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多是持续性肝损伤或存在促纤维化刺激因子的结果,轻称为纤维化,重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形成假小叶及结节,称为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HC)。HF是各种慢性肝病病理学的共同基础,同时HF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方法轮替给大鼠四肢内侧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植物油混合液.按0.3ml/100g体重的剂量,每周注射两次。分别于初次注射后1、4、8周解剖大鼠,观察肝脏外观.肝组织切片行Van-Gieson(V-G)染色观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 随注射时间的增加肝脏外观先后出现了出血、坏死、增生、纤维化的特征。V-G染色证实肝脏纤维增生逐渐增多,8周时肝纤维化已形成。结论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具有以下优点:(1)造模易于成功,大鼠死亡率小;(2)肝纤维化程度比较理想;(3)肝纤维化的进展与注射的时间长度直接相关,易于控制纤维化的程度,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为Wilson病,属于全球性罕见疾病,在中国神经系统遗传病中排名第二,该病症状繁杂多样,可引起肝、胆、脾、肾、脑等多脏器受累,以肝脏为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慢性损害,治疗不及时,就会形成肝纤维化,导致HLD肝纤维化。HLD肝纤维化是少数可治疗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防治肝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在实验性肝纤维化造模的同时,采用针刺中医传统保健要穴(足三里、关元穴区),检测肝脏内肝小叶及汇管区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针刺防治组大鼠肝脏切片内肝细胞肿胀消退较明显,肝窦显露,提示肝内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同时,肝内病理性增生的纤维相对减少。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区有抑制肝内纤维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抗肝纤方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采用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并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以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抗肝纤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PCⅢ、Ⅳ—C的水平,升高ALB。病理组织学检查亦表明,抗肝纤方能明显减轻实验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结论:抗肝纤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家族成员中微小RNA-141(miR-141)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组。皮下注射60%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4周、8周末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iR-14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不同时间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病理学观察发现造模4周大鼠肝脏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且随时间增长纤维化病变逐步加重,在肝纤维化8周组大鼠肝脏中有明显假小叶形成。Real time-PCR结果显示,大鼠肝脏miR-141水平肝纤维化4周组较相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8周组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及肝纤维化4周组(P<0.01)。结论:研究表明CCl4诱导大鼠肝脏miR-141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肝脏miR-14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了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肝合剂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慢肝合剂进行预防和治疗,用光镜观察肝脏HE、Mallory染色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脏HE、MallorY染色及超微结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肝合剂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肝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模型,研究中药复方软肝饮对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肝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以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基础上,软肝饮小剂量(1g/kg),大剂量(2g/kg)灌胃给药,连续8周,以鳖甲软肝片和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HA、LN、PCⅢ含量;化学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软肝饮两个剂量组可明显降低HSA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中HA、LN、PCⅢ的含量,同时可降低大鼠肝脏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论:软肝饮通过对肝脏胶原物质代谢的影响而产生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粉防己碱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fos和c-jun mRNA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fos及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5、10、20mg/kg)Tet灌胃,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Tet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结论 Tet能有效地在转录及其上游水平抑制肝脏胶原合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脂联素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薛建波  杨丽 《医学综述》2007,13(2):116-118
肝纤维化是各种肝细胞毒性物质对肝脏慢性或重复性的损伤所引起的肝脏病理改变,目前研究认为,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肝纤维化的核心。研究发现,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作用及减少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等机制维持HSC静息状态、抑制HSC的活化及其增殖与迁移,并促进活化HSC凋亡,从而抑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推测脂联素及其激动剂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