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纳曲酮治疗酒依赖患者复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依赖的防复饮治疗是目前医学上的难题,盐酸纳曲酮是为数不多的酒依赖防复饮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纳曲酮在酒依赖治疗方面的疗效、安全性、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以期为酒依赖患者彻底解除酒瘾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纳曲酮对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维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二阶段法,在常规脱毒治疗后1 周使用纳曲酮维持,疗程观察6 个月,评价①服用纳曲酮维持率;②服用纳曲酮后再吸阿片类的体验;③对纳曲酮的总体评价。结果 43 例入组观察,20 例(465 % ) 完成6 个月的疗程,完成疗程随访的患者对阿片类渴求程度明显下降,其评分由入组前823 ±3 .4 降至2 .75 ±4 .6 。结论 纳曲酮对阿片类依赖患者脱毒后的维持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耐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MAST的特点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68例酒依赖患者入组前给予MAST评定,然后随机给予纳曲酮或安慰剂治疗12周,每两周回访一次,随访时给予一般性心理治疗,根据患者和家属记录的每日饮酒状况记录表,判断患者戒酒疗效。结果两组酒依赖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酒相关性问题,对酗酒危害婚姻家庭方面的认识与治疗效果存在影响。同时也对该量表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修改的建议。结论强化酗酒对婚姻家庭方面的影响,强化嗜酒者的家庭治疗有利于帮助酒依赖患者彻底戒酒,合并纳曲酮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纳曲酮抗复吸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分析145例阿片类药物依赖后自愿戒断使用纳曲酮脱瘾及抗复吸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纳曲酮对于有固定职业、戒毒愿望强烈、家庭关注较多和个人支持系统相对较好抗复吸疗效好,能明显延长探亲时间,减少吸毒冲动,觅药行为,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纳曲酮在抗复吸中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戒酒1年内复饮的危险因素。方法:228例戒酒治疗后1年的酒依赖综合征患者按过去1年内是否有复饮分为复饮组(128例)及非复饮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给予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复饮组受教育年限明显少于非复饮组(t=9.92,P=0.00);饮酒年限明显长于非复饮组(t=-2.05,P=0.042);既往饮酒量明显多于非复饮组(χ2=17.21,P=0.00);EPQ-精神质评分(t=-15.14,P=0.00)、神经质评分(t=-7.36,P=0.00)以及HAMD评分(t=-14.12,P=0.00)明显高于非复饮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Q-精神质评分、HAMD-24评分和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β分别为0.476、0.296、-0.509,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不良人格及抑郁特征是酒依赖患者戒酒1年内复饮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复饮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长效纳曲酮缓释剂临床应用近1年后,若干报道结果证明患者情绪状态改善,心瘾减退,希望进一步探寻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戒毒对记忆力恢复的神经心理学证据。
目的:观察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词语记忆能力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10/12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戒毒所、湖南省常德市、河南省郑州市和广东省阳江市各地自愿戒毒所完成,健康对照组测试于2006-10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完成。
对象:男性阿片依赖综合征患者88例,包括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35例,强制戒毒组26例,未治疗组27例,另选择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方法: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在测试前6~12个月腹壁两侧皮下植入长效纳曲酮缓释剂3.1 g,强制戒毒组接受全封闭强制戒毒6个月,至测试之日止现场进行尿液海洛因、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定性检测全部为阴性。采用便携式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系统于各戒毒所现场采集记录3组不同戒毒方式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完成新旧词语再认记忆任务时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的波形。
主要观察指标:对词语记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语言相关电位-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
结果:① 3组患者对词语记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词语记忆正确率提高,反应时缩短,与强制戒毒组和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② 3组患者完成词语记忆的N400潜伏期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 < 0.01);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其N400的波幅提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与强制戒毒组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词语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复饮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接受药物脱瘾治疗的149例男性酒依赖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治疗情况等基线数据。出院后12个月随访患者是否复饮,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复饮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起病年龄、抽搐史、家族史、治疗用药情况、合并躯体疾病情况、出院后是否继续工作、出院后一起生活的人数等因素对复饮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复饮时间的中位数为213.4(95%CI:186.2~240.6)d,其中出院后继续工作者的复饮时间明显长于不工作者[267.7(95%CI:226.6~308.8)d vs.178.1(95%CI:144.8~211.4)d,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继续工作(HR=0.60,95%CI:0.43~0.99)是影响酒依赖患者复饮的因素。结论坚持工作是酒依赖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可有效推迟复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脱瘾维持期复饮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进行认知行为治疗(CBT)的188例酒依赖脱瘾维持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复饮酒113例(复饮酒组),未复饮酒75例(未复饮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非条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复饮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后复饮率为60.1%。两组平均年龄、性别、饮酒年限、日均饮酒量、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不良、家族饮酒史阳性、酒精依赖严重程度问卷(SADQ-C)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人格障碍、肝脏异常、CBT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饮与婚姻状况不良、家族饮酒史阳性、SADQ-C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人格障碍呈正相关,与肝脏异常、CBT治疗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婚姻状况不良、家族饮酒史阳性、SADQ-C高评分、焦虑、抑郁、人格障碍是酒依赖患者脱瘾维持期复饮危险因素,肝脏异常以及接受CBT治疗患者复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前期成功研制出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剂型的基础上,应用线索诱发事件相关电位观察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治疗阿片依赖者心理渴求的神经心理学作用。
方法:①对象和分组:阿片依赖综合征患者自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包括两个不同戒毒方式的组,即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和强制戒毒组,同时设计一个未戒毒的阿片依赖对照组和一个健康对照组。②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被试由图片的情绪内涵激发的脑内电活动,无需被试对所观察的图片作出外显反应,现场采集记录其观看药物相关情景线索图片和中性图片时产生的脑电事件相关电位波形。
结果:①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各波形的潜伏期和波幅已接近健康对照组(P > 0.05);而强制戒毒组和阿片依赖对照组的P200潜伏期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 < 0.01);而且,与未治疗的阿片依赖对照组比较,强制戒毒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P200正常化的效应。②源定位分布表明,观察药物相关线索图片P200的源发生点健康对照组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在扣带回后部,强制戒毒者在内侧前额叶皮质,阿片依赖对照组在大脑前额叶皮质。
结论:①与强制戒毒比较,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能降低心理渴求,使患者的心理状况更好。②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阿片药物依赖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其心理渴求的高级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酒依赖患者出院1年后复饮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57例酒依赖患者戒酒治疗出院1年后进行随访,应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饮酒组(7例)、高风险饮酒组(38例)、有害饮酒组(43例)、酒依赖组(169例);对各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孤独量表(UCLA)、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复饮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间年龄、SDS、SAS、SRSS、UCLA、SS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越大(OR=0.970,P=0.014)、SSRS评分越高(OR=0.887,P=0.012)的患者复饮程度越低;SDS(OR=1.210,P=0.001)、SRSS(OR=1.158,P=0.010)、UCLA(OR=1.264,P=0.008)评分越高的患者的复饮程度越严重。结论:酒依赖患者的抑郁情绪、睡眠问题及孤独感是加重患者复饮程度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增加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naltrexone)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纳曲酮对淋巴细胞和IL-2反应细胞(ConA活化的脾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结果(1)纳曲酮(10-4mol/L)和淋巴细胞、ConA或IL-2同时反应,其对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2)纳曲酮(10(-4)mol/L)预处理淋巴细胞几小时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3)纳曲酮的浓度变化对两种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10(-6)~10(-4)mol/L)的增加而增强(P<0.05,P<0.01),低浓度(<10(-7)mol/L)时抑制作用消失;对IL-2反应细胞,在本组实验药物的所有浓度下(10(-8)~10(-4))均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较为缓慢、强烈而持久。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后,由于不能消除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复吸率高达80%~90%[1],因此,预防复吸已成为依赖者脱毒后康复期巩固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外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对纳曲酮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是目前较好的以生物学方法预防复吸的一种措施。1... 相似文献
13.
考察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纳曲酮对淋巴细胞和IL-2反应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结果(1)纳曲酮和淋巴细胞,ConA或IL-2同时反应,其对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2)纳曲酮预处理淋巴细胞几小时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酒依赖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酒依赖筛查量表(MAST)测查150例住院酒依赖患者(研究组)进行评估并与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发病年龄、饮酒时间、每日饮酒量以及MMPI 10个临床量表分作自变量,依次将酒依赖患者MAST 5个因子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校正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诈病、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偏执、神经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饮酒问题的认识分与Pa、Pt、饮酒时间、受教育年限存在相关性(P均0.05);工作社会分与Hy、Pt存在相关性(P均0.05);肝脏疾患分与D、受教育年限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酒依赖患者有明显的人格偏离,某些人格特质、受教育时间和持续饮酒时间影响患者酒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自愿戒酒的慢性酒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戒酒后复饮的影响。方法使用MMPI对30例自愿戒酒的慢性酒依赖者和30例未对任何药物成瘾的正常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明确慢性酒依赖者个性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找出个性心理特征与复饮原因的联系。结果慢性酒依赖者在MMPI各量表中诈病(F),精神病态(Pd),疑病症(Hs),偏执狂(Pa),精神分裂(Sc)等量表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且这些差异与戒酒者复饮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慢性酒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明显的反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障碍,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归属感,易将自己的问题合理化而归因于别人,并由这种心理特征增加了复饮率。 相似文献
16.
韩守雷;田博;张雪芹;徐伟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206-208+214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酒依赖患者酒依赖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市10个行政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员进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最终获取有效问卷1206份。对酒依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06名农村居民中,存在酒精依赖的有322人,占到26.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酒精依赖及依赖程度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形式、家庭月收入、饮酒家族史有关(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形式、家庭月收入是影响酒精依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52~2.083)。结论农村酒精依赖程度以轻度为主,文化程度越低、独居、家庭收入越高,酒精依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对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亚低温与盐酸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精神分析治疗与嗜酒者互诫协会(AA)对降低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有效性。方法将108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精神分析治疗组(n =54)与 AA 治疗组(n =54),治疗时间为16周。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精神分析治疗组进行每周两次的精神分析治疗,AA 组进行每周三下午的 AA 活动,在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16周末,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在治疗前与治疗16周末分别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出院后6个月内保持每月一到两次的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以了解患者复饮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 、SCL -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HAMD 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8,12,16周末精神分析治疗组评分低于 AA 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SCL -90评分中除精神病性障碍因子外,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精神分析治疗组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睡眠饮食不良评分优于 AA 治疗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复饮率比较,精神分析治疗组30.4%(14/54)低于 AA 组39.1%(18/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P =0.511);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表明:精神分析治疗或 AA 治疗、对酒的依赖程度是影响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因素。结论精神分析治疗与AA 对于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降低均有明显效果,两组总体比较精神分析治疗组优于 AA 组,在治疗过程中精神分析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缓解明显优于 AA ,在出院后复饮率的比较上,两者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中山市个体惠酒依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个体饮酒损害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饮酒情况筛选表》和自制的《酒依赖综合征危险因素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饮酒组比较。结果《饮酒情况筛选表》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酒依赖综合征危险因素评定问卷》两组比较在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父母亲文化、生活规律性及家族史等项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量、饮酒频度是对饮酒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结论社会文化因素、个人生活规律性、家族吏、饮酒量、饮酒频度是中山市酒依赖综合征成因的主要危险因素,只有将认知、行为和文化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干预才能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