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镇痛药物控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单侧TKA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术后均口服塞来昔布,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2.5 mg/L布比卡因40 ml,1∶200 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0 ml。B组:术中未行膝关节周围注射,术前术后口服塞来昔布。C组: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同A组)。分别记录术前、术后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①VAS:A组术后6、12、24、36、48 h静止、运动VAS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静止、运动VAS无明显差别(P〈0.05);3组之间术后72 h静止和运动VAS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膝关节活动度:A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B、C组(P〈0.05),而术后2周3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用药能有效控制TKA术后的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
关节局部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关节局部注射混合局麻药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的TKA骨性关节炎(OA)患者58例(63膝),根据镇痛方式分成两组:局部注射组23例(25膝),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2.5g/L布比卡因40ml、酮咯酸30mg和肾上腺素0.25mg的混合液,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通过关节腔内放置的细导管注射5g/L布比卡因20ml和酮咯酸30mg。35例(38膝)TKA术后采用PCEA做为对照,比较术后两种镇痛方式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的使用量、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切口引流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的VAS和P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注射组术后吗啡使用量、切口引流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内注射混合局麻药对TKA术后的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术后出血量、吗啡的使用量和并发症,成本低,且操作简便、实用,是TKA镇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关节周围注射布比卡因、吗啡、肾上腺素等混合药物的止痛效果,同时观察术后冷冻压迫法的疗效。方法将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VAS评分,比较周径变化,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在术后镇痛、术后减轻肿胀和增加关节活动度上效果显著。结论TKA术中关节周围镇痛药物注射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可以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中向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的疗效。方法将本组48例行TK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行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另24例不注射任何药物,两组均在术后48h内使用患者白控镇痛(PCA),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PCA的用量,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注射组在术后各时段PCA使用量和48h内PCA使用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术后在第2、6、10、12、24、36、48小时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和术后24、36、48小时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7、15、42天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向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在术后早期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关节周围注射布比卡因、吗啡、肾上腺素等混合药物的止痛效果,同时观察术后冷冻压迫法的疗效。方法将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VAS评分,比较周径变化,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在术后镇痛、术后减轻肿胀和增加关节活动度上效果显著。结论TKA术中关节周围镇痛药物注射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可以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中关节周围浸润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拟接受UKA的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3例术中关节周围浸润注射镇痛混合剂[吗啡5 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施乐品)75 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1 ml,1∶10 000肾上腺素1 ml,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其余23例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评估并记录各患者手术前后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主动关节活动范围(ROM),以及术后吗啡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镇痛混合剂注射组在术后36 h内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 h内的各时间段的吗啡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混合剂注射组在术后24 h、48 h镇痛混合剂注射组的主动ROM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4 d、90 d两组间的主动RO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KA术中使用"鸡尾酒"式镇痛药物进行局部浸润镇痛注射,能在术后早期达到较好的疼痛控制,有效减少术后吗啡的使用,使患者早期获得较大的关节活动度,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利多卡因辅助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共100例单侧人工TK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同基础镇痛方案,从术后24h起研究组患者辅助局部超声透入利多卡因治疗至术后7d,2次/d,随访两组患者至术后3个月,分别录记术前、术后24h、48h、72h、96h、7d的静止和运动VAS评分,记录记术前、术后48h、72h、96h、7d、术后6周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K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盐酸哌替啶肌注次数。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5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患者最后完成随访进入统计学分析:(1)两组手术前及术后24h的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72、96h、7d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术前及术后6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h、72h、96h、7d膝关节活动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3)HSS膝关节评分术前研究组、对照组(37±7)分、(36±6)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分别增加至(87±11)、(81±10)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接受盐酸哌替啶肌注次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利多卡因能够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减少盐酸哌替啶用量,有助于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是TKA术后镇痛的有益辅助。  相似文献   

8.
背景: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大范围软组织松解,术后存在较严重的急性疼痛,导致早期功能恢复不佳而影响手术效果。目前有多种围手术期镇痛模式,其中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镇痛药物简单易行,可较好控制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关节周围注射在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例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实验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术中在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盐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评估手术前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12、24、36h患膝静息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3d运动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间VAS评分及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减轻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配:试验组关节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48h内均经静脉镇痛泵滴注吗啡行自控镇痛,疼痛难以忍受时,肌内注射吗啡5~10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吗啡使用情况、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后,可以显著减少术后0~36h各时间段和总的吗啡使用量,并推迟术后第一次肌内注射吗啡的时间.术后第6、10、24、36h试验组静息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24、36h试验组活动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以及术后15天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血压、心率、皮疹、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的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试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关节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单侧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注射鸡尾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切口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术后48 h、1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ROM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切口并发症。以上指标在术后1月、3月、6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鸡尾酒注射在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早期功能,改善住院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翁文杰  王锋  陈东阳  袁涛  徐志宏  蒋青 《中国骨伤》2008,21(11):834-83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向关节周围局部注射混合镇痛液的疗效。方法:将7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成2组,38例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另38例不注射。术后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所有患者术后24h内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PCA),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PCA的用量。结果:在麻醉后恢复室及术后4h,患者VAS疼痛评分注射组比对照组明显低。患者PCA使用量,与对照组6h及12h相比,注射组使用量明显少;术后24h内PCA使用总量注射组也比对照组明显少。注射组患者未观察到任何与混合镇痛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向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镇痛泵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及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联合组,2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联合组患者返病房后即刻及其后每6h经留置的股神经阻滞管注入0.25 s/ml罗哌卡因20ml.PCIA组只连接静脉PCIA装置,芬太尼浓度10μg/ml,每次自控输注2 ml,无背景输注,锁定时间5 min.两组均在术后48 h内记录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24、48、72和96h的体温、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术后4 h,联合组患者的VAS显著低于PCIA组(P=0.026);48 h时运动和静止状态下,联合组患者VAS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31).术后4h,联合组患者的运动阻滞程度显著高于PCIA组(P<0.001);术后24、48 h,联合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全消退.联合组患者术后48、72和96 h的体温明显低于PCIA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良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TKA术患者60例,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30例) 及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组(B组,30例).两组术毕即采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q12 h镇痛.术后24 h起,A组:当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随后每隔12 h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当VAS〉5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10 min后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0 mg,随后每隔12h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并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32、40、48及72 h静息及运动时VAS、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后48、72 h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32、40、48、72 h的静息及运动疼痛 VAS 评分降低(P〈0.05),镇静评分增加(P〈0.05),术后48 h和72 h患者可忍受最大屈曲角度增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帕瑞昔布钠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应用符合多模式镇痛趋势,可基本实现TKA患者术后无痛的目标,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疼痛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需行关节镜诊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入含1μg/kgDex的0.25%罗哌卡因混合溶液20 ml,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0 ml;B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静脉给予含1 μg/kg Dex的溶液20 ml;C组关节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0 ml.比较3组患者术后1、2、4、8、12、20、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持续时间、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患者术后A组,B组1、2、4、8h的VAS静息及运动状态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术后12h后,3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1、2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组、C组(P<0.05),A组2、4h的Ramsay评分高于C组分(P<0.05),但术后8h以后,A组、B组、C组3组患者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持续时间A组(650±127) min较B组(452±86) min、C组(390±74)m in明显延长,B组较C组延长(P<0.05);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A组(22±6)μg较B组(92±10) μg、C组(146±21) μg明显减少,B组较C组减少(P<0.05);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C组(P<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关节腔内注射Dex与罗哌卡因混合液可显著减轻关节镜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并延长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简单、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248人,随机分为阻滞组(124人)及静脉组(124人)。阻滞组在术前进行股神经穿刺并留置导管,术后48 h内持续镇痛、后期(至术后7天)负荷剂量镇痛;静脉组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至术后48 h,后期采取肌肉注射药物镇痛。观察指标包括:术后6、12、24、48 h以及3~7 d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静息、活动);术后3~7 d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12、24、48 h,阻滞组的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的静息痛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滞组的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阻滞组术后3~7 d膝关节的活动度明显大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组出现副反应的比率明显大于阻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已经成为共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利于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Optimal pain management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imely rehabilit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icacy of adding corticosteroid in periarticular infiltration cocktail with relation to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imultaneous bilateral TKA.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end-stage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itis undergoing bilateral TKA under the same anesthetic were recruited. More painful knee was operated first, and the study solution containing ropivacaine, clonidine, epinephrine, and ketorolac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was infiltrated in one knee and an identical mixture but without methylprednisolone was infiltrated in the second knee.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comparison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on movement of each knee and range of motion achieved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ays after surgery.ResultsDifferences 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and range of motion at day one and th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knees were significant (P < .05). Postoperative inflamm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straight leg raise showed better trends in the knees receiving prednisolone although thi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Addi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to periarticular infiltration cocktai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KA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reduction of pain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and patients are able to regain knee flexion more quick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