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变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大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类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均为脑内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神经元的变性、缺失,而其病因至今仍未明确。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里的应用,使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损伤神经等组织的疾病,以神经细胞死亡和神经网络的连通性破坏为共同病理表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等。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与神经变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BBB)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种结构,神经变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类疾病,现就两者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指示剂,可以存在于血、血浆、尿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能反映与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的生理或病理情况.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在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前20~30年就有神经变性,但在痴呆出现前AD是不能被诊断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扩充,对伴有痴呆的神经变性疾病,有不少新的认识,从而发现了新的病种。本人在病理工作中遇到和学习的几个问题,结合文献复习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变性疾病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类临床表型复杂、难以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疾病群,发病隐匿且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探寻神经变性疾病特异性的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对指示或评价特定神经变性损害,以及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在常见神经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价值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一种经典的糖酵解蛋白,除了参与能量代谢,还涉及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研究表明,GAPDH很可能通过诱导神经元凋亡参与了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GAPDH蛋白是神经元胞体内嗜酸性包涵体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并参与异常蛋白聚集体的形成.多个遗传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证据亦提示GAPDH基因很可能是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致病候选基因.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GAPDH基因与神经变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探究复杂性神经变性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指导,也为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线粒体是双层单位膜围成封闭囊状结构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超过90%的能量,被喻为细胞的动力工厂。2005年,Lemasters[1]首次提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这一概念,主要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细胞衰老、活性氧产生过多等刺激下发生去极化损伤,被双层膜结构特异性包裹后与溶酶体融合,最终降解,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组由慢性进行性  相似文献   

9.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神经变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3-磷酸甘油醛脱氢氧化成为1,3-二磷酸甘油酸,并最终将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  相似文献   

10.
触核蛋白--神经变性疾病的共同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变性病是一组中老年期发病的严重疾病 ,尽管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其中许多亚型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Lawy体变异型、多系统萎缩症等 )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性病理标志 :细胞内球状、细丝性包涵体 -Lewy体 (LBs)以及变性的轴突 -Lewy轴索 (LNs)。所以 ,有学者将其统称为Lewy体病 (LBD)。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α 触核蛋白不但构成了不同脑区中LBs的主体 ,而且还涉及神经元的选择性死亡[1,2 ] 。随着其编码基因的两个点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性帕金森病 (ADPD)连锁的被证实 ,对触核蛋白家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临床上呈现多种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学习和判断功能低下,但是意识清楚。过去献曾强调必须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痴呆,目前不能过分强调此点。因为,有些伴有痴呆的变性疾病整个病程不到6个月。我国急性发病的Creutzfeldt—Jakob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性蛋白,在中枢神经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以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运动异常及痴呆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Tau蛋白病理相关性运动异常”,主要包括与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Tfrontotemporal dementia with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 17,FTDP-17),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是典型的细胞器间物理连接所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调控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钙离子流,介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信号传导。MAM上的多种连接蛋白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了解其作用机制对研究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IP3R、VDAC1、PACS-2、Fis1、Bap31、Mfn2、PDZD8、VAPB和PTPIP51等MAM上的连接蛋白,以及其与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些疾病均以异常蛋白质聚集和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1].虽然细胞自身具备清除这种蛋白质的途径,但是当其产生速度超过清除速度时,将会聚集并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寻找降解异常蛋白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以“特定功能的神经核团萎缩及神经细胞丢失”为病理基础的一组疾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这类疾病包括十余种: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路易体痴呆等.这类疾病的发病早期对患者日常生活并无大的影响,一般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等到影响患者工作或生活时大多发展到了疾病中晚期,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阶段.加之,这类疾病的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更多的研究由对疾病的治疗开始转向对疾病早期的识别,来达到减缓或逆转该类疾病对脑功能的损害.近几年,有研究认为许多变性病变患者在这些疾病早期就存在嗅觉缺失症状,嗅觉障碍出现在该类疾病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被看做是退行性疾病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7.
1983年Fritz等[1]在大鼠的睾丸液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因其具有促进睾丸Sertoli细胞的聚集作用,故将其命名为聚集素蛋白(clusterin)。此后,许多科学家在不同的组织中发现了诸如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 J)、人血清蛋白质-40(serum protein-40,SP-40)、硫酸化糖蛋白-2  相似文献   

1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渐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艾地苯醌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是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线粒体靶向治疗药物,可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目前研究发现,艾地苯醌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弗里德共济失调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对亨廷顿病的保护作用还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19.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病因未明、起病隐匿,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学改变包括异常折叠蛋白沉积、神经元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这类异常折叠蛋白与朊蛋白在分子结构与生物学行为上具有相似性,朊蛋白可能是影响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本文就神经变性疾病的朊蛋白样作用机制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渐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艾地苯醌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是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线粒体靶向治疗药物,可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目前研究发现,艾地苯醌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弗里德共济失调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对亨廷顿病的保护作用还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