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4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3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21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24例;同期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hs—CRP和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ACS组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且由对照组、UAP组、NSTEMI组及STEMI组依次呈现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联合检测对评价AC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2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及50例对照组,测定人院时血浆NT—proBNP及LVEDD、LVESD、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CHF组总体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I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C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的水平对C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氮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冠心病等危症患者中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分为四组:冠心病组(42例),冠心病等危症组(24例),冠心病合并等危症组(39例)以及对照组(35例)。测定血浆APN及NT—proBNP水平。结果冠心病等危症组、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等危症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APN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病例组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APN与NT—proBNP存在显著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与APN和NT—proB—NP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APN水平在冠心病合并等危症患者中显著降低,不同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测定脂联素和NT-proBNP的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钛前体(ET-proBNP)和心钠素(AN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42例正常受试者采用快速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ET—proBNP、ANP,并行同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同时应用超声波检测收缩期三尖瓣返流压力价差(TRPG)估测肺动脉压(PAP)。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NT—proBNP、A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与ANP、PAP呈正相关,与PaO2、FEV1、MMEF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ANP共同参与了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和A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肺源性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0例,设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设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设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另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s—CRP浓度。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的浓度为(3.21±1.04)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9.38±3.19)mg/L,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为(19.6±7.82)mg/L,正常对照组为(0.83±0.32)mg/L,心血管疾病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绞痛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hs—CRP≥5mg/L16例,占80.0%: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5mg/L18例,占90.0%;急性心肌梗死hs—CRP≥5mg/L20例,占100.0%;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异常的例数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异常的例数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血清hs—CRP的浓度明碌高于对照组.而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浓度也逐渐升高,说明hs—CRP可作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 N-proBNP、C 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因胸痛入院患者70例,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结果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 N-proBNP、C 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呈正相关(P <0.01)。结论BNP、C 反应蛋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MMP-9和PAPP.A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MMP-9和PAPP—A的浓度显著高于稳性型心绞痛组(P〈0.05),而且MMP-9和PAPP—A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r=0.407,P〈0.01)。Jenkins评分与MMP-9水平(r=0.267,P〈0.05)及PAPP—A(r=0.30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9和PAPP—A升高可能提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ACS患者,并与同期50名在本院做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急性心肌梗死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肌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端脑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光抑素C(CystatinC,CysC)的变化,分析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8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心力衰竭组10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04例,入院后24h内,留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中NT—proBNP与CysC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NT—proBNP水平为(4025.69±2616.82)ng·L^-1,对照组患者为(223.69±152.88)ng·L^-1,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CysC水平为(1.89±2.03)mg·L~,对照组患者为(0.73±0.36)mg·L^-1,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中NT·proBNP与CysCSpearman相关系数r=0.952(P〈0.001)。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与CysC明显升高,且Cysc与NT-proBNP呈正相关,CysC的水平可能成为反映心力衰竭及轻微肾功能损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改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行常规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检测。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28±0.2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4±0.09)mg/L(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537.13±197.2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54±23.35)μg/L(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可有效提高ACS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1L-6)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1周;辛伐他汀干预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日40rag治疗l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1周及术后24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IL-6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辛伐他汀干预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和IL-6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术后m清hs—CRP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增加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辛伐他汀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浓度;辛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息者血清hs—cRP和IL石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通过随访研究不同NT—proBNP和cTnI水平的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心衰患者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1664.8±632.91pg/ml和(0.35±0.12)ng/ml,健康体检组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92.3±6.7)pg/ml和(0.01±0.03)ng/ml,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且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加剧,血浆两指标水平均升高;低水平的NT—proBNP和cTn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7.9%和19.5%,显著低于高水平的NT—proBNP(43.4%)和cTnI(50.0%)。结论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同时应对血浆NT—proBNP和cTnI高水平者进行高度重视,两者联合检测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高大胜 《中国医药》2008,3(11):670-67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不同类型CHD的关系。方法64例老年CHD患者为CHD组,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23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9例,多支血管病变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例;21例老年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Fg和血脂等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老年CHD组血浆Fg为(4.07±1.18)g/L,对照组为(3.05±0.78)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血浆Fg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MI组和UAP组血Fg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Fg在老年CH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冰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11-36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x2=3.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确,且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检测10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结果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NT—proBNP、hs—CRP和e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NYHAI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NT—proBNP是诊断CHF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可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提供诊断依据,且其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hsCRP、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但UAP组与A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TnT阴性ACS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hsCRP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6、0.712,P〈O.01)。结论PAPP—A与炎症密切相关,在识别没有cT-nT升高的ACS患者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对象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含量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中的NT—proBNP含量水平也在不断增加(P〈0.05);治疗后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NT—proBNP含量能够有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且可以依据不同的含量水平进行判断心功能障碍程度。同时,可以将其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7例老年糖尿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时检测HbAlc及NT—proBNP,将HbAlc分为三组:A组4%≤HbAlc≤6,9%;B组7%≤HbA1≤7.9%;C组HbAlc≥8%。比较各组NT—proBNP的变化。结果A组与b组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及B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C组HbAle与NT—proBNP显直线正相关(r=0.558,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HbAlc维持在4%至7.9%即可;HbAlc可能是老年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研究纤溶系统与一氧化氮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人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t—PA及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也明显低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纤溶酶原值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可能与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相关,并且UA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程度较SA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绞痛分级及短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UA患者64例(UA组)和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比较不同分级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NT-proBNP水平,并观察比较患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UA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血浆NT-proB-NP水平亦相应增高(P〈0.05)。NT-proBNP阳性亚组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T-proBNP阴性亚组(P〈0.05)。结论血浆NT-proBNP与UA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并对短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