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кappaB(NF-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共培养24小时,对3组培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2±8)%vs(9±2)%,P<0.01]。脂多糖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白细胞介素-10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кB/p65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15例CHF患者和15例健康人清晨采外周静脉血8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PBMCs。分3组对PBMCs进行培养:用1640培养基培养作为空白组;用含脂多糖(LPS,2mg/L)的1640培养基作为LPS组;用含LPS(2mg/L)和IL-10(20μg/L)的1640培养基培养作为IL-10组。把含有PB-MCs的培养板放在含5%二氧化碳的孵箱中37℃孵育24h,收集培养液离心,吸取上清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CHF患者无论是空白组、LPS组还是IL-10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比健康人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PS组比空白组TNF-α、IL-1β、IL-6升高,IL-10组比LPS组TNF-α、IL-1β、IL-6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CHF患者PBMCs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增加,而IL-10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核蛋白提取物--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对照组PBMCs的NF-κB的活性,并与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相比较,研究其与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关系.结果:CHF患者PBMCs NF-κB活性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功能恶化和心肌重塑的发展,NF-κB活性逐渐升高(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PBMCs中NF-κB活性增高,检测NF-κB活化水平可能有助于心力衰竭恶化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不同发病阶段脊髓内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的水平变化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其影响。方法以50%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Wistar大鼠EAE致病模型,采用量化评分法,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EAE大鼠脊髓中NF-κB表达及对血清IL-2、IL-10的影响。结果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血清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调NF-κB在脊髓中的表达(P<0.05),延长EAE大鼠发病的潜伏期,降低EAE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EAE大鼠病情程度及调节血清IL-2、IL-10水平。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方面起重要作用,阻止HSC活性过强是治疗肝纤维化重要环节之一。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能产生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6等,加重肝组织炎症和损伤。IL-10能抑制HSC产生Ⅰ型胶原和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但这种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探讨IL-10是否通过HSC内NF-κB的作用产生各种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致炎作用.方法 将40例老年患者(≥65岁)分为对照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每组各10例).所有对象于夜间行多导睡眠图仪检查,次晨采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提取核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对部分OSAHS患者(中、重度各5例)行4周每晚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重度和中度OSAHS患者组PBMC NF-κB表达和血清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MC NF-κB表达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617,P<0.001),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r=-0.548,P<0.001),与血清TNF-α浓度呈正相关(r=0.498,P<0.001),与血清IL-6浓度无相关关系(r=0.365,P=0.201).CPAP可以抑制NF-κB活化(P<0.001),减少TNF-α分泌(P<0.05).结论 老年OSAHS患者PBMC可能通过活化NF-κB和分泌TNF-α,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毒性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夜间缺氧密切相关,但能被CPAP治疗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7.
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和IL-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NF κB活化和IL 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 8名 ,观察核因子 кB (NF 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白细胞介素 8(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的变化。结果 未经LPS处理的吸烟者PBMC的NF 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未经LPS处理的非吸烟者 (P <0 .0 5 )。以 10 μg/L的LPS刺激后 ,上述指标在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在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脂多糖刺激吸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кB活化增强 ,IL 8释放增多 ,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大鼠组织中核因子κB的活化与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心力衰竭不同阶段主要脏器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与NF—κB活化之间的关系及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的发生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构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在术前、术后4周、16周分别留取心力衰竭失代偿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脏器组织,测定在不同组织中、同一组织心力衰竭不同时期NF-κB活性变化。结果手术组肺脏内NF-κB的活化水平明显增高,与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相应的大鼠心脏功能(主要比较指标为±dp/dtmax)呈负相关。结论在大鼠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存在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增高,且增高的程度与相应组织中NF-κB的活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基中加和不同浓度的HCY,并孵育不同时间。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蛋白浓度,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6 mRNA表达,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1)HCY呈剂量依赖关系(0.01-0.25mmol/L)和时间依赖关系(0-48h)增加大鼠VSMCs IL-6蛋白合成和mRNA表达。(2)HCY可迅速诱导VSMCs NF-κB活化。密度扫描提示,NF-κB活性30min时为对照1.76倍,1h为对照1.91倍,2h为对照1.84倍。(3)HCY刺激VSMCs IL-6mRNA表达的效应能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阻滞。结论:HCY能直接增强NF-κB介导的VSMCs IL-6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提示高水平IL-6表达引起的血管壁炎性激活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 和血浆sFas/sFasL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76例CHF患者和30例对照组PBMCs的核蛋白提取物NF-κB和血浆sFas/sFasL的活性,并与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相比较,分析其与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关系。结果: CHF患者PBMCs中NF-κB及血浆sFas/sFasL活性高于对照组,二者与心脏收缩功能相关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NF-κB的活化与sFas/sFas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NF-κB及sFas/sFasL活性明显增高, 并与心功能恶化及心肌重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一些抗炎因子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白细胞介素(IL)-10作为体内炎性反应过程中的内生性细胞因子拮抗剂,在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衰老进程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Sen和Baltimore首次报道了核转录因子-κB(NF-κB),由于它可以被多种刺激所激活,更由于它可以调节大多数细胞因子和多向调整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和凋亡,而受到空前持续的关注。在衰老调控网络中,NF-κB在衰老进程的免疫障碍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核因子(NF)-κB活化水平与CHF程度之间的关系,从NF-κB调控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例CHF患者(CHF组)分成卡维地洛干预亚组(卡维地洛亚组,在传统CH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卡维地洛从3·125mg,bid开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每1~2周剂量倍增,直至最大耐受剂量;14例)与非卡维地洛干预亚组(非卡维地洛亚组,除β-受体阻滞剂外的传统药物治疗;26例);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活化的阳性率;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等指标。结果:①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阳性率(66·95±2·81)%以及hs-CRP(6·61±1·11)mg/L、ESR(9·58±1·16)mm/h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25±2·44)%、(1·34±0·20)mg/L、(5·10±0·44)mm/h,均P<0·01;②卡维地洛亚组患者NF-κB阳性率(55·64±3·34)%、hs-CRP(3·56±0·67)mg/L均较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分别为(73·04±3·41)%、(8·25±1·59)mg/L有显著降低(均P<0·01),而ESR(7·00±0·80)mm/h也显著低于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10·58±1·54)mm/h,P<0·05;③CHF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NF-κB的阳性率与LVED(r=0·414,P<0·05)、LVEF(r=0·356,P<0·05)、NYHA分级(r=0·584,P<0·01)、hs-CRP(r=0·650,P<0·01)、ESR(r=0·354,P<0·05)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CHF的恶化,卡维地洛治疗CHF的作用机制部分地与抑制NF-κB的活性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核因子-κ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与免疫、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事件有着密切联系。近来大量研究表明其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特异性的调控心力衰竭时期核因子κB活性必将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入组正常孕妇(NGT组)、妊娠糖尿病孕妇(GDM组)、孕龄期未孕女性(Con组)各10例,以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和凝胶迁移电泳(EMSA)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NF-κB的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on组细胞浆染色阳性,细胞核染色阴性;NGT组核内染色轻度阳性;GDM组核内染色显著阳性.EMSA结果显示GDM组、NGT组、Con组灰度相对百分比分别为28.32%、8.66%、5.71%,GDM组与Con组和NGT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Con组与NGT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DM患者白细胞核内NF-κB被激活,后者可能参与GDM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下大鼠软骨细胞核因子(NF)-κB活化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用10ng/ml IL-1β刺激,并不加或加入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m blot)检测NF-κBn和NF-κBc及I-κB表达,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软骨细胞iNOS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羧甲基壳聚糖能明显抑制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I-κB的降解(0.21±0.06)和NF-κB的核转位,降低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iNOS和NO的产量.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下调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表达,从而保护IL-1β刺激下的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37例CSHB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为CSHB组、CHB组与对照组并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6 d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用聚肌胞刺激48 h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DC).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DC NF-κB p50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mDC上清液中TNF α、IL-6的分泌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法,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3组研究对象mDC表达NF-κB p50,表达量CSHB组为2.63±0.94、CHB组为2.03±0.39、对照组为1.41±0.40,3组比较,F=19.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C分泌TNF α,CSHB组、CHB组、对照组分别为(15 317.69±4124.90)pg/ml、(9670.29±3654.68)pg/ml、(6547.43±1027.20)pg/ml,3组比较,F=45.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L-6分泌量分别为(1423.78±375.14)pg/ml、(862.68±93.68)pg/ml、(567.26±167.04)pg/ml,3组比较,F=67.6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研究对象mDCNF-κB p50表达与TNF 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1;r=0.65,P<0.01).CSHB组mDC表达TNF α、IL-6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负相关(r=-0.41,P=0.01;r=-0.40,P=0.01),与ALT、总胆红素、HBV DNA无相关性(r=-0.03,P=0.85,r=0.01,P=0.93,r=0.01,P=0.95;r=-0.09,P=0.58,r=0.16,P=0.34,r=0.09,P=0.59).CSHB 存活组与死亡组mDC表达TNF 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7;t=0.76,P=0.45).结论 CSHB患者树突状细胞衍生的NF-κB及其激活产物TNF α、IL-6表达增加,可能与CSHB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氧化苦参碱(OMT)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肌注,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氧化苦参碱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肌注.治疗15 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IL-2、IL-10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结果:OMT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显著改善.与模型组比较,OMT组IL-2减少(102.93±21.10ng/L vs 23 1.48±40.78 ng/L,P<0.05),IL-10增多(50.13±1.40 ng/L vs 18.64±0.65 ng/L,P<0.05),NF-κB p65显著降低(16.02%±7.27% vs 43.05%±13.80%,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黏膜IL-2升高,IL-10减少,NF-κBp65表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102.93±21.10 ng/L vs 30.44±12.03 ng/L,50.13±1.40nK/L vs 58.92±3.70 ng/L,16.02%±7.27% vs 9.57%±4.31%,均P<0.01).OMT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IL-2、IL-10和NF-κB p65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2的生成、促进IL-10分泌和抑制NF-κB p65的激活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CHF患者72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HF1(NYHAⅡ~Ⅲ级),HF2组(NYHA Ⅳ级).按照病因分类,分为缺血性心脏病(IHD)组(43例)和非缺血性心脏病(NIHD)组(29例).选取2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2和IL-18的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FI、HF2、IHD和NIHD组IL-12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34.56±19.10),(35.12±15.18),(31.18±7.80),(32.73±11.54)ng/L,与C组(28.73±13.43)ng/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的水平分别为(39.50±5.66),(46.76±12.66),(40.58±13.10),(42.53±6.16)ng/L,明显高于C组(31.82±5.79)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2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HF1组(P<0.05).与C组比较,HF1、HF2、IHD和NIHD组的LVEDd明显增大.LVEF显著降低.IL-12水平与LVEDd呈低度正相关(P<0.01),IL-18水平与LVEDd呈中度正相关(P<0.01),与LVEF呈中度负相关.结论:IL-12和IL-18在CHF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IL-12的水平与患者基础病因和心功能均无明显相关性;IL-18的水平与CHF的基础病因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患者的CHF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x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钙(Ale)的干预作用。方法对25例DCM患者和18名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PBMCs进行培养,共培养24h,并将培养的PBMCs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Ale组。对3组培养后的PBMCsNF—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DCM患者PBMCs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4.86±3.21)%比(6.32±2.25)%,P〈0.01];脂多糖组DC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O.01);Ale组DC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DCM患者NF—κB/p65表达增高,而Ale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κB/p65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