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ACS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8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25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32例,正常对照组25例,检测各组BNP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计算射血分数(EF)值和短轴缩短率(FS)值。结果:各组间BN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各组间EF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NP是反映ACS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坏死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闫平德 《吉林医学》2013,34(11):2042-2043
目的:分析脑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25例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1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干式快速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脑钠肽浓度。结果:四组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P<0.05),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脑钠肽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脑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0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6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7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3例;同期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UAP组(P<0.05);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5);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3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3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STEMI组患者4周降幅水平与UAP组相比,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ACS患者6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ACS患者4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阿托伐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选取3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他们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的浓度.同时,将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即分为36例常规治疗组和32例加用阿托伐他丁组,在治疗4周和24周时再分别测定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的浓度.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四周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4周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托伐他丁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在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正常对照组脑钠肽(BNP)水平更高,治疗4周和24周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阿托伐他丁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丁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脑钠肽(BNP)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脑钠肽(BNP)水平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0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6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7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3例;同期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UAP组(P〈0.05);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5);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32例冠脉造影阴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BNP浓度,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STE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TEMI组和对照组(P〈0.01),NSTEMI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李志华 《当代医学》2010,16(31):51-5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6例,ACS患者116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5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四组受检者BN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5),STEMI组BNP浓度高于NSTEMI组P〈0.05,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本院ICU收治的153例ACS患者,对其血清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和评定,并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统计分析153例ACS患者经住院治疗前及治疗第7、15天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LVEF下降(P0.05);且SAP、UAP、AMI组中NT-pro BNP、Gensini评分呈递增式升高,LVEF递减式下降(P0.05)。(2)153例ACS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心衰恶化39例、死亡34例。好转出院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后血清NT-ProBNP显著下降(P0.05),第7、15天均逐渐降低;而死亡组和心衰恶化组患者治疗后2个时点血清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有利于ACS的临床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可作为评估ACS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惠军  郭喜朝  高凌根  李倩  夏杨 《河北医学》2010,16(11):1342-134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ACS组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结论: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心肌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疾病类型将175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71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3例,另外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入选者血清hs-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分析hs-cTnI、CK-MB诊断ACS敏感度、特异性。结果 UAP组、STEMI组、NSTEMI组患者hsc Tn I、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UAP组患者hs-cTnI、CK-MB水平显著低于STEMI组(P0.05);单支冠脉病变、双支冠脉病变、三支冠脉病变组患者hs-cTnI、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冠脉病变组患者hs-cTnI、CK-MB水平双支冠脉病变三支冠脉病变组(P0.05); hs-cTnI、CK-MB联合诊断ACS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纯CK-MB,准确度显著高于单纯hs-cTnI(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TnI与CK-MB对诊断ACS和评估ACS类型及病变严重度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脑钠素(bral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在左室射血分数(I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中水平,从而探讨BNP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 检测1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NP水平,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6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NSTEMI)8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36例,床边行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值,回顾性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AC8患者的BNP浓度.结果 STEMI组BNP浓度中位数118.0(24.5-3105.5)pg/ml与正常对照组20.6(6.1-81.9)p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UA组血浆BNP浓度中位数156.2(88.8-2214.6)pg/ml与NSTEMI组血浆BNP浓度中位数140.4(63.0-2532.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UA组与NSTE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TEMI组(P=0.02).UA组与NSTEMI组BNP升高病例分别为92.1%和82.4%,显著高于STEMI组的55.6%(均p=0.000),UA组高于NSTEMI组(p=0.04).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是血浆BNP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浆BNP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碎裂宽QRS(f WQRS)与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的关系。方法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并fWQRS患者共31例,同时选取同期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无室内阻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QRS时限、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水平,并将QRS时限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 WQRS组与对照组相比,QRS时限延长,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增高(P0.01),QRS时限与LVEF负相关(r=-0.64,P0.01),与NT-proBNP正相关(r=0.90,P0.01)。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fWQRS患者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脑钠肽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等并发症为CHD组,再根据临床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三组,10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中脑钠肽、D-二聚体浓度.结果 CHD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CHD组中,AMI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P组,UAP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SAP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反映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健康查体30例作为对照人群,两组人群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静脉血2.0ml抗凝离心,收集血浆,放于-20℃冰箱冻存待测,脑钠肽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673.27±253.20)pg/ml高于体检人群的(31.23±11.32)pg/ml(P<0.05),其中脑钠肽升高118例(74.68%);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升高脑钠肽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脑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5,P<0.05);随访(19.34±5.45)个月,脑钠肽升高慢性心力衰竭组死亡例数、住院次数、总住院时间高于脑钠肽正常组(P<0.05)。结论: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判读预后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郑雪静  马兰 《中外医疗》2010,29(3):34-3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患者进行体检和心电检查,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包括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54例。胸痛6h内测定血清BNP。和对照组36例(冠脉造影狭窄〈50%)比较,各组间对照。结果STEMI,NSTEMI,UAP,对照组BNP浓度为403.2394±186.95,198.5560±75.5121,101.1079±38.4051,15.024±10.696。AMI组BNP高于UAP组(P〈0.05),UAP组BNP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BNP高于NSTEMI组(P〈0.05),且AMI组BNP与肌钙蛋白相关。结论BNP能用于ACS早期诊断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受损,因此,临床上可将其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研究,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29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例和正常对照者28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各个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0.001),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3.56±0.41 vs 2.05±0.16与1.88±0.28.P <0.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12~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2.54±0.25 vs 3.56±0.41,P<0.01),术后24~48 h内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P< 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升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明显降低,两者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的心功能、估计预后有相当的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经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而血浆NT- pro-BNP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该两指标能反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