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的发生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肥大压迫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多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身上,如教师、编辑等,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加上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轻化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病人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睛颤动,语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的发生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肥大压迫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多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身上,如教师、编辑等,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加上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轻化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病人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睛颤动,语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  相似文献   

3.
赵阳  李丹萍  徐杰  陈强 《陕西中医》2006,27(4):417-41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灯盏花素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灯盏花素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施用葛根川芎饮,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观察治疗,以验证其疗效.结果中药葛根川芎饮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P<0.01).结论提示应用中药葛根川芎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黎 《陕西中医》2010,31(10):1328-132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茯苓、白术、天麻、葛根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5.6%,在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改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系指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或反射性痉挛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或昏厥,亦称椎动脉压迫综合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等.笔者采用颈牵与手法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性眩晕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原因为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所致。2001年以来,运用……  相似文献   

8.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敏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目的:观察用健脾利水、燥湿除饮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泽泻汤(泽泻、焦白术)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多因头位改变诱发,以急性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2006年以来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眩晕发作,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和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方法:收集86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资料.采用联合分组,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戴松堂 《天津中医》2002,19(2):75-75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施用葛根川芎饮,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观察治疗,以验证其疗效。结果:中药葛根川芎饮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P<0.01)。结论:提示应用中药葛根川芎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洁 《陕西中医》2009,30(6):675-675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红景天、黄芪、赤芍、丹参、葛根、川芎、白术、天麻、半夏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并设对照组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伍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74例 ,以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方药伍用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 :中药伍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总有效率达 93 2 4 %。结论 :中药伍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秀国  张月 《天津中医药》2009,26(3):211-212
[目的]观察养血补脑针刺方对气血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养血补脑针刺方;药物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针刺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补脑针刺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自制特效抗骨质增生散头颈部穴位外敷,治疗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脑动脉供血不足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自1997年门诊治疗以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椎X光拍片诊断颈椎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脑动脉供血不足共23例。男10例,女13例。40~50岁4例,50~60岁8例,60~70岁11例。X光颈椎片示:颈椎增生多发生在3~7椎,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变尖,韧带钙化。经颅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推动脉供血不足18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2治疗方法采用特效骨质增生散(…  相似文献   

17.
朱婷 《陕西中医》2012,33(5):554-55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8例。结果:总有效率79.17%。结论:疏血通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供血不足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导致动脉硬化,或颈椎病致动脉狭窄,使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严重狭窄,或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出现的脑功能障碍。眩晕是脑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之一,我们用益气养血,通络化痰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消眩止晕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疗效。方法: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均给予消眩止晕方加减连续治疗15~30d。结果:临床治愈37例,显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以上。结论:自拟消眩止晕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椎动脉,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挛症状,及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的病证.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该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我们运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8例,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