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对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疾病发展到中后期所出现的病证,是肝硬化在失代偿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致病因素复杂,中医称为"臌胀",和"风""痨""膈"并称为四大顽症。中医在治疗"臌胀"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及特色。对肝硬化腹水的历史源流、病机病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期为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证候和辨证分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361例及前瞻性研究本院肝病科2011~2016年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200例,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症候及辨证分布规律。结果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中医症状和体征主要为:腹大胀满、尿少、脾脏肿大、黄疸。结论: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结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症候及辨证分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辛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277-277
导师吴寿善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医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慢性肝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难治性腹水有独到之处。兹介绍如下。1肝硬化腹水的病机吴寿善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膨胀”范畴。吴师强调肝硬化腹水的形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西医尚不能有效控制其疾病的进展。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名方及中医内外治法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诊治肝硬化腹水进行综述。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已不断深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鼓胀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贴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成因与中医分型间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震宇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38-838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积聚范畴,其成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及其他疾病转变等。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等,临床上以前2种为多。为了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与中医分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2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病因与中医分型之间关系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老年人肝硬化腹水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辨证治疗老年人肝硬化腹水32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李之清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辩证论治,中医药疗法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病范畴。目前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利尿剂及支持对症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扶土抑木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疾病,肝硬化难治性腹水阶段病情危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它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易出现腹水反复,笔者运用中医扶土抑木法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华荣 《光明中医》2009,24(10):1975-1976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臌胀范畴,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其机理为门静脉压力增高,低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血容量的不足[1]。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方法:64例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均符合综合性诊断标准。利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因病施治。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4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清下消补法组方对乙肝肝硬化预后因素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以预后因素为评定指标观察中医药清下消补法为主辨证施治配合西医药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本研究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人。为保持组间均衡性,本研究采用匹配对照设计,匹配依据为王吉耀肝硬化8项预后因素。结果:研究组除血红蛋白(Hb)外,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预后因素统计学差异均显著,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组间对比统计分析只有血清总胆红素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研究提示中医药清下消补法为主辨证施治配合西医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预后因素有积极影响。2.中医药清下消补法辨证施治治疗乙肝肝硬化退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肖调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2,4(7):101+103-101,103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中成药、中药汤剂、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为98%,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水剂;对照组对只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对照组为73.33%。在肝肾功能的指标检查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将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临床分组研究,从而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疾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最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后总有效率76.19%,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肝后肝腹水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19篇,收集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253条方剂记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挖掘出新处方共14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乙肝肝硬化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复杂的用药规律清晰简明有序,对研究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中医为主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4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79.41%),有效6例(17.65%),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13例(43.33%),有效11例(36.67%),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敷脐辅助西医常规治疗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CBM,VIP,Pub Med,Coc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3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1 8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OR=3.32,95%CI(2.58,4.27),P0.000 01];改善中医证候评分[WMD=-1.85,95%CI(-2.49,1.20),P0.000 01];减小患者腹围[WMD=-10.04,95%CI(-12.84,-7.25),P0.000 01]等。结论:中药敷脐辅助西医常规治疗对肝硬化腹水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王德运  蒋明芹 《光明中医》2016,(18):2605-2609
目的评价中医脐火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阳(气)不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65年5月—2015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运用脐火疗法治疗肝阳(气)虚的临床报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The Cochrane Library资料库,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篇文献纳入研究,JADAD评分普遍较低,Meta分析显示:中医脐火疗法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与单纯西医疗法相比在临床综合疗效、降低转氨酶(ALT)、缩短腹水消退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医脐火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阳(气)虚较单纯运用西医疗法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今后需更多的可靠的证据、高质量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化胶囊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纤化胶囊,对照组用大黄蛰虫丸,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变化,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纤化胶囊在中医症侯疗效、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均有确切疗效。结论:纤化胶囊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