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慧玲  徐锋等 《医学文选》2002,21(4):566-567
下肢骨折 ,特别是膝关节与膝关节周围骨折 ,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 ,由于患侧肢体长期制动 ,常会引起患肢膝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僵硬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此 ,我们自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对 47例下肢骨折病人采用中药薰洗介入后再行膝关节康复锻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下肢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 4~ 6周病人 99例 ,其中男 63例 ,女 36例 ,股骨中下段骨折31例 ,股骨髁间骨折 2 3例 ,膑骨骨折 1 8例 ,胫骨平台骨折 1 5例 ,胫腓骨上段骨折 1 2例。年龄 1 5~ 63岁 ,平均 33岁 ,随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通过对下肢骨折患内固定术后行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CPM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行CPM锻炼,对照组按常规在医师指导下主动活动,结果:显示实验线行CPM后主观评价和患肢膝关节屈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切口和X线表现无异常。结论:CPM对下肢骨折患术后的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薰洗介入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2月对47例下肢骨折病人采用中药薰洗介入后再行膝关节康复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因为股骨干或膝部骨折引起的膝关节僵直很常见.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对22例外伤性膝关节僵直病人进行了膝关节松解术,同时做术后病人患肢体位的改进,并指导其早期进行运动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于骨科下肢创伤,骨折及骨折术后的病人,为了减轻肢体肿胀,常需要抬高患肢,而我们在临床上常用一些代用品(枕头,被),不便于工作,还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于支被护罩,牵引滑轮,下肢抬高,改善膝关节功能位为一体的下肢肢体抬高架,并用于临床,对患肢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自2005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5例,术前和术后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同时应用多功能下肢肢体抬高架对于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有效地预防了膝关节功能障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术后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且切实有效的手术模式治疗胫骨近端C型骨折.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09年2月胫骨近端C型骨折住院病例共16例,均采用双切口入路,术前以软尺测量健侧下肢力线,术中消毒软尺测量患肢下肢力线,明确原因后术中立即进行纠正,得到良好的下肢力线,同时内固定器材选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根据主诉,膝关节外观,膝关节功能及术前、术后X线征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治疗组所有病例全部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0~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HSS评分标准,优良率87.5%.结论 对于胫骨近端C型骨折的患者行双切口入路,内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合术前、术中对下肢力线的测量与恢复,积极指导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袁碕 《右江医学》2003,31(6):636-636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后期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与伤后下肢长时间超过膝关节的外固定或膝关节损伤后未能及时功能锻炼有关 ,膝关节僵硬可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我科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收治 5 0例 ,均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 ,术后使用CPM下肢关节器辅助功能锻炼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0例病人中 ,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5~ 4 5岁。导致膝关节僵硬外伤史 :股骨远端骨折 18例 ,胫腓骨上段骨折 16例 ,髌骨骨折及脱位 16例。膝关节入院时屈曲角度为5°~ 10°,出院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为 10 …  相似文献   

8.
康复指导在预防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僵硬中康复指导的应用。方法 :将 1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 ,康复组进行系统的早期、中期、后期不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 :康复组在 2个月后膝关节伸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下肢骨折早期有系统的康复指导是预防患肢膝关节僵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治疗21例下肢骨折不愈合病人,其中股骨干骨折13例,胫骨干骨折8例,随访时间8~24个月.结果 21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针道感染1例,经拔针换药治愈.平均愈合时间6.3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结论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利于骨折愈合,无须二次手术,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无僵直粘连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下肢长骨干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多段骨折常因内固定强度不定、术后不敢早期功能锻炼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关节功能的康复.我院自2000-2003年8月对45例下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行下肢CPM锻炼及主动训练,经临床观察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CPM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的运动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立华  许盛涛  于欣  陈聪 《吉林医学》2007,28(12):1373-1374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下肢骨折术后由于长期限制活动可引起膝关节的粘连、挛缩、僵硬等并发症.CPM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被动功能锻炼的器械.我院自2001年来,通过对96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施行无痛性连续被动活动,其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下肢创伤、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增多以及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例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道骨折伤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43.2%[1].下肢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肢体制动,可引起局部静脉、淋巴管回流障碍,血流缓慢形成血栓,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引起医务人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更佳途径,笔者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需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不同类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35例,其中股骨骨折20例、胫骨骨折15例;选用带有远近瞄准器的股骨、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横形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其它类型股骨、胫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采用静力固定并一期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抬高30,术后第3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对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主动锻炼有困难者,术后第3天结合CPM机被动锻炼膝、踝关节.结果 随访10月~2年4月(平均13月),35例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发骨折、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例胫骨远端1/3处骨折出现骨折远端5°向后成角畸形,未出现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松解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效果。方法对52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行膝关节松解术患者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膝关节松解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2%,所有患者均因粘连、瘢痕形成、长期制动、肌萎缩等导致僵直。结论膝关节松解术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有效方法,下肢骨折术后尽早康复治疗、有效功能锻炼是防止粘连造成僵直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韧带断裂及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6年4月~2007年7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断裂、骨折后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5例病人进行了总结.结果 通过康复治疗后,5名病人的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均有明显增加.结论 认为及时有效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减轻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求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更佳措施。方法:对2012年在我科手术治疗下肢骨折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实行常规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其中观察组在术后2~3天开始用CPM机进行患肢持续被动运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1例患者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3例有患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经彩超诊断证实患肢静脉血栓,3例虽无患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但经彩超诊断为患肢静脉血栓。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肢早期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1-12月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发生尿潴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1-12月因下肢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由责任护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观察组发生尿潴留2例,对照组发生7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术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PM训练器在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 方法 将116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术后 2个月比较两组患肢膝关节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肢膝关节效果优者44例(75.9%),良(13.8%),对照组分别为 22例(37.9%)和13例(22.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 应用CPM训练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漂浮膝"是同一下肢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1] .该损伤主要由车祸引起,造成双骨干骨折,整段膝关节漂浮,治疗护理非常困难.由于此类病人伤势较重、全身症状较差,临床护理中比较困难.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漂浮膝"损伤病人行内固定术,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股骨髁上截骨术为治疗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肢不能负重,走路易跌倒,走路需用手支撑着大腿走路的有效方法,术后不但矫正膝关节畸形,使膝关节轻度反屈,使患肢的稳定性大为增加,可以解放一支手,不再用手撑腿走路,病人比较满意.我科自2008年~2009年收治儿麻后遗症161例次,其中46例采取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式矫正下肢负重力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