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sAg在不同真核表达载体中的表达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建立HBsAg及其变异体的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方法从已构建的pBluescriptKS+-HBs系列突变重组体获取HBV-S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MEP4,pCEP4,pLXSN,PXT1及pcDNA3,从而构建了含HBV-S基因及其突变型的一系列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e2。结果获得稳定分泌HBsAgR其突变体的抗性细胞系。结论各组真核表达载体皆能表达HBsAg及其突变体,但在转染率、表达量及稳定性上存在差异。选择其中的高效、准确表达系统,将为HBsAg变异株生物学性状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基因治疗、基因免疫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裂殖子表面蛋白MSA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A2,为疟疾核酸疫苗及蛋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FCC1/HN基因组DNA MSA2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然后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G1,再用相同的内切酶酶切和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基因工程菌株、获得重组蛋白Sj-FABPc(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方法 用PCR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扩增Sj-FABPc基因片段,再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经酶切后将目的片段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6P-1/Sj-FABPc,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研究乙型肝炎病毒C(HBV/C) 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XT1 构建HBV/C 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永生化人外周血B 细胞使之稳定表达HBcAg。结果 重组质粒pXT1HBV/C 经聚合酶链反应(PCR) 和BglⅡ及XhoⅠ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后的永生化人外周血B 细胞PCR 鉴定含目的DNA,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约47 .4 % 的细胞膜上表达了HBcAg。结论 HBV/C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目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表达,有利于系列研究HBV/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36例肝穿刺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及血清,用HBV全基因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了病毒的PreC/C区基因片段。发现PCR法扩增后再经Southern吸印转移及核酸杂交(PCR-SBH)可显著提高检出HBV基因的敏感性。对5例无任何血清HBV标记者证实在其肝内存在HBV基因。用AvaⅡ,sau3AI,XmnI,BstNI及TaqI酶切图谱分析上述病例的c基因,与pADR-1C基因比较,有4例(5份标本)有Sau3AI的异常酶切位点,提示HBV不仅PreC区存在变异株,C基因中亦可有变异。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P30基因MBP融合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中表达。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5’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 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30 基因片段,插入pMALP2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阳性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RH 株DNA中扩增出976bp 的P30 基因,构建成功pMALP2 - P30 重组质粒;SDS- PAGE电泳及Western - blot 显示MBP/P30 融合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为77-5kD,减去MBP的分子量43kD,得出P30 蛋白分子量为34-5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 基因,并成功构建pMALP2 - P30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 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P30 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动物的免疫原性研究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靶抗原。方法 根据莱姆病螺旋体83kD原浆栓蛋白(p83)特异性区段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莱姆病螺旋体B3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83特异性区段的基因片段,纯化扩增产物,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BK-CMV;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重组克隆,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对重组质  相似文献   

8.
REGULATIONOFGIMOTORFUNCTION:ROLEOFBRAINPEPTIDES.V.MartinezandY.Tache,CURE:DiseaesReserchCenter,WestLosAngelesVAMedicalCente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Sj-FABPc表达克隆,获得大量纯化rSj-FABPc重组(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抗原,了解其作为侯选疫苗抗原的潜能。方法 以PCR法从Sj-cDNA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融合表达,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TM 4B亲和层析柱和PreScission^TM Protease酶切后纯化出rSj-FABPc,Wester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原代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p53的突变位点和频率,了解p53突变与肝癌发病和治疗的关系。方法: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p53的5-8外显子,然后进行DNA测序鉴定,共测定了两个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2.2.15)以及两例原代肝癌组织,其中5和6外显子用一对引物串联扩增出来,上游引物序列为5′-GGAATTCCTCTTCCTGCAG-3′,下游为:5′-GGAATTCA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测定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们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技术对8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定量测定以及其中 11例应用 IFNa 2b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采用Primer软件设计引物,选取HBV DNA C区的保守序列作引物与探针,其序列分别为:引物W1TGGACGTCGCATGGAGACCACCGTGAA,引物W2 GAAAGCTTCTGCGACGCCGTGATTGAGA,包被探针GATCCAGCATCCGCGGATCTAGTAGTCAATTATGTTAACACCAACATGG…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肾移植受者(RTR)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本组采用HCMV早期及晚期基因组两对引物及HCMV特异性单抗分别建立了PCR技术及捕获、间接酶联法(MacELISA,IELISA)。应用PCR检测RTR尿中HCMVDNA、MacELISA及IELISA法检测各受血者中HCMV-IgM及IgG,并比较其结果,表明:65例RTR尿中HCMVDNA阳性率为60%,lgM及IgG阳性者尿中HCMVDNA阳性率各为81.8%及54.5%。说明PCR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应与血清学等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适应临床需要,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病人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17例CSH患者及19例正常健康者CD4+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CD4+Th1、 Th2细胞在CSH组分别为7.2%—26.3%(平均15%)和0、l%—10.9%(平均2.0%),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2.2%—11.9%(平均5.9%)和0.4%—3.9%(平均2.2%);CD4+Th1细胞百分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组中13例HBV DNA阳性,其HBV DNA的含量与IFN-γ表达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细胞与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相关,IFN-γ的表达对HBV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因疫苗诱导小鼠抗HBV皮下移植瘤免疫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 HBV DNA 疫苗(pCR3-1S) 诱导Balb/ c 小鼠( H2d) 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稳定表达HBsAg 的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 细胞(P815HBVS) ( H2d) 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DNA 疫苗,背部皮下接种P815HBVS 细胞,观察成瘤情况,4 h 51Cr 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 活性.结果 接种 DNA 疫苗后小鼠成瘤率为12-5 % , 对照组为100 % . 小鼠平均存活期大于38-2 d ,对照组为28-4 d ,40 d 后小鼠存活率为87-5 % ,对照组为0 % . CTL 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加,pCR3-1S 组51 % ,对照组为21 % ( P< 0-001) .结论 DNA 疫苗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对体内HBV 感染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及方法 为探讨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HBV-CTL),根据HBcAg的HLA分子结合关键序列合成抗原多肽2段,分别与转铁蛋白(Tf),抗CD单克隆抗体(CD3mAb)和IL-2联合体外诱导HBV-CTL,应用^3H-TdR释放法分别测定HBV-CTL对HBVDNA转染的HepG2.2.15细胞特异性活性及无HBVDNA转染的HePG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HBV-CTL对HBV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IFN-γ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作为基因佐剂,观察其与pcDNA3-ROP1(pc-ROP1) DNA共同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IFN-γ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双酶切鉴定,获得pcIFN 重组子;碱裂解法大量制备,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每只鼠注射pcIFN、pc-ROP1 各100μg,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以pcDNA3空质粒及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30 天、50 天、70天共三次用MTT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NK细胞活性;双夹心ELISA 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2及酶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IgG抗体滴度。结果 构建成功的作用下,该两项指标均明显提高,且IFN-γ、IL-2 及NO水平均较不加佐剂组显著提高(P< 0.01);而对IgG抗体滴度无显著影响(P> 0.05。结论 IFN-γ基因佐剂具有协同pc-ROP1DNA免疫的作用,可增强免疫鼠细胞免疫应答,IFN-γ、IL-2细胞因子及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利用PCR方法从我们构建的PUC19-hALR质粒中扩增出带Nde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hALR编码区DNA。PCR产物和质粒pET11a分别被相应内切酶消化,然后被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获取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pET11a-hALR经电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I  相似文献   

18.
HBV前C区A1896变异产生和HBe转换时相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肝炎病毒A1896变异与HBe血清转换的时相有何关系?探讨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血清HBV DNA阳性各临床类型HBV感染共55例,男42例、女 13例;年龄 13~ 60岁;急性肝炎 1例,HBV携带者 11例,肝炎肝硬化 8例。所有研究对象排除甲、戊、丙肝,未经过抗病毒及免疫治疗。采集分离血清待检。 2.研究方法:HBeAg/IC检测参照文献[1]。血清 A1896 ms-PCR检测:引物: I1879—1896 5’-GTGCCTTGGGTGGCTTTG—3’, II 1879—18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靶抗原。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IMTM22 株7G8 克隆环子孢子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CSP基因的Ⅰ区、中央重复区和Ⅱ区片段, 全长1-08kb; 纯化扩增产物用HindⅢ和BamH Ⅰ双酶切后, 定向克隆入pcDNA3 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TG1 株, 重组克隆经筛选后, 用PCR 扩增和HindⅢ+ BamH Ⅰ双酶切进行鉴定: 用磷酸钙贴壁细胞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cDNA—CSP导入HeLa细胞, 用G418 筛选出稳定分泌CSP抗原的阳性细胞克隆; 将阳性细胞克隆系扩大培养并用G418 加压, 以表达重组CSP, 分离细胞培养上清和培养细胞, 进行SDS PAGE分析。结果 (1) 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出CSP基因Ⅰ区, 中央重复区和Ⅱ区编码序列;(2) 将扩增的目的片段正向插入pcDNA3HindⅢ和BamHⅠ位点; (3) 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 细胞中表达重组CSP抗原, 其分子量为38-3kDa, 蛋白扫描分析表达量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总含量的15-77% 。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系统pcDNA3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研究乙型肝炎病毒C(HBV/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 录病毒勒体PXT1构建HBV/C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永生化人外周血B细胞使之稳定HBcAg。结果 重组质粒PXT1-HBV/C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BglⅡ及XhoⅠ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后的永生化人外周血B细胞PCR鉴定含目的DNA,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约47.4%的细胞膜上表达了HBcAg。结论HBV/C基因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