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升阳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联合不规则饮食方法制备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升阳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29.34、14.67、7.34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2.7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观察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升阳益胃汤高剂量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P<0.01),升阳益胃汤中剂量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略有提高(P<0.05)。升阳益胃汤高剂量组大鼠的MIL、GAS、VIP水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具有提高小肠推进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MTL、GAS、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郭鑫 《河南中医》2012,32(4):509-509
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反复感冒,以健脾益气,解表除湿;治疗失眠症,以健脾升阳,除湿通窍;治疗手足心热,以益气升阳,健脾运湿.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3.
升阳益胃法源于《脾胃论》,以升阳益胃汤为基础方,以"益气、升阳"为宗旨。隗继武教授基于对《脾胃论》及《内经》理论的理解,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并进行临证发挥。凡临证见脾胃虚弱、阳气不伸为主证者,多采用升阳益胃法,并在其基础上衍化,通过升阳以"除湿""泻火""升举""通痹""固卫""通窍""安神",但始终未离"益气、升阳"之总则,拓展了此法在脾胃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升阳益胃汤为主加减,配合腹部按摩,观察对胃下垂的改善。结果:联合方法治疗胃下垂疗效确切。结论: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升阳益胃汤临证用药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ARS)中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疾病的验案,对纳入文献中的医案、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升阳益胃汤主要治疗脾胃虚弱之肺病,其中黄芪、茯苓药量最大,常作为君药;常加入的药味主要是升麻、苍术、葛根、附子;常减去的药味为独活、黄连、泽泻、白芍、羌活。结论:升阳益胃汤在《脾胃论》中是以脾胃为核心,运用"升降沉浮补泻用药法"调整全身性气机的示范方。  相似文献   

6.
升阳益胃汤妇科疾病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阳益胃汤妇科疾病应用举隅莒县人民医院(276500)朱秀成莒县招贤中心卫生院(276526)史金玲关键词升阳益胃汤,崩漏,泄泻,水肿,带下升阳益胃汤为李东垣所创,本方由六君子汤加黄芪、黄连、柴胡、泽泻、白芍、防风、羌活、独活组成,以其健脾益胃、升阳...  相似文献   

7.
将段富津教授临床中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多种疾病进行总结,归纳出段老对升阳益胃汤的认识,以及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疾病的准则,每种疾病均附有案例一则,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病机及方药配伍的分析,以期为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基本病机,探讨升阳益胃颗粒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造模,其余5组造模,时间14d。造模结束后,每组给予相应药物剂量灌胃,1次/d,连续14d。造模前、造模后以及末次灌胃后测量一次大鼠体重及力竭游泳时间。大鼠麻醉后取其股四头肌,运用ELISA法测定PGC-1α和COX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体重及力竭游泳时间低于正常组。灌胃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PGC-1α和线粒体COX含量明显低于其余5组;正常组高于诺迪康胶囊组和升阳益胃颗粒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与升阳益胃颗粒中、高剂量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升阳益胃颗粒中剂量组与升阳益胃颗粒高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升阳益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疲劳大鼠的疲劳状态,提高骨骼肌PGC-1α和线粒体COX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疲劳机制之一;升阳益胃颗粒中剂量即人体常规等效剂量,增加剂量其抗疲劳疗效并不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升阳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风药与补益药相配伍,达到益气升阳的目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升降失和,应以升阳法益气升阳,调畅气机。升阳法主要有升阳益胃法、升阳除湿法、升阳散火法、升阳补气法、升阳解郁法、升阳补肾法等,升阳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下陷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法适用于脾胃气虚,湿热内停证,代表方为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法适用于脾胃虚弱,火郁卫表证,代表方为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湿浊内盛证,代表方为升阳除湿汤;升阳解郁法适用于肝郁不升证,代表方为升肝舒郁汤;升阳补肾法适用于肾虚精陷证,代表药物为补肾填精药物配伍益气健脾、辛散升阳之品,临证可根据患者主要证候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张玉琴教授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升阳益胃法对糖尿病性胃轻瘫进行辨证施治;结果应用升阳益胃法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可靠。结论升阳益胃法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升阳益胃汤源于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1],书中载有:“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不拘泥于脾胃病,凡所见脾虚湿阻,升降失常之证皆可选用。笔者根据异病同治思想,应用升阳益胃汤调节血尿酸、血肌酐、血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以临床验案4则以示其用。1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脂血症柴某,男,41岁,2023年1月15日初诊。  相似文献   

12.
三升阳方,指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和补中益气汤.三方均载于李杲《脾胃论》,均有升阳、益胃和补中的作用.仝小林教授临床运用三方治疗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仝教授认为,三方同治郁火,区别在于脾虚程度的不同.升阳散火汤为脾阳被遏,脾胃气虚程度尚轻,外郁四末,上郁咽喉,治以升发清阳之气为主,佐以补脾;升阳益胃汤脾虚较前方为重,除四肢发烫外,尚有全身热象;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重,除有周身发热外,中气下陷之诸证是其显著特点.笔者通过对三方的方义、方源、方证及临床运用的分析与总结,以进一步解读仝小林教授对于东垣气虚发热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总结王兴臣教授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通过分析其临证运用升阳益胃汤的诊疗思路,并选取耳鸣、重症肌无力、腰痛等典型医案3例进行论述。从该方药物组成及方证证候分析,升阳益胃汤方证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王兴臣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灵活多变,效果肯定,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以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TCD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90.00%,TCD检测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颅脑术后胃瘫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0例颅脑手术后胃瘫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结果:20例患者均痊愈;治疗后正常胃电节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颅脑术后胃瘫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颗粒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力竭游泳时间、跨格运动次数)及血清睾酮T和皮质酮CORT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不造模,其余组进行造模及灌胃。造模前后以及末次灌胃后测量大鼠行为学。最后一次灌胃后测定大鼠血清中T和CORT的含量。结果:诺迪康胶囊组和升阳益胃颗粒组CORT含量较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诺迪康组较升阳益胃颗粒中浓度组CORT含量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1);诺迪康胶囊和升阳益胃颗粒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及睾酮T含量均高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升阳益胃颗粒中浓度组高于诺迪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正常组与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而与升阳益胃颗粒中、高剂量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升阳益胃颗粒中、低、高剂量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升阳益胃颗粒可以明显增加慢性疲劳大鼠跨格数量,显著延长其疲劳游泳时间,血清睾酮T含量显著增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朱永志  张玉梅 《中医杂志》1993,34(3):141-142
升阳益胃汤为金元名医李杲所创,由黄芪、人参、半夏、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16味药物组成。方以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阳以燥湿;用白术、茯苓、半夏、橘皮益胃以化湿,湿去而阳气升发;黄连以清滞留之余热;泽泻引导湿热下行而解;加黄芪、人参、炙甘草以补肺气,  相似文献   

18.
林颖娜  李桂侠  朱丹 《陕西中医》2022,(8):1075-1077,1081
升阳益胃汤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方,所治之证为脾胃气虚、痰湿阻窍、肝郁火旺之虚实夹杂证。临床试用该方治疗发作性睡病收效显著,本文分析了升阳益胃汤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和具体临床用法,初步总结出升阳益胃汤的适用方证有五:一为白天嗜睡、猝倒、夜寐不安; 二为神疲倦怠、兴趣减少、动力缺乏; 三为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记忆力、反应力慢,注意力不集中; 四为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面色萎黄,体形偏胖或偏瘦; 五为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具备此证候特征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李冀教授临证时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证者多以升阳益胃汤加减之,疗效颇佳,故本文举病案三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近年来升阳益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糖尿病胃轻瘫、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的应用进展;同时归纳升阳益胃汤在其他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为此方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