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13岁。因右胸阵发性刺痛5个月,发热、发现右胸包块3个月。患者病后感右胸阵发性刺痛伴轻微咳嗽,无咳痰、咯血和盗汗,但感乏力,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后咳嗽加重伴发热,体温375~385℃,于1980年12月20日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右前胸饱满,叩诊呈清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片示右胸腔有约12cm×12cm包块,右膈面、肺门及右心缘消失。纵隔无移位,肋骨未见异常,左肺清晰。与10月3日外院胸部X线片所示右胸腔8cm×8cm肿块比较,包块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
AFP增高的原发性肺癌一例臧琦王连生孟凡利蒋仲敏宋晓明患者男,70岁。查体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一7cm×7cm大小的块影,边缘有毛刺,呈分叶,右肺门阴影增大。诊断为右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于1995年9月25日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全...  相似文献   

3.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双原发性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DPLC)发病率的迅速增长,胸外科医务工作者们也在不断的完善诊治标准。目前,多指标联合诊断、根据单个病灶进行临床分期、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已被大多数胸外科医生所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因其创伤小等优势,逐渐被胸外科医生认可,获得广泛应用,是未来DPLC乃至整个胸部疾病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此外,单纯的放疗已被证实预后和手术治疗没有明显差异,胸外科传统的观念正在受着严峻的挑战。现将双原性发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3例第二原发性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诊断水平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病人增多,第二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981年至1993年12年间我们手术治疗第二原发性肺癌13例,占同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1279例的1%。  相似文献   

6.
双原发食管癌、肺癌一期根治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吞咽困难伴呕吐3 d入院。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交界处长约3cm黏膜中断,壁僵硬。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8cm处见食物残渣(肉块)嵌顿,取出后见距门齿3234 cm食管前壁黏膜呈息肉状隆起凸入腔内,活组织检查诊断: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左肺上叶后段有4.5cm×4.3cm大小阴影,呈分叶状,多数短小毛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肺门、纵隔未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肝、胆B超、双侧肾上腺彩色超声波检查均未见异常。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98L,占预计值67·7%,肺弥散功能正常。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例1。男,42岁。因咳嗽、胸痛、右下肺野阴影(2×3×2cm),以肺癌诊断行肺右中叶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周围血管粘连。切下见肿块为球形,直径3cm,质硬脆,切面灰白色。镜下见低分化腺癌和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术后易复发,愈后差,罕有在其后发生其他器官原发癌者,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曾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男 50岁 1990年6月15日因肝癌破裂出血在我院行急症手术,术中发现腹腔内积血约2000ml,肝脏明显结节状改变,左肝外叶有一直径约7cm大小肿块,上有一小裂口并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67岁。右拇指末端红肿、疼痛20 d。X线拍片示拇指末节指骨腹侧骨质破坏。初诊为骨髓炎,抗炎治疗未见好转。2005年7月入院。查体:右拇指末节红肿,无皮肤破溃。行骨质搔刮治疗。术后病理回报:指骨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图1)。遂查胸部CT,左肺下叶见一1.7cm×2.4cm高密度结节,界限尚清,可见浅分叶及短毛刺,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1岁。左手小指末端原因不明的肿胀、疼痛10余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5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手小指末端肿物约1.0cm×0.8cm大小,质硬,有少许搏动感,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功能障碍。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9cm×6cm,并右侧肺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9岁.2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液痰,无血丝,伴左胸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发热.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口罗音.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有5 cm×5 cm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整;胸部CT示左下肺有大小为5.6 cm×4.8 cm、密度不均、边缘不整齐的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胞学检查阴性.2002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质硬,约6 cm×5 cm×5 cm,侵及左主支气管、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上叶未见病变,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左肺下叶癌肉瘤伴左肺上中叶弥漫性转移.术后2个月死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9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个月。查体:消瘦,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部CT示:左肺上叶有占位性病变(图1);颅脑和腹部CT、骨核素断层扫描未见转移灶。2008年3月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完全位于左肺上叶内,质硬,大小约10cm×15cm,切除左肺上叶,清扫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肺癌肉瘤(鳞癌+纤维肉瘤,图2),纵隔及肺内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3个月返院复查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9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死于肿瘤全身转移。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7岁,58 kg.因左下肺占位,拟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前CT示左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肺功能检查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弥散功能障碍.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麻醉前常规用药,依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咪唑安定3 mg、依托咪酯18 mg、维库溴铵8 mg、芬太尼0.2 mg.插入左侧双腔气管导管(35#),深度27 cm.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检查双腔管位置良好,纤维支气管镜下发现在气管隆突的位置有一个凸起的小肿块,性质不明,未予重视,行机械通气(f=10次/分,I:E=1:2,V_(T8)ml/kg).丙泊酚100 μg·kg~(-1)·min~(-1)、阿曲库铵8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0.03μg·kg~(-1)·min~(-1)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14.
同期双原发食管癌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 ,6 8岁。进食时胸骨后疼痛并梗噎感 2个月。查体 :右上肺叩诊呈局限性浊音 ,未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胃镜示距门齿 2 9 0~ 32 5cm的食管前、右侧壁溃疡 ,边缘充血隆起 ,基底污浊、糜烂 ,组织僵硬 ,触之容易出血 ;活检报告鳞状细胞癌。X线胸片示右上肺 5 0cm× 5 0cm× 4 0cm大小的中空块状阴影 ,周围有毛刺征。CT示右上肺叶、尖后段肿块 ,约 5 0cm× 4 0cm× 4 0cm大小 ,周围纤维呈放射状 ,外侧部分抵达肺脏层胸膜 ,牵拉局部呈凹陷状 ,肿块内见偏心性坏死空洞 ,右侧肺门部见 2~ 3枚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 …  相似文献   

15.
例1 男,69岁.进食梗噎感伴吞咽疼痛2月余.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6~32 cm食管黏膜隆起,活检报告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左肺下叶后段3.0 cm×3.5cm大小的分叶状肿块,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2000年5月,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行左肺下叶切除,再行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上胃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16.
双阑尾一例     
患者男,37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2天入院,三个月前有阑尾炎病史。体查:一般情况好,体温38℃,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坦,腹式呼吸受限,腹肌紧张并有压疼反跳疼,以右下腹为著,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减弱。化验:WBC9.2×10~9/L,N66%,L34%。初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并穿孔、腹膜炎。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一例吴洪昌,王斌,黄剑刚患者女,39岁。反复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年,无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底、两侧壁有大片浸润性肿块,其表面隆起,高低不平,触之易出血。双侧输尿管口大致正常。脱落组织病理检查为坏死组织及少许移...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45岁。2015年5月9日因发现右乳腺肿块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乳腺肿块,约鸡蛋大小,无疼痛、发热,未治疗。其后肿块逐渐增大,现在约3.0 cm×5.0 cm×6.0 cm。体格检查:右腋下多发淋巴结肿大,较大一个约2.5 cm×3.0 cm,固定;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3.0 cm×5.0 cm×6.0cm肿块,质地韧,活动度欠佳,边界欠清,乳头无内陷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rimary pancreatic lymphoma,PPL)罕见,在胰腺恶性肿瘤中低于5%。现报道我院收治的PPL一例。临床资料:病人,男,3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两年"收入院。查体: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RBC 4.27×10~(12)/L,WBC 5.0×10~9,淋巴细胞1.7%;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7.4/0.3μmol/L,CA_(19-9) 7.92 U/ml;LDH 266(109~245);CT: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0岁,间断上腹饱胀不适伴烧灼痛30余年,进硬质食物后排2次黑便于2007年9月2日入院。曾在其他医院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胃黏膜组织慢性活动性炎症,小凹脓肿形成。此次入院查体:腹部平软,未及明确肿块,肠呜音正常。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窦幽门前区见圆形充盈缺损.表面光滑,钡剂通过欠顺利.胃内见潴留液,十二指肠球部受压;见图1。腹部CT检查:十二指肠球降段右侧黏膜下见一脂肪密度为主的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