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鉴别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本院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63例,其中纤维腺瘤36例,叶状肿瘤27例.比较两者的肿瘤边界、间质细胞密度、间质过度生长、间质细胞异型性、间质细胞分布、核分裂数、脂肪细胞、叶状结构、上皮增生、假血管瘤样增生等10项病理特征和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是否多发4项临床特征.结果 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1项临床指标和10项形态学指标,包括年龄(37.5±2.2)、(27.2±1.8)岁、肿瘤边界不清(100%、2.8%)、间质分布不均(100%、5.6%)、间质细胞中重度异型性(48.1%、0%)、中重度间质细胞密度(55.6%、0%)、间质细胞过度生长(70.3%、5.6%)、核分裂数>2个/10HPF (48.1%、0%)、脂肪细胞(85.2%、22.2%)、假血管瘤样增生(77.8%、8.33%)、叶状结构(85.2%、45.7%)、中重度上皮增生(63.0%、19.4%)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肿瘤边界和间质分布情况是鉴别良性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最简单实用的指标,间质细胞密度、异型性、过度生长情况、核分裂数在鉴别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时有意义.年龄大,出现脂肪细胞,中重度上皮增生和出现假血管瘤样增生对诊断PT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叶状肿瘤2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7例,交界性14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叶状肿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0例均为女性,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镜下瘤组织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不同分化程度、活跃增生的间质细胞组成,形成明显的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D34、CD10在良、恶性叶状肿瘤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较为少见,多发生于35~50岁女性,组织形态变化多样,交界性和恶性病例复发率高,少数可发生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少见,组织学上应与富于细胞性腺纤维瘤和真性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0例均为女性,年龄9例41~51岁,1例1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均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临床及穿刺细胞学大部分均误诊,病理切片诊断良性6例(其中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病理切片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交界性3例,恶性1例,其中1例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镜下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组织学上需与纤维腺瘤、癌肉瘤、间质肉瘤、化生性癌等鉴别。该肿瘤易复发,对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切除术,交界性及恶性者宜作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5.
陈慧芸  吕新玲 《新疆医学》2021,(2):244-246,241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常发于中年女性,平均年龄 40 ~50 岁,是一种乳腺间质及上皮同时增生的双相性肿瘤[1],其组织学分类是根据肿瘤的间质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及肿瘤边缘情况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级别[2],而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同时伴发癌的情况十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6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参照WHO 2003制定的组织学分类标准该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组39例/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23例,总结其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良性叶状肿瘤在发病时间/平均病程时长以及肿瘤直径大小等方面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疾病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钼靶/彩超或冰冻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而术前空心针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要高;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期随访(33.3±0.6)个月发现肿瘤复发率为12.9%(8/62),平均复发时间为(11.0±1.4)个月.结论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比恶性和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发病早/进展慢/浸润能力弱/恶性程度要低,乳腺叶状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手术方式/间质生长以及核分裂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睾丸因子样蛋白2(Piwil2)的表达与乳腺恶性叶状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及陆军总医院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资料123例,其中乳腺良性叶状肿瘤4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32例,恶性叶状肿瘤50例,同时选取因乳腺炎切除的乳腺正常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特性,探讨其诊断标准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光镜对GI STs进行观察,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等系列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 .结果 :GISTs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两种基本细胞成份,有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 3种组织类型,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分化,并有单项或多项分化能力.本组45例GIST s中有良性8 例,潜在恶性12例,恶性25例.肿瘤组织Vimentin全部阳性,CD34有36例阳性(阳性率80.0%),部分病例呈现灶片状或个别细胞的肌动蛋白和/或S-100阳性.在形态上GISTs与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难以区别,应用CD34等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GISTs是消化道一组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有多种分化和形态,在诊断时需依靠免疫组化标记方可与其它非上皮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CD10在恶性肿瘤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0在乳腺浸润性癌肌上皮细胞,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胃癌组织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4例恶性肿瘤及间质细胞CD10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癌17例中,肌上皮细胞CD10(+)4例(4/17,23.5%);胃癌15例中,间质细胞CD10(+)5例(5/15,33.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例中,肿瘤细胞CD10(+)2例(2/2,100%)。乳腺浸润性癌中肌上皮细胞CD10(+)23.5%者,表达呈非连续或部分缺失,提示CD10对肌上皮细胞的存在与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鉴别原位癌和浸润癌;胃癌中间质细胞CD10(+)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较CD10(-)者高;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度恶性者CD10表达率为100%。结论:乳腺的肌上皮细胞CD10表达阳性者预示着浸润性癌的成分少,预后较好;间质细胞CD10表达阳性的恶性肿瘤,提示预后差,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例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6例成人尸检动脉标本,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弥漫性病变和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与正常成人大动脉相比较,各层组织内有核细胞明显减少。弥漫性病变发病部位常为随机性,常涉及血管壁全层;局灶性病变以泡沫细胞克隆为特征,呈局部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弥漫性病变是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累积作用的结果,反复附壁血栓形成也促进弥漫性病变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病变是在弥漫性病变基础上,成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平滑肌细胞演化受阻,其过度性细胞的退行性克隆所致,局灶性病变的演化结果又使弥漫性病变进一步扩大、加重。  相似文献   

12.
田小飞  彭芝兰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497-1499
目的:探讨VEGF-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EGF-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结果: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C联合顺铂(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VEGF-C的浓度的逐渐升高,由50ng/ml、100ng/ml、150ng/ml、升至200ng/ml,Hela细胞的增殖率逐渐增加;不同浓度的VEGF-C预处理Hela细胞48h后,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下降。结论:VEGF-C能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DDP诱导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18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1847例口腔科住院肿瘤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部位、组织类型及不同病种间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7例中男女比例为1.2:1。良性肿瘤患者938例,占50,8%;恶性肿瘤患者909例,占49,2%。腺源性肿瘤中,多性形腺瘤占87%。恶性肿瘤中,鳞状上皮细胞癌占60.8%;腺上皮癌中,腺样囊性癌占33.4%。结论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多性形腺瘤居首位,且发病率较高,腮腺为高发部位。恶性肿瘤中,鳞癌占首位,舌为最好发部位,女性患者有增加趋势,口腔癌的好发部位顺序为:舌、颊、龈、腭、口底,50~70岁组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二例膀胱原发性副神经节瘤,进行了光镜,组化及电镜观察。瘤细胞浆内均证实有神经分泌颗粒。结合文献对肿瘤一般情况作了叙述,并讨论了诊断恶性的可靠依据。本组病例说明组织化学与电镜在病理诊断上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对此类肿瘤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相似文献   

16.
肾小管炎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镜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①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②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③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关系密切。④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冲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7.
168例肾活检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肾穿刺肾脏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168例行自动肾活检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4~68(34.2±12.2)岁,以女性为主(56.5%).128例原发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占78例(61.4%),其次为肾病综合征46例(36.2%).原发性肾小...  相似文献   

18.
对268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的内镜下改变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发现非典型增生;轻度以充血水肿,红白相间,糜烂多见;中度以粘膜闰状突起,皱壁肥厚增粗,皱壁息肉样隆起多见;重度多与胃癌并存。轻度非典型增多生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随炎症消退而恢复正常,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残胃粘膜,胃溃疡,胃癌等,异型性明显,应定期复查。对重度非典型增生应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细胞衰老是驱动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因素。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端粒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线粒体自噬受损等介导了细胞衰老相关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降低细胞衰老水平或清除衰老细胞可下调纤维化因子表达,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衰老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张蓓茹  白瑜  于锐  边晓慧  李德天 《当代医师》2013,(12):1601-1604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明确其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盛京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5例,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4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情况、生化指标及尿KIM-1水平,同时分析影响尿KIM-1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越重,尿KIM-1水平越高。与肾小管间质病变较轻组比较,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下降。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尿KIM-1水平与血清肌酐(r=0.373,P〈0.01),蛋白尿(r=0.439,P〈0.01)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518,P〈0.01)呈正相关,与eGFR(r=-0.355,P〈0.01)、血清白蛋白(r=-0.296,P=0.0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尿KIM-1水平的测定可能是评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