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B细胞抗原(B┐SAg)能刺激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对VH基因产物呈特异性结合,还可激活补体级联反应。在人类某些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AIDS等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对其深入研究可能为治疗这些疾病寻求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超抗原是指一些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的基因产物,包括T细胞超抗原(T-SAg)和B细胞超抗原(B-SAg)。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参与免疫性疾病的致病过程。这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B 细胞超抗原( B S Ag) 能与 B 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B C R) 上普通抗原结合部位外的区域结合,与大部分 B 细胞发生反应,激活大量自身反应性 B 细胞; B S Ag 还能和血浆中许多可溶性 Ig 结合,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使炎症反应加强;临床上 S L E、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与 B S Ag 有关。 H I Vgp120 作为 B S Ag 感染大量 B 细胞,加重 A I D S 的症状。 B S Ag 对自身抗体的强大吸附作用使得 B S Ag 可用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Wyeth公司引进pAd5△E3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HBVS)PreS2+S,腺病毒晚期表达盒+HBVS基因插入E3区,与EcoRI消化的Ad5DNAA片段共转染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相应命名为rAd5S,rAd5MS,rAd5S2S。对所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证实重组病毒中含有目的基因,用ELISA分析rAd5MS的表达量,其病变细胞和上清液滴度均为1:  相似文献   

5.
将Epstein-Barr(EB)病毒膜抗原基因(EBV-MA)称MA1和截去穿膜区的MA基因称MA2分别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VL-941。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与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细胞后获得Baculo-MA1和Baculo-MA2两种重组病毒,表达产物分别位于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或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免疫荧光方法检查,在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产物与抗MA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结合,SDS-P  相似文献   

6.
超抗原(SAg)可通过刺激T细胞受体(TCR)Vβ链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小鼠乳腺病毒是一种牛乳传递的逆转录病毒,可转录SAg,而SAg诱导的免疫应答又通过T细胞使被感的B细胞扩增,从而维持了病毒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学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用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  相似文献   

8.
超抗原可通过刺激T细胞受体Vβ链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小鼠乳腺病毒是一种牛乳传递的逆转录病毒,可转录SAg,而SAg诱导的免疫应答又通过T细胞使被感的B细胞扩增,从而维持了病毒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纯化Epstein-Barr(EB)病毒壳抗原(EBV-VCA)的方法,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因清中的相关抗体,我们用重组昆虫病毒在感染的sf9细胞中表达EBV-VCA。感染的细胞经裂解后,层析纯化表达产物。用经的VCA作为抗原包虫被ELISA板或硝基纤维膜,检查血清中VCA/IgA和VCA/gG抗体,为EBV感染的的检测和NPC的诊断发展了一个敏感、特异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多例提纯的BJ-λ混合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人Ig游离λ链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AHλD8、AHλ1C1和AHλ2Cl)。它们分泌的McAb均能与我室所有17例BJ-λ起强反应,但不与结合的λ型轻链及K型轻链反应,表明这3株McAb可能是抗人Ig游离λ链共同抗原决定簇的。3株McAb均属小鼠IgG1亚类。添加ELISA表明它们识别相同的表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有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原的抗体。相反,用可溶性裂殖子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则不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另外,经复合抗原免疫的C57BL/6小鼠也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  相似文献   

12.
用重组痘苗病毒在143细胞上表达的gP125粗提物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7株稳定分泌抗Epstein-Bars(EB)病毒gp12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杂交瘤细胞及单克隆抗体进行一系列分析和鉴定,初步建立了用表达产物及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EB病毒IgA/gp125抗体的三步ELISA法。用此法检测IgA/VCA阳性的鼻咽癌病人血清及IgA/VCA阴性的正常人血清,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PCR-RFLP法研究了DLAⅡ类基因。为寻找合适的引物,用四对不同的引物:DLA-DR-SP/Stop,DLA-SP/P3,HLA-DRB-GH46/50及HDA-DRB-AMP-A/B进行了一系列扩增,只有引物对HLA-DRB-AMP-A/B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其类似核苷酸序列在DLA-DRBcDNA的核苷酸序列内被发现,特异性也为Southernblot杂交分析所证实,内切酶HaeⅡ类基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抗原免疫印迹法在抗SSA抗体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人红细胞为SSA抗原来源的免疫印迹法(RBC-IBT)检测SSA抗体。此法的敏感性略低于常规的对流免疫电泳法(CIE),但可检出部分CIE中阴性的SSA抗体阳性血清,而且尚可鉴定出SSA抗体的两种亚型(52KD和60KD)。检测了干燥综合症(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三组病人血清,其中SS和SLE两组在SSA抗体亚型的分布上差异显著。抗52KDSSA抗体主要分布于SS组(P<0.05),而抗60KDSSA抗体主要见于SLE组(P<0.05),RBC-IBT中,非特异或不明显色带极少见,而SSA抗体带清晰、易辨。  相似文献   

15.
沈阳汉族人群HLA—DR,DQ,DP的DNA分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使用PCR/SSO方法对94名沈阳汉族健康人群进行了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完全分型,共发现66种等位基因,基中DRB128种,DRB33种,DRB54种,DQA18种,DQB13种,DPB10种,分析了DR-DQ连锁的五位点单倍型,共发现38种,其中21种是在白人为主的人群已发现过的。本研究提出了中国东北人群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遗传基本情况,可用于疾病研究的对照和其他中国群资料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新型免疫原性多肽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乙肝病毒高分辨率免疫识别的基础上,以Pre-S2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B1、B2为基础,引入不同的Th细胞表位Th1、Th2,结构参照MAP设计,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MAP1和MAP2。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分析和氨基酸组分鉴定。本研究为不同表位的重新组合构建新型多肽抗原及疫苗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细胞自身免疫识别和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的实验方法,并对102例HBV感染者非T-T细胞间AML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AMLR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且AMLR缺陷与血清HBV复制也存在相关性。AMLR缺陷与刺激细胞相关与反应性T细胞无关;在刺激细胞对AMLR的诱导中,DR抗原起主要作用,DQ抗原也有一定的作用;乙型肝炎患者刺激细胞表面D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纯化Epstein-Barr(EB)病毒壳抗原(EBV-VCA)的方法,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我们用重组昆虫病毒在感染的sf9细胞中表达EBV-VCA。感染的细胞经裂解后,层析纯化表达产物。用纯化的VCA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或硝基纤维膜,检查血清中VCA/IgA和VCA/IgG抗体,为EBV感染的检测和NPC的诊断发展了一个敏感、特异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玲娣  来茶云 《现代免疫学》1996,16(4):237-238,229
对62名已知HLA型别的无血缘关系的过敏性哮喘(AA)患者及496名健康人员的EDTA抗凝血浆用琼脂糖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的方法进行Bf分型。AA患者组中,BfSS、BfSF、BfSS0.7、BfFF、BfFS0.7表型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提示B因子本身与AA发病无直接关联。但把Bf抗原与DR、DQ抗原结合起来分析则发现AA病人中有DR7、DQ2、BfSF这一表型的频率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RR值高达25.7,(x2=11.20,P<0.01)。而DR7、DQ2、BfSF表型频率则低于正常对照组,RR值为0.06(x2<=7.26,P<0.05)这一结果提示编码DR7、DQ2和BfSF的基因不论以反式或顺式同时存在在染色体上时就大大增强了个体对AA的易感程度。  相似文献   

20.
抗核抗体启动原新观点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近 ,我们根据本室近十年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活化淋巴细胞核抗原量和性质的改变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启动原的新观点 ,其主要依据是 :①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细胞和单核细胞已被活化[1,2 ] ;②空肠弯曲菌 (CJ S131)活化的T细胞接种 (TCV)不仅不能预防和治疗由CJ S131所引起的SLE样反应 ,反而可引起抗核抗体 (ANA)生成[3 ] ;③不同原因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LAK细胞均能诱导ANA生成[4] ;④活化淋巴细胞核、染色质以及dsDNA和组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5 7] ;⑤活化淋巴细胞的核抗原如SmB B’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