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旨在明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含义,并提出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对策。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和相关知识,提出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结果 防护对策是各级管理人员重视、关心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加强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及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的全员培训;执行普遍预防措施(UP),把UP当作工作常规;发生HIV职业暴露作好伤口处理、登记并报当地疾控部门;暴露发生后即时及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及随访。结论 当前医护人员的艾滋病防护知识不足,必须加紧培训;争取立法把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纳入工伤范畴,以解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预防与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2007年10—11月,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灾区的21家医院的4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预防及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不足;对艾滋病病毒的灭活、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监测与预防等知识的得分较低;不同民族、学历、工作科室的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行为有待规范与加强。结论应重视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执行安全操作,改善医疗环境,并健全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目的对我院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类型、经过、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及进行全面防护的方法.方法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7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职业暴露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经过暴露后预防措施(PEP)的实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全面防护的相关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效果,为更好地预防HIV职业暴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职业暴露的职业、暴露方式、暴露后处理和追踪等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职业危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实习生、检验员;发生暴露后立即应急处理及预防性用药可有效地控制感染发生。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安全操作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发生暴露后通过应急处理和预防性用药有效地预防HIV感染,将HIV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范知识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艾滋病(AIDS)病人或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职业暴露的防范知识和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方法的掌握状况,以便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和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方法对23家医院920名护士有关HIV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及处理方法的掌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92%护士对AIDS的传播途径认识正确;68%护士对AIDS病人或HIV感染者体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床上用品等处理有正确认识;23%护士对AIDS病人或HIV感染者用过的针头刺破皮肤的紧急处理方法有正确认识。结论为了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应加强临床护士对HIV职业性暴露相关知识和HIV职业性暴露后正确处理方法的培训,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7例HIV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7例医务人员(含清洁工)HIV职业暴露及暴露后追踪情况,探讨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包括暴露发生的经过、人员分布、年龄层次、暴露方式、暴露级别及处理措施、追踪结果等,认为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都能按正确的程序进行局部处理.并及时报告,定期随访,但全面防护意识不强,应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上报流程、危险程度评估和处理措施做初步分析,探讨暴露后如何实施最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某科发生的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心理都比较恐慌,担心与害怕被感染。上报院感科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使用抗病毒转录暴露后预防措施(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的实施,跟踪3个月至1年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1例感染者。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属高风险职业,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极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上报程序及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及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148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48名职业暴露人员发生锐器伤114名,发生率77.03%;接触暴露34名,暴露率22.97%;但无一名感染。结论:强化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加强重要环节管理,实施标准预防,健全防护管理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HIV/AIDS患者诊疗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措施。方法: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使用统一的表格,对每位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7例,职业暴露百分率为0.86%,感染率为0,职业暴露后监测率为100%。讨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牢固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准确监测,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防护流程,是避免医务人员在HIV/AIDS患者诊疗工作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援外医务人员HIV暴露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非洲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和仰加奎转诊医院的84名援外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HIV暴露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年龄、从业年限、学历是导致援外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知识差异的影响因素,血(体)液飞溅(41.3%)为援外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行为最常见类型,分娩环境下的HIV职业暴露发生比例最高(24.4%)。结论援外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认知存在一定不足,医务人员经常与患者的体液和血液接触,尤其产科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机会增多,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其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和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本院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暴露源、预防用药、定期检查和随访情况,以及职业防护培训后与职业暴露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3-2015年,职业暴露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护士多于医生,30岁以下者居多。职业暴露主要发生环节是拔针时,其次是手术缝合时和医疗废物处置时;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上午,其次是下午,晚上最少。防护培训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防护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源依次为乙型肝炎、梅毒、艾滋、丙型肝炎,经过6~12个月的血清学和病毒学定期检查和随访,均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的防护意识,能够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有利于控制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及应对措施。方法对上报登记的67例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86.6%)和医生(7.5%)为主;暴露源以梅毒为主,占暴露总人数的43.3%;暴露途径以针刺伤或锐器伤(59.7%)和被患者抓伤和咬伤(29.9%)为主;暴露后均及时进行检测和预防用药,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加强对精神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预防体系,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韩志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21-1822,1824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对20名接触艾滋病患者出现职业暴露者的工作人员的暴露途径、暴露后的处理方式和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2.5%,暴露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性损伤暴露,医护人员对发生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够,职业防护能力较低。结论只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艾滋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预防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情况,以便增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查手术医护人员12个月内职业暴露、防护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名手术人员中,做过上岗前体检的占40.7%,做过定期体检的占25.4%,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占48.0%;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后能立即彻底清洁的占47.1%,预计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而戴手套的占30.5%;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过的占100%;发生过锐器损伤的占86.2%。结论:手术人员职业暴露普遍,防护意识和措施不足,应加强手术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建立和强化防护制度,做好标准预防,规范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新冠状病毒肺炎(NCP)职业暴露和防护认知行为现状,并探讨NCP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名加入NCP防疫工作的医护人员,采用NCP疫情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79.78%(142/178)的医护人员NCP职业暴露阳性,其中82.39%(117/142)为低风险暴露,17.61%(25/142)为高风险暴露。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短工作年限、低职称、抗疫一线工作岗位是NCP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P<0.05);防护认知和防护行为高评分是NCP职业暴露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医护人员的NCP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职称较低、工作年限较短和在抗疫一线工作岗位者,与疑似或确诊NCP患者接触频繁者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诊急救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人群,以便加强防护。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单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267名各类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101人次,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7.83%;其中以医生发生职业暴露构成比最高,达到54.46%。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以外科病室医务人员发生率占54.46%,手术室为26.73%。职业暴露发生原因以注射针头刺伤者居多,占25.74%;缝针损伤占13.86%。结论急诊急救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以医生为主,其次是护士;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注射针头刺伤,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拟定制度与流程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手术室的69名护理人员,收集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9名护理人员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7名(24.64%)。其中手术缝合操作刺伤7名,手术操作器械割伤4名,清理医疗废物损伤3名,污染针头损伤2名,双手回套针帽1名。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情况(P<0.05)。结论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可预防或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振开  陈伟  周美蓉  周芸  文小青 《疾病监测》2010,25(9):722-723,73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指导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收集桂林市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HIV职业暴露个案资料,对暴露者的职业、暴露方式及级别、暴露源级别、处理方式和转归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HIV职业暴露74例。职业分布以护士、公安干警和医生为主,分别占48.6%、24.3%和23.0%。HIV职业暴露事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9年发生的例数最多,占32.4%。主要暴露方式为针刺伤、黏膜污染、抓伤(刮伤)和伤口污染,分别占51.4%、16.2%、14.8%和10.8%;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级别以1级和轻度为主,分别为86.5%和89.2%;31.1%(23/74)进行了正确的局部消毒处理,其中14例暴露程度较重者中,正确的局部处理率为78.6%;在应服药14例中,28.6%的暴露者进行了全程服药;经追踪检测74例暴露者无一例HIV抗体阳转。结论医务人员和警察较容易发生HIV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的局部处理率较低,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预防职业暴露的宣传和培训,降低职业暴露发生,提高正确处理职业暴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本医院2006~2009年200名在岗医护人员进行了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结果所调查的200名医护人员上岗前均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在200名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23名,发生率为61.5%。锐器伤发生时机以临床治疗期间为主。在发生的锐器伤中,注射器针头刺伤占41.3%,输液器针头刺伤占30.4%,药物安瓿割伤占21.7%。结论医护人员诊疗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必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和规范医疗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海江  张继红  洪航  王金贤  姜海波 《疾病监测》2016,31(12):1041-1044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临床医护人员对性病就诊者开展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检测咨询的认知情况,探索提高性病就诊者HIV和梅毒检测服务质量的措施。方法 对45家医院性病就诊者相关科室的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较高(98.9%),84人(95.5%)知晓本市已开展性病就诊者HIV和梅毒筛查工作,并有71人(80.7%)接受过关于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的培训,88名(100.0%)医护人员愿意主动推荐性病就诊者开展HIV、梅毒检测,其中85人(96.6%)曾主动推荐过性病就诊者开展HIV和梅毒检测。不同科室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01,P=0.001)。调查对象报告,促进HIV和梅毒相关检测存在困难较多的原因包括就诊者太多没有时间做思想疏导、就诊者自愿检测意识不足等。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知晓本地性病就诊者HIV、梅毒检测政策,并愿意主动推荐就诊者开展HIV和梅毒检测,但目前仍存在就诊者自愿检测意识不足、相关科室技术培训范围不一等问题,应在性病就诊者中扩大自愿检测,加强其他科室医护人员相关培训,以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