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蜥蜴散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给予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维酶素,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临床证候有效率为62.5%,两组临床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癌前病变疗效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癌前病变有效率为31.3%。两组癌前病变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2mL/次,每周1次,连续注射3次。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熏洗,早晚各1次。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两组均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6%,对照组为80.91%,两组相比在显著差异。两组各项监测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诒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脐敷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监测和补充电解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及防治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脐敷,每24小时换药1次。2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7.65%,对照组为56.2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8%,对照组为78.1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腹部体征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敷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洗剂外敷配合枕颌带牵引治疗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枕颌带牵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洗剂外敷。2组均以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5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纽为100.00%,对照纽为80.00%,2纽相比差异显著(P〈0.05)。起效时间观察组平均(5.36±0.25)天,对照组平均(9.68±0.38)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枕颌带牵引治疗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锻炼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于下肢骨折固定术后第2天即逐渐给予复康锻炼,对照组于下肢骨折固定术后7天开始逐渐给予复康锻炼。2纽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破血散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以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破血散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组成:水蛭、莪术、凌霄花、大黄、生地黄、黄芪),治疗1月为1疗程,共观察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常规、尿常规、血压、肝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破血消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治疗D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的不同,给予普米克气雾剂吸人治疗,每131次,每次200-600μg。观察组同时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每日1剂,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83.33%,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8.33%,对照组为8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好,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彦敏  李惠林  倪青 《新中医》2007,39(6):76-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采用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水蛭)治疗;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尿蛋白等,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动态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HbA1c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糖、血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对肾血流各项参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肾血流参数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卡托普利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健脾通络汤治疗,两组病例均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为76.8%,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服用卡托普利等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用中医证候学分析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共收集到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以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以氯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肾功能指标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中医证候学分析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OO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分期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瞄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的改善效果方面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紫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复发率低,紫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辨证为血瘀证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毒氮及血清肌酐等指标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DN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法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及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序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64.00%,观察组症状改善率为88.00%;观察组改善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促进临床症状好转,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施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4,(22):104-10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类中药保留灌肠及配合糖尿病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尿蛋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DN病患5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糖肾方(黄芪、龙骨、牡蛎、泽泻、附片、槐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两种方式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含量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减少量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68.97%(20/29),优良率为96.55%(28/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38%(12/29),79.31%(2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灌肠对DN病患进行治疗,使得病患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有效含量得到控制,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足部熏洗对0级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中药、对症处理各种并发症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耳穴埋豆联合中药足部熏洗疗法治疗;10~14d为1个疗程,共做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足部感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触觉和动脉搏动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觉、温度觉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足部熏洗对0级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肌酐、蛋白尿水平等肾脏功能指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微量蛋白以及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5.00% (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更明显,改善肾脏功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中医护理路径实施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97,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酸腰痛、疲乏无力、肢体浮肿、口干咽燥症状积分分别为(1.12±0.73)分、(1.02±0.52)分、(0.83±0.70)分、(0.44±0.42)分,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1.54±0.69)分、(1.44±0.79)分、(1.25±0.84)分、(0.66±0.36)分;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56±1.37)mmol·L^-1、(8.01±1.36)mmol·L^-1、(1.14±1.06)g·24 h^-1,对照组分别为(7.60±2.34)mmol·L^-1、(8.78±1.44)mmol·L^-1、(2.18±1.39)g·24 h^-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