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汉文 《眼科研究》1992,10(3):211-212
结角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高、且极易转移的恶性肿瘤。近年我们遇到二例,报告如下。例1 男、67岁,于1988年初发现右眼内眦角部有一米粒大黑点,渐向外侧增大,伴流泪,影响视力日趋明显。1989年春在某地区医院嘱“眼球摘除”被拒绝。近一年来黑点变成肿物且迅速增大,挤压眼球致不能视物。于1990年8月13日入我科。体检未见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非接触技术”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89年10月至2004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6例(6只眼)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对患眼采用“非接触技术”行一次性整块切除肿瘤,术中避免手术器械与瘤体组织直接接触,结膜切除范围以带色素性结膜外4~6 mm为界,角膜切除区以肿瘤外2 mm为界,角膜和巩膜的切除深度以植床上无色素残留为准则.选择新鲜有活力的供体组织,同时行手术切除区的带角膜缘的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或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根据结膜切除的范围选择行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密切随访6例患者,观察肿瘤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随访间隔时间均不超过6个月.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地施行了肿瘤局部切除术,同时行游离结膜边缘冷冻,其中3例为联合“带角膜缘的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2例为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为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羊膜移植术”.术后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眼液联合常规化疗,平均随访43.5个月(6个月至14.6年),未见原位复发和全身转移发生.结论采用“非接触技术”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联合带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4.
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三例吴晓梅夏瑞南郭祥文宋晋邓杰眼部的恶性黑色素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脉络膜,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相对少见,国内外偶有报道。我院1987年至1995年间收治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13岁,因左眼偶然发现视力模糊数天,于19...  相似文献   

5.
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院11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35例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分型:棱形细胞A型8例,梭形细胞B型14例,混合细胞型8例,上皮细胞型3例,气球细胞型及坏死型各1例。  相似文献   

6.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葡萄腆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简称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恶性度较高,易经血液转移,一经确诊,早期手术摘除患眼是过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诊断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眼球摘出率大大降低。传统上做为主要治疗措施的跟球摘出巳受到了不同意见的挑战,成为当前争论的课题。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到U.M.病人眼球摘出后会加速瘤的全身转移。也许术前病人就已经有了亚临床转移,只是被宿主防预功能所抑制,处于暂停活动状态。在外伤、手术、肝炎等情况下被激活。大约有40%的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4 8岁。因左下眼睑肿胀 1个月 ,于 1996年 12月 3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0 3,左眼 0 4。左下眼睑肿胀 ,皮肤表面呈青蓝色 ,眶外下可触及一光滑软性肿物 ,无粘连及压痛。外下结膜呈青紫色并轻度隆起。眼内及右眼未见异常。B超检查 :左眶外下占位性病变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清 ,其内回声中等 ,不均匀。CT扫描 :左眶外下形状不规则高密度块影 ,边界清 ,其内密度不均匀。同月 7日在局麻下行左前路开眶术 ,切开下穹隆结膜见黑色肿物 ,质软 ,有假包膜 ,同受累骨膜及眶脂肪一并切除。病理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我院病理证实的9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2岁。7例眼底可见,其中6例为孤立性肿块,1例视网膜穿破;8例B超检查发现眼内实质性占位病变;2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瘤体自身异常血管显影及斑驳状荧光:病理分型梭形A细胞型5例,梭形B细胞型3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可为本病的一种诊断特征,对屈光间质混浊的不明原因青光眼病人,B超检查有助于减少本病误诊.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95-96)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友鉴  易玉珍 《眼科学报》1991,7(2):103-106
本文报告42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研究,并讨论了:(1)早期病例与晚期伴有并发症病例的诊断.(2)预后与肿物大小、手术者熟练程度、及肿瘤细胞是否已侵犯静脉导管或表层巩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女。21岁。因右眼视物不清10余天而就诊。患者10余天前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无复视。眼科检查:右眼玻璃2本内颞下方可见褐色肿物,眼压13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采用我院20年间诊治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为15%。肿瘤在眼内呈扁平状生长者6例,蕈状生长者2例;上皮细胞型4例,梭形细胞型1力。本组随访患者5例表明预后与肿瘤大小、眼外蔓延程度、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可向眼外蔓延,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30-32)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62岁因右眼视力障碍一个月,2007年3月2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除血压(160/100mmHg)偏高外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矫正均无提高。双眼晶状体浑浊,双眼玻璃体色素状浑浊,右眼底视盘颞上方可见圆形、大小约5PD、边界清晰、隆起约2CD屈光度的孤立性肿物。  相似文献   

15.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第252医院眼科董翠玲患者信××女50岁病案号992021988年8月因红眼病自行点药7天后,发现左眼上方视物模糊,89年4月原来模糊区视力消失,曾就诊于外院,诊断"花眼"。90年3月左眼失明2个月来诊,诊断左眼球内肿物,继发性...  相似文献   

16.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19世纪初由Carrswell首先命名。1951年国内首次报道。恶性黑色素瘤大多发生在皮肤,如躯干、头颈、手背、下肢等部位,也可发生于皮肤以外的粘膜、脑膜、脉络膜、腮腺、呼吸道、胃肠道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好发年龄为50岁~90岁,亦可见于儿童。恶性黑色素瘤在眼部最常发生于脉络膜(85%),9%发生于睫状体,只有大约6%发生于虹膜。本院曾遇1例虹膜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陈××,女,68岁,农民,住院号183679.右眼视物不见伴经常红痛1年余.曾在外院多次就诊,给予消炎眼液滴眼,症状时好时坏.于1993年2月9日来本科就诊.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球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混浊水肿,中央见一约3mm大小的溃疡.眼内黄光反射,余窥不清,指测眼压Tn.诊断:右眼内炎,于2月10日上午在门诊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中打开球结膜,剪断上、下、内、外4条直肌后见眼眶上部及鼻侧大片黑色素肿块(似黑色素瘤),视神经包绕其中,眼球摘除困难.考虑系肿瘤可能,故急诊收住院行右眼眶内容摘除术.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T36.9,BP20/12kPa(1kPa=7.5mmHg).眼科检查:视力右无光感,左0.7,J_r6.右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左眼角膜透亮,角膜后沉着物阴性,前房清,房水闪辉阴性.瞳孔3mm正圆,光反射灵敏.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未见异常.于2月12日全麻下行右眼眶内容摘除术,术中见球后4×5cm大小的黑色素瘤,部分已坏死、液化,鼻侧眼眶骨壁有破坏,眶上裂及眶下裂、视神经孔均被肿瘤浸润无法取尽.病理报告:(病理号:93-61)右眼眶内容:恶性黑色素瘤,上皮样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细胞充满眼  相似文献   

18.
眼部黑色素瘤预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李东豪,龚纯慧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占成年人眼内恶性肿瘤的首位,此瘤恶性程度较高,易经血液转移,在临床诊断上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因而是眼科临床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眼病。-、发病情况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