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髌骨套状骨折指儿童髌骨上下极的软骨撕脱骨折,1979年由Houghton首次报道[1]。自1998年3月~2005年9月共收治4例髌骨下极套状骨折,其中2例误诊,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11~15岁。左侧3例,右侧1例。受伤原因:跑步致伤1例,跳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9年至2005年间,收治外旋型三踝骨折28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2~65岁。跌倒扭伤14例,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左踝17例,右踝11例。采用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9例,旋前外旋型9例。合并下胫腓关节分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回顾性总结2001年11月~2005年11月施行的这类手术麻醉38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86例患者,男267例,女119例;年龄17~72岁,平均38岁;ASAⅠ~Ⅲ级。其中急诊手术273例,择期手术113例;爆裂性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郁凯乐  俞思勤 《中国骨伤》2000,13(3):165-165
我院自 1980年 8月~ 1995年 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84例 ,其中 18例因不同原因再次手术 ,再手术率为6 3%。 18例再手术病例经椎管造影、CT或MRI检查确认病变所在 ,行二次手术探查。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首次手术时年龄为 2 4~ 5 0岁 ,平均 35 2岁。再次手术时年龄 2 8~ 5 2岁 ,平均 40 5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 1 5年~ 7年 ,平均 3 5年。1 2 再手术原因  (1)因技术原因再手术者 8例 ,均为首次手术后症状依旧或减轻不明显。其中 4例经椎管造影见原间隙突出平面造影剂充盈缺损或中断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62周。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优良率91.67%(33/36)。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牢靠、可促进切口早期愈合和恢复关节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0年2月~2005年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49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手术前后对比精液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9例,年龄23~38岁,平均27岁,均为左侧病变;且全部已婚,40例未生育,未育时间1.5~8年,平均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坠胀、疼痛不适感,病史4个月~2年。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并同时行腹部B超检查除外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按Horner分类法,Ⅱ度18例,Ⅲ度31例。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以腹股沟管内环口为中心,做平行腹股沟韧带切口,长约4~8cm,逐层切…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95年7月至2001年6月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内固定及取除内固定1541例次,出现周围神经损伤22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岁3月~65岁,平均年龄31岁。手术前无神经损伤症状,其中桡神经损伤18例,止血带使用不当致上肢神经损伤3例,腓总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30例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12~17岁,平均14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手术均采用髓内钉固定:1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固定,18例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记录患...  相似文献   

9.
椎管肿瘤的早期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最佳方案,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其疗效及预后较常规手术有明显改善,我科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对18例椎管肿瘤采用显微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8~53岁,平均3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1年。临床表现:以进行性一侧或双下肢肌力下降为首发症状5例,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10例,以神经根痛为首发症状3例。影像学检查:本组18例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同脊髓的解剖关系,其中硬脊膜外2例,跨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3例,髓外硬…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2005年3月,笔者收治31例三踝骨折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8~40岁。右侧18例,左侧13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且骨折移位明显。按Weber的AO分型,B型19例,C型12例。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如骨折片位于胫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1月~2015年10月,我科应用带线骨锚钉治疗18例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2~50岁。右侧10例,左侧8例。均为新鲜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9 d。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15%,其中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骨折多呈粉碎性、不稳定性,并累及关节面,对这类患者如治疗不当,会造成腕关节无力、畸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手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桡骨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极为重要。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41.2岁;其中高处摔下、车祸等高能量损伤22例,跌倒等低能量损伤10例;按AO分类[1]:B1型2例,B2型2例,B3型3例,C1型10例,C2型7例,C3型8例。均为闭和性。2.手术方法:患肢均…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腓骨解剖钢板胫骨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合并腓骨骨折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9~70岁。骨折RüediAllgo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16例,Ⅲ型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伤后7~10 d待皮肤皱纹出现后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淋巴结结核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集的27例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7(30.23±10.72)岁,均行胸腔镜下纵隔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伤口愈合不良、气胸各1例。术后继续行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全组27例均能从事正常体力活动。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淋巴结结核安全、可靠,手术前后均应注意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跟骨钢板治疗17例18侧跟骨经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例18足,男13例,女4例。年龄20~52岁,平均37岁。均为高处坠落伤。骨折类型为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所有病例均行跟骨侧轴位X线检查和CT扫描。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7侧,Ⅲ型9侧,IV型2侧。手术时机为伤后5h~11d,平均4d。2.手术方法:上止血带,取侧卧位,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全层至骨膜下紧贴跟骨外侧壁锐性剥离,推移,将包括腓骨肌腱、腓肠神经在内的全层软组织瓣一并掀起,暴露至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将跟…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Judet入路手术治疗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56岁。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11例,肩胛颈7例,肩胛盂骨折11例(其中Ideberg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5例),肩胛冈5例。本组患者术前均完善MS CT检查。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10 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评估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5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依后踝-外踝-内踝的顺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30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2年。采用M azur疗效标准评估,优15例,良26例,差4例,优良率91.1%。结论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应行手术治疗,解剖复位,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及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正>1996年6月~2003年3月我院联合应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移位型胫骨多段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0性,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车祸15例,高空坠落伤3例;其中开放骨折11例,闭合骨折7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骨折4例;自体骨移植16例,2例20岁以下者未行移植。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科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21例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6~63岁。左肩7例,右肩14例。损伤原因:投掷伤12肩,暴力摔伤6肩,高处坠落伤3肩。初次脱位后均行过手法复位,其中11例患肢首次脱位后未行固定,10例患肢行绷带悬吊固定1~3周,继而习惯性脱位发生,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18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6.7岁,均采用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结果随访5月~2年,平均10个月,按照Boume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为86.5%。结论 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有间接复位的作用,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