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淑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95-2998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中改善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已被确立,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仍很不够,并且使用剂量也太小。1999年在我国近2 000家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1〕显示,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随后二级预防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3%和35%,且平均剂量仅相当于有效剂量的1/4左右。这大多源于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的顾虑。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的疗效。方法:选择病情,年龄相匹配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替洛尔组(n=126)、美托洛尔组(n=122);另设对照组(n=124)。观察并对比患者用药1、2、3、4周后血压、心率、室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及心性死亡等情况。结果:治疗组2周后(1)控制最佳心率值(50~65次/min)例数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34/124),P<0.05,阿替洛尔组为81.8%(103/126),美托洛尔组为73.0%(89/122);(2)控制最佳血压值(90~100/55~60mmHg)例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61/124),P<0.05,阿替洛尔组为73.8%(93/126),美托洛尔组为64.0%(78/122);(3)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死后心绞痛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4周时心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阿替洛尔组疗效优于美托洛尔组。结论:β_1-受体阻滞剂尽早应用于AMI急性期能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及保护心功能,预防心脏突发事件,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均显示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猝死及非致死性再梗死的发生.同时对β受体阻滞剂的保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β-受体阻滞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及使用达标率.方法 收集2003年-2007年我院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7例,剔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患者29例,并统计使用β-受体阻滞剂3 d后心率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达51.74%,静息状态下3 d心室率控制在77/min.结论 基层医院对β-受体阻滞剂使用认识不足和副反应的顾虑,阻碍了循证医学证实的结论性证据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β 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确合理使用该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症状 ,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积极改善患者预后。但是我们在全国 2 0 0 0多家医院的调查却显示 ,无论是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还是梗死后长期二级预防 ,β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均不尽人意 ,分别仅为 4 3%和 35 % ,剂量也远远低于经大规模临床研究所证实的有效剂量[1] 。造成 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普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与一些医生不能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 ,过多顾虑用药后出现的低血压 ,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恰恰是β 受体被有效阻滞的预期反应 )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急民生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即刻给予氨酰心安(12.5~25mg/天),或美多心安(25~50mg/天),余两组治疗相同,入院后10~14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析时域指标SNDDSDANNrMSSDPNN50,散点图指标VLI,VAI的变化,用配对t  相似文献   

7.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持有不同的观点。其原因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临床使用的经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笔者对其原因及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应精准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①评估AMI后交感神经活性,精准治疗病人的高交感活性;②根据AMI的血运重建方式及效果,精准使用剂量;③平衡获益与风险,精准把握使用的时机。并建议在AMI后二级预防中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37例,记录病人病史、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OR=0.54,P=0.021)、再发心绞痛(OR=0.54,P=0.027)以及再梗死(OR=0.29,P=0.035)的发生是保护因素,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明显影响(OR=0.61,P=0.3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再梗死的发生,而对于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磊  章晓君  唐明明 《山东医药》2009,49(40):107-108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药物治疗中颇受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病死率和心脏猝死率,并且能够积极改善患者预后。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们在AM I患者溶栓治疗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肌梗死,无论是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梗死后的长期二级预防,均有循证医学提供的确切证据,肯定了β受体阻滞剂的益处.国际指南包括2004年ACC/AHA STEMI指南和2003年ESC AMI指南和2004年ESC β受体阻滞剂专家共识文件,都将口服β受体阻滞剂作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则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COMMIT/CCS-2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同时,根据COMMIT/CCS-2研究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朱素玲  蔡伯真 《山东医药》2003,43(28):42-43
为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对 34例 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 8例 C H F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4例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5 8.5岁 ) ;心衰病程 6个月至 10年 ,平均 5 .5年 ;心功能 级 10例 , 级 19例 , 级 5例。对照组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年龄、心衰病程、心功能分级与治疗组相同。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均卧床休息 ,限盐 ,积极治疗心衰的病因及诱因 ,并联合应用卡托普…  相似文献   

12.
<正>1背景β受体阻滞剂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级及二级预防药物已经广泛使用40余年,其应用领域涉及高血压、心绞痛、围术期心脏保护、围术期房颤预防以及心律失常等。目前AMI诊治指南建议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均应在住院期间开始并无限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1-2]。这些建议是基于几项大型临床试验得出的,这些研究的开展时间多为20世纪80年代,那时再灌注治疗,甚至阿司匹林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史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使用剂量以及影响老年人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结果①β-受体阻滞剂4年的平均使用率为56.83%,使用禁忌率为20.10%,排除使用禁忌后4年的平均使用率为71.17%。老年及非老年病人平均使用率分别为66.41%、75.10%(P<0.01)。②4年的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日用量为(30.12±20.36)mg,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分别为(25.89±19.31)mg、(31.61±20.18)mg(P>0.05);应用β-受体阻滞剂达最大耐受量者占33.52%,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别为34.38%、32.71%(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有心肌梗死部位、心功能状态及医院级别(OR值分别为0.568、0.256、2.267),非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非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较少。结论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呈普遍趋势,但仍有一些因素限制了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尤其在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4.
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侯群^[1],其发生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有关。本研究对采用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后交感风暴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STEMI患者院内早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BBs)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5.6-2015.9期间于我院CCU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STEMI患者186例。比较早期治疗组(24小时内接受BBs)与延迟治疗组(>24小时接受BBs)临床资料;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治疗组的相关因素。结果1)早期治疗组148例(80%),延迟治疗组38例。2)早期治疗组患者年龄小(57.51±10.45 vs. 61.61±10.69,P=0.033)、多合并高血压病史(59.46% vs. 34.21%,P=0.005)、入院时具有较高SBP(135.63±23.99 vs. 119.32±21.40, P=0.000)、较快HR(83.53±16.55 vs. 76.87±15.53,P=0.026)、killip分级(p=0.032)、心梗部位(P=0.000)、肌酐水平(74.85±23.83 vs. 87.26±19.71,P=0.003)及eGFR(107.55±31.21 vs. 86.84±30.54,P=0.000)。3)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病史、入院SBP、入院HR、eGFR是早期接受BBs治疗的相关因素;而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不易早期接受BBs。结论 高血压病史、入院SBP、入院HR、eGFR是STEMI患者院内早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β受体密度和 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两类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其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而后经过4周的左室重构,导致心力衰竭形成。手术组死亡率为43%,假手术组死亡率为4.7%。实验分为 4周和12周2个时间点进行。取手术组存活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 5 组:4 周手术(4O)组,美托洛尔 20 mg(M20)组,卡维地洛10 mg(C10)组,卡维地洛1 mg(C1)组,12周手术(12O)组;取假手术组存活的 20 只大鼠随机分为 2组:4周假手术(4S)组,12 周假手术(12S)组;每组均为 10 只大鼠。另外取 10 只正常大鼠作为 4 周正常对照(4N)组。M 20、C10和C1 组于术后4周开始给药;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4、12周取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测定β受体密度及β1 和β2 受体mRNA。结果:4周时,心力衰竭组β受体密度(P<0.01)和β1 受体 mRNA表达(P<0.05)显著降低。12周时,美托洛尔显著增加β受体密度(P<0.01)和β1 受体 mRNA表达(P<0.05),卡维地洛没有增加β受体密度和β1 受体 mRNA表达的作用。结论:心力衰竭时β受体密度和β1 受体 mRNA表达降低,卡维地洛对β受体密度和β1 受体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而美托洛尔可明显增加心力衰竭大鼠β受体密度和β1  相似文献   

17.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治疗 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研究状况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研究状况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肖践明,赵玲综述任国钧审校1975年,Waagstein等[1]开创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先例,经过近20年的临床观察,多数文章报道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肌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以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AMI患者HRV的影响.方法 6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阿替洛尔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 w记录24 h 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HRV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HRV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阿替洛尔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本文观察了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Q-T离散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成对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陈旧性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