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5例.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6例(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5例(外支架组).结果 经术后3~2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0~22周,平均13周.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钢板组78.6%,克氏针组83.3%,外支架组80.0%.结论 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良好关节面复位及稳定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5例。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6例(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5例(外支架组)。结果 经术后3~2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0~22周,平均13周。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钢板组78.6%,克氏针组83.3%,外支架组80.O%。结论 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良好关节面复位及稳定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术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8例手法复位失败后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2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5月(6~14月),所有患者骨折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脱出、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出现。疗效优良者26例,其中优21例,良好5例,优良率92.8%。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不稳定性Colles骨折,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具有很好的疗效。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关节的解剖复位满意度,及保持复位后不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桡骨远端骨折15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同定架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随访2~2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45°±2°,掌屈54°±1°,尺偏33°±2°,桡偏27°±1°,前臂旋前88°±1°,前臂旋后82°±1°.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针道感染、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按照Gartland与Wedey评价标准,优13例,良2例.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可良好地维持骨折处对位对线,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结合外固定架可以防止术后骨折再塌陷,维持桡腕关节间隙正常位置,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8~18)个月.全部创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按Dienst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30/32).结论 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允许关节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6.
万晓宏  吴娟  李敏 《现代保健》2010,(26):91-92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2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8例随访3~20个月,平均6.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对28例Colles骨折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后的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2.1%.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手背肿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近端尺侧移位缝线牵引复位辅助获得良好对位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 ~2017年5月使用缝线牵引辅助骨折近端对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0例.术后均予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固定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术后复查随访5个月按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腕关节功能疗效96.4%,放射学评分优良率92.9%.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术中骨折近端尺侧移位,缝线辅助近端外牵,可助内固定后骨折获得良好的对位,及满意的X线影像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架、钢板内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73例,其中外固定架治疗16例(A组)、钢板内固定手术27例(B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30例(C组),从Green-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平均随访5.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Green-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定总分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外固定架、钢板内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相仿,可根据患者个性化因素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T形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形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笔者收集了42例复位欠佳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按OA分型:A型14侧,B型6侧,C型22侧;陈旧性骨折2例,其余为新鲜骨折;合并正中神经损伤4例,均采用腕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于桡骨掌侧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炼,定期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愈合良好,其中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无1例感染或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92.9%。结论 T形锁定钢板用于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植骨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疗效实施评定,并采用X线来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检查,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2个月的随访,Dienst功能评定结果显示,37例患者疗效为优,6例患者疗效为良,1例患者疗效为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案,可有效强化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后续综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植骨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固定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术后护理,对比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第1周、2周、4周及12周的腕正侧位片中掌倾角和尺偏角的角度进行测量,发现除在第1周掌倾角两组比较无差异,其余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均具有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Mcbride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 (1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 (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众  米光明  黄康彬 《现代保健》2013,(19):108-110
目的:分析探讨AO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法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在2011年3月-2012年5月所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新型AO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采用AO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法的治疗组优良率明显比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的对照组优良率高,治疗组治疗效果优:15例,治疗效果良:20例,治疗效果尚可:6例,治疗效果差1例,总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3.3%;对照组治疗效果优:10例,治疗效果良:16例,治疗效果尚可:14例,治疗效果差:2例,总治疗效果优良率为61.9%。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Aro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治疗组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神经刺激症状等。结论:采用AO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有显著性疗效,术后患者骨性愈合情况良好,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与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及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掌倾角为(17.0±1.6)°、尺偏角(23.0±2.1)°、桡骨短缩(1.0±0.2)mm;对照组分别为(4.0±0.8)°、(10.0±1.1)°、(4.0±1.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腕部功能和解剖结构,减少术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8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三组患者于治疗后第4、6、8、12周后摄腕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2个月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西药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2.19,P〈0.05),而中、西药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07,P〈0.05)。中、西药组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Χ^2=9.86、7.54,P〈0.05),且经Ridit分析中、西药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活血汤方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优于西药,同时能显著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