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的10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由抗菌素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76.70%),中药注射剂次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有70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多,约占44.4%;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约占81.7%。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重视安全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方法:对2010年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不良反应心血管药物居首位,主要累及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及皮肤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广大患者用药安全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我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ADR监测工作,建立了医院ADR报告制度,并将临床各科室都纳入ADR监测网。2006年我院加入全国ADR监测网。现将我院开展ADR监测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介绍于此,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不包括中毒、过量、选药错误或方法不当所导致的反应。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新药的涌现及合并用药和长程用药疗法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呈增长趋势其护理工作者身居临床第一线,是住院病人用药的直接给予者,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是护理人员首先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收集并上报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在11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感染药物占首位;不良反应主要类型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药物热等。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要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2006年1~5月收集的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6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1.5%(34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3.0%(35例);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2.4%(6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居首位,占总例数的39.4%(26例)。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表明,ADR发生率为5%~20%,住院患者又有10%~15%发生ADR。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共收到有效报表83例,现对83例ADR报表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219例ADR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年龄,以31~60岁年龄段发生ADR比例最高(48.86%);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比例最高(88.58%);药品类别方面,抗菌药引起ADR比例最高(52.97%);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48.86%)。结论医院应重视和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上报的110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6.1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瘙痒、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发热、寒战、头痛、头晕等;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81.8%)。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通报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与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2006年度收集的2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其最常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 应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29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评价,分别从ADR所发生的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以及ADR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3例不良反应报告ADR程度分级:一般281例(95.90%),严重3例(1.02%),新的、一般9例(3.07%);患者以男性(63.82%)、老年(>60岁,33.45%)居多;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74.06%;涉及药物12大类共6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共201例,占68.60%;ADR发生在皮肤及附件最多,共111例(37.8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荨麻疹.293例ADR患者在停用可疑药品并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134例(45.74%),好转156例(53.24%),有后遗症2例(0.68%),死亡1例(0.34%).结论 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60~79岁人群发生ADR为38例(占52.05%);口服给药59例(占80.82%);严重不良反应为56例(占76.71%);中药制剂引发的ADR53例(占72.60%),抗感染药物11例(占15.07%);ADR累及的泌尿系统损害最多见(56例,占76.71%),其次为呼吸系统(5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K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临床使用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临床用药中ADR的发生既影响疾病的正常治疗,也是导致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本院2010-2012年收集的4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6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利红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28-1328
药物不良反应(ADR)危害的严重性正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当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者对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收集的176例ADR报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历来是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国ADR监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相当快。据报道,2005年全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已达3.7万份,创历史新高,这固然令人振奋,但是,我们的ADR监测工作是否做到尽善尽美、点滴不漏呢?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药物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药物的不良反应还相当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很多医生在临床用药时。都不愿意主动向病人提及药品的不良反应或解释相关问题,甚至当发生药口不良反应时也不敢上报,害怕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会经自已带来麻烦。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王洪贵  任强  陈佳  李小梅  郑咏池 《华西医学》2012,(10):1510-1512
目的分析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集上报至全国ADR监测网络的16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例数最多的为临床科室,男女病例数比为O.87:1,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77.98%);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1.9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27.98%)。结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6年-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中心上报的301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为临床ADR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ADR报表回顾性分析,对每类按照年份进行纵向比较,观察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2009年上报的ADR表分别为50份(16.61%)、88份(29.24%)、93份(30.89%)、70份(23.26%),主要包括孕前防神经血管畸形药物79份、流产药物63份、月经不调用药76份、幼儿退烧用药3s份、补钙药物48份。结论:随着ADR监测工作的开展,以后的年份报表的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09年,出现数目下调,本院的药品安全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入健康平稳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