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InterTAN组(InterTAN髓内钉治疗)和PFNA组(PFNA内固定治疗),各6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的透视时间、手术时长均短于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早期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髋内翻畸形与螺钉切出发生率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髓内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81-78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 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杨希亮 《现代保健》2013,(22):125-12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与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住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THA组100例与PFNA组100例。THA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等,采用MedliD’Aubigne评分方法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术中出血量较PFN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PFN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PFN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沈庆珍  陈芳 《智慧健康》2023,(2):236-240
目的 对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观察与探究,以了解该种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接诊的行髋关节置换术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常规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在此前提下,对优质组45例患者再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arris)]、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手术后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手术前及常规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常规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总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不但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其适应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采用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的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A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B组(33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80例获随访10~38个月,平均26.5个月。A组手术时间(41±12)min,B组(65±23)min、术中显性出血量A组为(65±35)m L,B组(410±100)m L,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扶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16±2)d,B组平均(3.5±1.0)d,A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A组(92.6±2.1)分;B组(93.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固定失败病例5例,B组未有手术失败病例发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与骨折的类型与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内科合并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大多数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PFNA具有创伤小,效果良好的特点;而粗隆间骨折线波及股骨颈囊内,粗隆间骨折伴内科合并症,以及高龄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式治疗,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式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Harri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预防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DVT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Harris评分和BI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和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管理、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和自我管理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和干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形成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费用、疼痛评分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72hVA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数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0.
龙贵华 《智慧健康》2023,(10):114-117
目的 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骨科中就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续使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比较分析其具体疗效。结果 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63±12.54)mL,平均手术时间(3.01±0.11)h,平均住院时间(6.8±1.2)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2.54±13.47)mL、(5.36±0.12)h、(10.38±1.12)d,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资料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28日于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4例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及深静脉血栓、贫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候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症状,加快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在本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观察组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观察组B),骨折内固定53例(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术后下床锻炼时间,随访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观察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两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状况、骨折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Hip arthroplasty,HA)与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52例中24例行HA手术,28例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术后负重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FNA组,术后7 d、30 d 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PFNA组(均P〈0.05);HA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PFNA组(χ^2=5.357,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3,P〉0.05)。结论与PFNA比较,HA治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更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61-1562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 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PFNA内固定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合并症、内植物并发症的指标。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2个月,PFNA组临床更具微创性,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更少。结论 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年轻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家庭参与式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的Harris评分、 VAS评分、 B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ERAS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例,根据髋关节假体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骨水泥假体,对照组给予生物型假体。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时间等),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后3月,研究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骨水泥假体,能够减少术中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能够在早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浩 《智慧健康》2022,(6):49-51
目的 本文主要对FHR和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共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4例均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方案,对照组44例均实施半髋关节置换(FHR)手术方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判断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Harris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髋关节不适、髋内翻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杨正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60+162-160,162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O.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