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大学生态度和观点的表露与恐怖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45,P<0.05),表露总水平与敌对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4,P<0.05),高、低表露者在强迫症状(t=2.302)、人际关系敏感(t=2.444,P<0.05)、抑郁因子(t=2.336,P<0.05)、焦虑因子(t=2.636,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态度和观点的表露有助于减轻恐怖心理;高表露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上比低表露者表现更健康;自我表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JSDQ、EPQ -RSC、UCLA、SCL -90等对 42 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 ( 1)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2 9,P <0 0 1) ;( 2 )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3 6,P <0 0 1) ,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 ;( 3 )SCL -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16,P <0 0 1)。结论 :高、低不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理工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理工科院校3327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7.96%的新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与06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07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考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自我表露问卷和孤独感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②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正相关。③自我表露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结论: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3206名大学新生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健康结果显示,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内招与外招这三个不同水平上,心理健康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新生适应量表都有部分因子呈现显著性差异。②自我同一性各个因子得分与新生适应各维度呈现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各个因子与心理健康各个因子均呈现显著性相关。结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自我同一性水平与新生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袁和一般健康问卷对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与完美主义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较高正相关;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高自我效能中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是低自我效能高完美主义者。结论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共同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需要引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自我同一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问卷、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对安徽省芜湖地区3所高中的312名高中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就同伴自我表露而言,在对最好的同性朋友(t=-5.882,P=0.000)和自我表露总分(t=-2.334,P=0.02)及其一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就自我同一性危机而言,在总分(t=-2.298,P=0.022)及一些维度上有性别差异,在总分(t=-2.563,P=0.011)及其一些维度上是否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同伴自我表露总分和自我同一性危机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1,P0.01);回归分析表明,同伴自我表露能够显著预测同一性危机的总分及其一些维度(B=0.008~0.359,P0.05)。结论高中生在同伴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自我同一性危机上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显著差异,同伴自我表露会显著影响自我同一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自我表露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将内心的感受真实表现出来的过程。自我表露是个体达到与维系内心认知与情绪平衡的一种方式与过程。真实、自然的表达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007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刚入学的某高校大学新生进行整体施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类学生”共有230人,占施测总人数的11.6%。经X^2检验,“一类学生”中,男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低于女大学生(P〈0.01)。文、理科及艺术、体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2007级大学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后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59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各维度和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P<0.05或P<0.001);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也通过积极应对方式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积极的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心理问题与人格的关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3938名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被试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6.23%;被试的6个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躯体化因子均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所有9个因子均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重度心理问题学生SCL-90的9个因子与16PF的多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结论与大学生整体相比,河北某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与同龄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相关工作者的重视;重度心理问题学生的精神症状与其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应把完善人格作为心理教育和辅导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新生SCL-90异常因子与心理问题严重者(≥3)分布情况,不同类型大学新生在SCL-90因子分上的差异及家庭因素对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民办高校新生基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西北地区某大城市中随机选取某民办高校08级新生113名进行测量。结果 1在SCL-90因子中,检出率最高的因子依次为: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并列第3),至少1个因子≥3的学生总体检出率为15.04%;2不同性别的新生仅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41,P0.05);来自不同生源地的新生仅在人际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35,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1.57或0.50,P0.05);3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家庭因素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F=1.49或0.02,P0.05)。结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者未来应探讨新生个体内的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学校因素或社会微环境对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幽默感水平、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维幽默感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69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低幽默感大学新生在适应性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t=-4.209,-4.634,-3.576,-4.905,-4.156,P<0.001;t=-2.033...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579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主要表现为强迫、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强迫、焦虑、敌意、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大学生样本;大学新生各因子分性别、学院、文理科和民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来源于乡镇大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其他因子上没有差异.结论 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应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二级本科院校2783名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与第一学年学业成绩(包括平均成绩和班级排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一新生中有17.75%的学生心理异常,男女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或0.001),UPI第二类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优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②UPI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神经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83,0.73,0.97;P均<0.01),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在UPI多项因子上更容易出现问题,这种相关性在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间有差异;③性别、UPI的神经症和躯体症状因子这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大一新生平均成绩的21.8%的变异量。结论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且有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校与专业满意度、师生与同伴关系等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学校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西北地区选取某新建本科地方院校中2211名2008级新生进行测量。结果1不同学校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2不同专业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0.05);3不同同伴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不同师生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高校应改善其生态环境以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团体咨询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进行干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团体心理咨询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7级392名在校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39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较实验前改善,强迫、焦虑、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6项因子有明显改善。结论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心理暴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大学生心理暴力和心理健康各因子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被试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②大学生心理暴力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r=0.117~0.491,P〈0.01);③回归分析表明,心理暴力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回归效应均达到显著(β=0.166~0.485,P〈0.01),是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指标。结论大学生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地方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为大学新生建立心理档案积累资料。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施测。结果①4077名新生中534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轻度的为380人,中度的为122人,严重的为32人;②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重到轻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③2010级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因子上,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t=-22.24,P〈0.01;t=-32.54,P〈0.001;t=-19.47,-5.89,-26.3,-26.67,-5.68,-29.49;P〈0.01);新生中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3个因子分值较男生高,达到显著水平(F=11.06,P〈0.01;F=8.95,P〈0.05;F=92.64,P〈0.01)。结论 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新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