感染,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 在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有关技术规范性文件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和工作规程,并认真实施,落实到位;加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和防护操作演练;加强发热门诊、留观室、怀疑SARS病例留观病房的通风换气,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严格遵守分级防护原则,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广西设立的发热门诊中就诊的发热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疑似病例和临床确诊病例的筛查情况。方法各地按照《广西发热病人门诊工作及监测规程》的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对发热病人进行登记、诊断、汇总和上报,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结果2003年4~6月期间,广西各地区共设立发热门诊l671个,就诊发热病人587046人,筛查出疑似重点发热病人2706例(占O.46%)、重点发热病人2115例(占O.36%)、疑似病例7例,临床确诊病例3例。3例确诊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均有疫区非典疑似病人接触史,返乡后到发热门诊就诊时被发现。结论设立发热门诊提高了广西监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敏感性.在非典防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将发热门诊监测工作常抓不懈,并将多发和危险严重的、以发热为主的急性法定传染病纳入监测的范畴,规范管理,充分提高发热门诊监测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在防治SARS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防治SARS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法。方法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工作特点、布局及病人进入医院的诊疗流程,推测易出现SARS疫情污染危险程度的高低,依次将医院划分为甲、乙、丙、丁4个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结果 在前3个月的防治工作中共接诊发热病人4881人,留观1519人,占银川市发热病人总数的68.84%,而参加防治的医务人员248人在工作期间及结束后两周之内身体状态良好,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有效地控制了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和措施;组织人员培训,树立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严格划分三个区域;管理组织者要经常深入防治SARS第一线,实行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4.
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对疟疾传播影响及其防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辉  覃业新  杜进发  林永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767-1768,1777
目的探讨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间对疟疾传播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控制工地疟疾暴发。方法采用寄生虫学、昆虫学和血清免疫学同步综合监测方法,对水利工程地区发热病人进行血栓,病灶点人群使用病原学和血清学双相监测。同时观察当地媒介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当地存在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等传疟媒介,分别占捕获蚊种的28、95%和12.73%。疟疾发病率和本地居民血栓疟原虫阳性率分别从2003年1.46‰和2004年0.03%下降至2005年均为零。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栓和未发热人员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从2003年分别为5.50%和1.17%下降至2005年均为零。结论及时掌握疟疾疫情动态,落实监测与控制传染源措施,可防止工地疟疾暴发。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的就诊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部近日制定了《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就诊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西1980~1997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往返于区内外疟疾流行区的工地和农林矿场等的流动人口进行血检,疟原虫阳性,给于根治。结果 1980~1997年共血检流动人口881187人,阳性率为2.82%,其中发热病人阳性率为4.35%,占阳性病例总数96.56%;而外出回归人群阳性数则占病例总数80.51%。结论 在抓好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中,关键是重点做好外出疟疾高发区的工地与农林矿场等地回归的发热病人的疟疾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不同流动人群的疟疾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发热病人血检统计表、疟疾病人月统计表所提供数据,由Epinfo软件分析不同类型流动人群血检阳性差异。结果 当地居民平均发病率为18.52/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2.98%,外来流动人口发热病人阳性率18.43%,入境边民发热病人阳性率8.52%,外来流动人口、入镜边民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结论 在开展当地居民的疟疾防治、监测的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和入境边民的发热病人血检及阳性病人的正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本院急诊呼吸科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 发热门诊353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人,按有无基础疾病分为两组,分别观察各种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 就诊病人353例,男189例,女164例,年龄16-90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89.0%,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伴咽痛、流涕、头痛、乏力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分叶核均不高,胸片检查均正常,诊断以普通感冒型最常见。其次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除发热外,还有咳嗽、咳痰,气急,肺部闻及干湿罗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分叶核高于正常,胸片有肺炎或支气管炎表现,抗生素治疗有效,占总数的7.7%。白细胞计数不高及低于正常者,应与非典型肺炎发热鉴别。本组353例病人中未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及流脑病人。少见疾病为病毒性脑炎、全身疾病发热、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结核等,占3.4%。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发热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传染病发热虽占极少数,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防治SARS工作中,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保护医务人员免受SARS侵害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回顾并总结1年多来在防治SARS的四个阶段工作中,为了消除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所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和方法。结果 共接诊治发热病人8089人,其中留观1582人,疑似SARS病例4人,医学观察病例6人,占银川市发热病人总数的68.84%。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322人,在承担工作期间及工作结束2周之内身体状态良好,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有效地控制了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分别制定在紧急状态和常规状态下的应对预案;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和措施;组织人员培训,掌握防护知识,学会防护技能,遵守分级防护的原则;在发热门诊、留观室要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并加强通风换气;在转运发热病人时,要专车专用,定人定车;采取其它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控制后期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嗜人按蚊分布区1998~2003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评价监测措施,为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疟疾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8~2003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以及重点人群荧光抗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年间15个县年血检率在0.28%~10.8%,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血检阳性率均为0.04%,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86%,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55.09%(487/884)和44.91%(397/884),相对集中分布在环江县移民安置点和南丹、三江、融水、上思5个县。外出感染回归病例占28.85%,外来病例占16.06%;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13%。结论广西当前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虽控制在1/万以下,但环江、南丹、三江、融水和上思5个县的疟疾发病较多,以本地病例为主;其余10市县则以输入感染病例为主,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典间歇期”医院防治SARS工作的方法。方法 回颐防治SARS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在“非典间歇期”医院所采取的各种防治方法和措施。结果 诊治发热病人总数为808人,其中发热门诊诊治789人,留观19人,未发现疑似SARS病例及医学观察病例。结论 在“非典间歇期”,医院作为防治SARS的第一哨点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常规状态下防治SARS预案;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治知识、防护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完善发热门诊、留观室三个区域和两个通道的划分;进一步规范发热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护理及治疗的工作流程:加强医院感染的豁测和控制: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上报疫情。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各类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景洪市不同人群疟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景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州(市)各医院、农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各类发热病人进行涂片镜检或送检疟原虫。结果2002年1—12月全市血检各类发热病人11841人,疟原虫阳性947例,平均疟原虫检出率为7.99%,间日疟占72.02%、恶性疟占27.98%。其中各类流动人群的疟原虫平均检出率为10.41%(402/3682),明显高于当地居民的6.83%(545/7979)(x^2=44.81,P〈0.01)。结论各类流动人群发热病人的疟原虫检出率高,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出、入境边民的管理是控制目前景洪市疟疾旒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发热,又称体温过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分为开始期、发热期、结束期.开始期表现为产热大于散热,此期中病人表现出紧张、不安、烦躁等,心理护理主要是安抚和关心病人:发热期也就是高热持续期,此期的心理护理着重解除病人痛苦和满足病人需要为主;结束期表现为散热增加而产热低于正常,此期采取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补充营养和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玉林6市县11年的疟疾防治与监测结果,评价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方法 收集1992~2002年三省(区)广西玉林6市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以及重点人群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11年间玉林6市县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48602人次.检出阳性30例,血检阳性率为0.004%。血检流动人员发热病人6302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584例,平均阳性率为0.93%。重点人群IFAT阳性率为0.037%。结论 玉林6市县经过11年联防与监测,1999年起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疟疾病例,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栓阳性率从1992年的3.94%降到2002年的0.15%,未发生输入继发病例,流动人口管理与监测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防治SARS期间对发热病人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银川市在防治SARS期间4881例发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81例发热病人中以感染性发热为主占97,97%。最常见的感染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63.55%)、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占15.80%)、肺炎(占8.77%);发热程度以中等热度为主(占50.24%),其次为低热(占34,4%)、高热(占14.99%)、超高热(占0.37%);热型主要以稽留热为主,其次为不规则热。结论 对发热病人在经过详细采集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拍片或CT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之后,应用综合性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判断,为SARS病人的初步筛选诊断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境外疟疾突发疫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遏止其向我国边境蔓延。方法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2006年1—6月疟疾发病人数为14564人,死亡180人。8月5-13日现场调查,在1578发热病人发现疟疾感染病人433人,阳性率27.44%,其中恶性疟238人(7人为混合感染),占54.97%,间日疟195人,占45.03%。结论中缅边境缅甸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疟疾易于爆发性流行,经常波及我国边境地区。因此边境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人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设有内、外、五官、儿、发热门诊等。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2007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7年的疟疾流行态势,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江苏省2007年疟疾病例的发病季节、性别和职业、发热病人血检和复发情况,对重点地区进行按蚊密度调查。结果2007年江苏省报告疟疾940例,发病率为0.130/万,比2006年上升了22.56%;本地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08%,外地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1.18%,二者之间有极其显著差别(P〈0.01);全省复发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36%。结论部分地区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偏低,复发病人较多,以及中华按蚊数量明显增加,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苏鲁豫皖鄂五省2006年疟疾流行情况,评价我国中部地区五省疟疾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苏鲁豫皖鄂五省2006年疟疾疫情报告、媒介监测、发热病人血栓、血清学调查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五省200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42744例,占全国疟疾发病的67%,平均发病率1.13/万,比2005年上升109.8%。病例主要分布于安徽和河南两省,报告病例40008例,占五省病例总数的93.6%。输入性疟疾病例458例,其中输入性恶性疟56例。2006年传播休止期治疗9.4万人,流行李节服药治疗11.6万人,治疗疟疾现症病人和疑似病人51907人次,实施药物滞留喷洒或杀虫荆浸帐灭蚊保护人口13,6万人。血栓发热病人161.22万人次,阳性者21889人,阳性率1.36%,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1.2l%。抗体阳性率1.79%(24/13454);居民带虫阳性率0.32%(134/41534)。结论五省尽管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但疟疾疫情仍呈回升态势,疟防工作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广西30个市县消除疟疾措施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疟疾流行规律,探讨防治措施与方法,控制疟疾流行,进一步消除疟疾。方法在建立健全市县、乡、村三级灭疟网的基础上,以自然村屯为单位,划分疟区,分类防治。全面防治阶段,按上年疟史率的高低分类防治,采取“三根治、一预防和两喷洒”的综合性措施;基本消灭疟疾阶段,采取血检发热病人为主(县为单位年血栓率10%以上)和重点村屯居民血栓以及血清学监测的“查源拔灶”措施;消除疟疾阶段,以“四热病人”血栓为主(县为单位年血栓率5%以上)和加强血清学的横向监测,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结果发病率从1954年228.7/万降至1993年为零;居民血检原虫率从1951~1957年18.74%,降至1980年2.73%及1990年为零。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80年8.21%降至1993年均为零。30个市县考核达标至今已有7~15年来发现当地疟疾病例;儿童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为0.05%。结论研究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科学有效,灭疟指标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