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治疗方法 镇眩汤;半夏18g,泽泻30g、茯苓、珍珠母、益母草各20g,白术、丹参、竹茹、天麻各15g,菊花、生姜各9g,甘草5g,陈皮12g。每日1剂,水煎服。对恶心呕吐较重者加代赭石20g;兼头痛者加白芷9g,川芎、当归、地龙各15g;有热象者加黄芩9g,栀子12g;痰郁日久出现心烦口苦者加温胆汤。连服6~9剂为1个疗程,呕吐严重者,水煎后频服,必要时静脉补液数天,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结果 痊愈(78例):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好转(17例):临床症状消失,但1年内有复发者。无效(5例):服药后临床症状元变化。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8g,当归15g,赤芍、川芎各12g,桃仁、红花、地龙各10g,水煎2次共500ml,混合后分早晚2次温服,日1剂。加减:头痛日久加全蝎10g,蜈蚣3条;失眠、多梦、健忘加茯神10g,枣仁15g;精神萎靡加党参15g,柴胡10g。 治疗结果:痊愈52(病人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停药3个月至半年无复发者);有效33例(病人自觉症状减轻或明显好转);无效1例(病人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总有效率为98.5%。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藁本、白芷、徐长卿各12g,羌活、川芎、生地各10g,细辛3g。加减:风热牙痛或牙龈肿痛加双花20g,连翘15g;胃火牙痛加石膏20g,知母10g;胃热腑实、口臭便秘加大黄、芒硝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1d2次。 治疗结果:痊愈:服药3剂后牙痛停止,随访半年未复发者25例;显效:服药3剂以上牙痛消失,半年后偶有复发者10例;无效服药3剂以上症状无减轻3例。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 柴胡、菊花、葛根、郁金、蝉衣、天麻各10g,川芎18g,白芷12g,细辛、天麻各6~10g,白芍,代赭石20g,1d1剂水煎服,15d为1疗程。若偏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羌活;偏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偏湿重者加苍术、白术、藿香;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土元。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消失、停药半年后复发,但继服中药3剂后症状又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头痛稍有好转或无变化。本组痊愈68例,显效21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法 组成:黄柏、菊花、薄荷(后下)、白芷各10g,细辛6g。采用泡茶样冲服或水煎服,日1剂均可,分早、中、晚3次服。若伴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苓;舌尖红肿疼痛加生地、木通、丹皮;胃脘灼热加生石膏;大便秘结加大黄。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且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38例,显效(症状消失,半年来有复发者)14例,无效(经治3d,无好转或加重)4例,总有效率91.8%。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法:五味子合剂、冲剂或糖丸(五味子、当归、山药、枣仁各10g,元肉15g)水煎2次,取汁40ml,分早晚2次服,冲剂为上药粉剂,每次10g,开水冲服,1d2次;糖丸上药粉剂加蜂密成丸为12g,1d2次,10d为1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全部症状消失,半年未复发。好转:眩晕消失,其他症状减轻,半年未复发。无效:治疗3个疗程。三联征无任何改善者。结果服用1个疗程48例(68.59),2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法:柴胡12g,川楝子、郁金、半夏、茯苓、苏梗、竹茹、枳壳各10g,白芍15g,公英30g,黄连6g,公丁香2g。兼便秘者加大黄6g;血瘀者加丹参30g;寒热错杂者加干姜6g;食积者加鸡内金15g;气虚者加党参15g;胃阴不足者去柴胡、半夏,加沙参、麦冬、石斛各15g,乌梅6g。水煎服,1d1剂,30d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除,胃镜复查无胆汁返流,半年内无复发)17例;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有少量胆汁返流)20例;无效(自觉  相似文献   

8.
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眩晕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药:白术、党参、车前子(包煎)各10克,苍术、炒山药各30克,陈皮12克,柴胡、炒芥穗各3克,白芍15克,生姜6克,大枣6枚为引。每日一剂,分三次服。治疗效果:眩晕消失,伴随症状消失,舌脉恢复正常,半年以内未复发者为痊愈,共51例;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或痊愈半年内复发者为好转,共13例。病案举例:齐某,女,43岁。1986年4月19日就诊。头晕20余年,时发恶心、呕吐痰涎及清水,食欲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 天麻、川芎、赤芍、红花各10g,丹参、东山楂各30g,地龙、葛根各20g。痰湿者加半夏、陈皮、制白附子各10g,菖蒲20g;痰热者加黄连、胆星各10g,天竺黄12g,鲜竹沥20ml;气虚者加黄芪30~60g,党参20g;风寒外侵者加秦艽20g,防风15g,白芷6g;肝阳亢者加钩藤、石决明、牡蛎各30g;偏阴虚者加玄参、生地各20g;偏火旺再加龙胆草20g,栀子10g。 治疗结果 治愈(属TLA者发作停止;非TLA者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54例,好转(TLA在治疗后终止发作;非TLA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停药半年以内有轻度复发者)10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演变为完全性脑中风者)3例,总有效率为95.5%。一般需连服3~7周。  相似文献   

10.
治疗方药:益母草30~50克,柳根白皮60~80克。湿热型加二花、鱼腥草各30克;中气虚型加黄芪30克;肾虚型加枸杞15克,肉桂3克;瘀血型加丹参30克。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小便正常,2年以内未见复发者为治愈,共34例;主要症状全部消失,小便细数,1年以内未见复发者为显效2例;主  相似文献   

11.
大黄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药 生大黄、附子、黄芩、半夏、木通、干姜、川芎、白芷各10g,黄连6g,茵陈15g,滑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伴风寒头痛加细辛3g,羌活15g,防风15g;风热头痛者加菊花、连翘各10g;风湿头痛者加苍术10g,藁苯15g;瘀血头痛者加桃仁12g,红花、当归各10g;肝阳上亢头痛者加牛膝15g,石决明20g;阴虚头痛者加熟地20g,天冬10g;阳虚头痛者加黄芪、党参各15g。 治疗结果 40例中,治愈:头痛症状消失,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28例;好转:头痛症状减  相似文献   

12.
张正明 《江苏中医药》2001,22(12):34-35
1 温阳消肿汤组成附子 (先煎 ) 1 0 g,官桂 (后下 ) 1 0 g,干姜 1 0 g,生白术 1 0 g,白茯苓 1 5 g,宣木瓜 1 0 g,大腹皮 1 0 g,生姜 5片。随证加减 :小便短少者加桂枝、泽泻 ;小便清长量多者加菟丝子、补骨脂 ;气短乏力者加潞党参、炙黄芪 ;心悸唇绀者加紫丹参、炙甘草。上方每日 1剂 ,水煎 2次 ,共取汁 3 0 0 ml,分 2次温服。 1 0天为 1个疗程。2 治疗效果共治 47例 ,痊愈 2 9例 (水肿及伴随症状消失 ,停药半年未发 ) ;好转 1 6例 (症状减轻 ,水肿发作间隔时间延长 ) ;无效 2例 (治疗 2个疗程症状无改变 )。总有效率 95 .74%。3 典型病…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46岁.平均34岁.病因:进食海鲜者8例,接触油漆者6例,肌注氨苄青霉素者2例,不明原因者7例.23例均经赛庚啶、强的松、葡萄糖酸钙等西药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方药:黄芪30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白藓皮、蛇床子各15g.每日1剂.加减法:口渴、舌质红、苔黄干者,加生地30g,山栀子10g;口淡欲呕、纳呆脘胀、苔滑者,加厚朴、半夏、赤苓、苍术各10g;胃冷舌胖脉迟缓者,加桂枝12g,制附子6g.3 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者)19例,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者)4例.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各30g,党参、鸡血藤、虎杖各20g,女贞子15g,柴胡、赤芍、甘草各10g。加减:肝区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肝脾肿大者加鳖甲;有黄疸者加茵陈、山栀等。服药期间,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及乙肝五项,3个月为1疗程。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HBsAg、HBeAg、抗—HBc转阴,随访半年无复发)29例,好转(主要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HBeAg转阴或抗—HBc转阴,或出现抗—HBe、抗—HBs)33例,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变化)10例。 典型病例 孙某,女,36岁,职员。1993年6月在职工健康查体时被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治疗1年疗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正> 川芎茶调散加味:川芎、丹参各15克,荆芥、防风、羌活、延胡索各12克,白芷、薄荷各10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水煎300毫升,早晚两次分服。偏风寒者,重用羌活、白芷;偏风热者,加桑叶、菊花;兼痰浊者,加天麻、远志;有淤血者,加赤芍.重用延胡索;失眠者,加枣仁,重用丹参;项背不适加葛根;急躁易怒加白芍、钩藤。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自1987年以来,笔者用本方治疗神经性头痛54例,治疗效果:近期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者)16例,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法 自拟地玄汤:生地、玄参各30g,麦冬15g,知母、丹皮、浙贝、僵蚕、淡大芸各12g,黄连10g,吴茱萸3g,生草3g。加减:咽喉肿痛加牛蒡子12g,桔梗10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食欲不振加内金10g,山植10g;伴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30g。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0d为1疗程,共服用l~3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治疗结果 痊愈(22例):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互年内未复发者。显效(10例);溃疡面基本愈合、症状缓解或复发但病程明显缩短,发作频率减少者为有效。无效(例):症状,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94.1%。  相似文献   

17.
1、内服方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方:黄芪30g,桃仁9g,当归12g,川芎、地龙、红花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1疗程。加减:头痛甚者加白芷、土鳖虫;恶心、呕吐较重加半夏、生姜;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兼寒邪者加细辛、桂枝。共收治3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随访半年头痛未再复发者)27例,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自觉症状消失,遇诱因有轻微发作者)7例,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主方,笔者用以治疗妊娠恶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28岁,平均24岁;其中第1胎30例,第2胎5例,妊娠时间均在3个月以内.妊娠3个月以内出现的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呕吐物为酸苦水或清水痰涎等,恶闻油腥,头晕心烦口苦,胸脘满闷,体倦乏力,暖气叹息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弦滑. 2治疗方法 小柴胡汤加味:柴胡、党参、黄芩、生姜、大枣、白术、苏梗各15g,法半夏12g,甘草10g.若呕吐物为清水痰涎,舌苔白腻者去黄芩,加茯苓20g,陈皮12g,砂仁6g;呕吐酸苦水,心烦口苦者加川黄连6g,吴茱萸1g,竹茹12g;吐久伤阴致胃阴亏损而见舌红口干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疗程. 3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呕吐停止,诸症消除,停药后无复发;好转:呕吐症状减轻,或呕吐症状消除,但停药后又见复发;未愈:呕吐诸症均无改善.  相似文献   

19.
1983年以来.笔者运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妊娠恶阻26例,全部治愈.兹报道如下.处方:半夏12g,生姜、云苓、厚朴、苍术、陈皮、猪苓、泽泻、竹茹、白术各10g,桔梗6g,生赭石30g.每日一剂,连服3剂~5剂.伴有脾虚者加人参10g;气滞者加苏梗10g,砂仁6g;胃寒重者加干姜10g;烦热、口渴者加黄连6g.黄芩10g.典型病例:例一:刘某,26岁,1988年8月25日就诊.末次月经1988年6月23日.主诉:早孕每日呕吐20余次,衰弱不能下床.服上方三剂后症状消失、续服三剂未再复发.例二:赵某,25岁.妊娠3个月,每日呕吐15次~16次.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妊娠恶阻.经注射维生  相似文献   

20.
不寐     
方药 :柴胡、枳壳、香附、酸枣仁、佛手、郁金各10g,炙甘草5g,川芎8g,白芍、山药各15g。加减 :晨起口苦、心烦较甚者加栀子、黄连各6g;腹胀或纳食不馨、便溏者加党参、大腹皮各15g;心神不宁、惊悸者加珍珠母25g,夜交藤15g。用法 :每日1剂 ,水煎分早、晚2次服。6剂为1疗程。一般需治疗1 -3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效 :治疗43例 ,治愈 (睡眠正常 ,伴随症状消失 )31例 ,好转 (睡眠时间延长 ,伴随症状改善 )10例 ,未愈 (症状无改变 )2例 ,总有效率95.35%。不寐@张学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518172广东深圳 @谭毅$深圳市龙岗区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