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术,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级别相同的符合率64.35%,级别上升的17.39%,级别下降的18.26%.[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两者联合可提高CIN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朱晓霞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8-135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行LEEP术治疗的66例,比较CIN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结果】66例CIN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相符46例(69.70%),升级4例(6.06%),降级16例(24.24%);本组病例治愈率为95.31%(61/64),复发率3.13%(2/64),病变残留率1.52%(1/66)。【结论】LEEP术是诊断治疗CIN准确、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但术后仍需定期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高频电波刀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53例各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病理与术前病理情况。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平均时间6.8 min,平均出血量10.2 ml,电子阴道镜下活检与最终诊断符合率66.8%。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方便、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与阴道镜活检互补。  相似文献   

4.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7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73-6173
目的:研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01/2008-12的经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CIN 374例行LEEP治疗。结果:有效率93.3%,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前术后病理一致57.2%。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局限性,只要操作规范,切除足够的宫颈组织,是诊断和治疗CI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行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组织学诊断。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 LEE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7.23±2.91)min,术中出血量25 m L,临床治愈率为86.52%。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LEEP术的炎症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较高。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对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谷冬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96-2996
目的 探讨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对经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子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52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根据术前、术后病理变化及随访,判断LEEP的疗效.结果 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20例,符合率38.5%;不符合的32例中,宫颈LEEP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升级者6例(11.5%),降级者26例(50.0%).宫颈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 LEEP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CIN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280例患者,其中CINⅠ142例,CINⅡ92例,CINⅢ46例,行LEEP手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8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出血(6±1.2) ml,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65%,诊断过渡13.9%,诊断不足占22.86%.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宫颈取材有限,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阴道镜医师的技术水平、取材深浅及大小等,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2例门诊病人行TCT、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52例患者中TCT、阴道镜检查宫颈轻度上皮内病变(CIN Ⅰ)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29.87%、26.33%,经病检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阳性率为25.44%.TCT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符合率分别为71.43%及88.89%.TCT阴性患者中病检阳性者占4.10%.[结论]TCT及阴道镜均为宫颈癌前病变有效的筛查方法.若TCT联合阴道镜下病检则可能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道镜定位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20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以LEEP术后病理为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官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LEEP随访情况.方法 2004~200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Ⅱ-CIN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1~2年.结果 63例中41例环切病情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Ⅰ-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术后半年细胞学示CINⅡ-Ⅲ级,HPV检测阳性.再次官颈活检CINⅡ-Ⅲ级累腺.结论 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1.
彭晓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16-77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 2009-06-2010-06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的90例患者行宫颈环行电切术,观查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变化。结果 9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结果同阴道镜下活检比较,级别下降占35.55%,同等占58.88%,上升占5.55%。结论 LEEP补充了阴道镜的不足,对CIN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2003—12~2006—04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29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患者140例,CINⅡ患者56例,宫颈炎症、赘生物155例,CINⅢ50例,宫颈人乳头状瘤(HPV)感染15例,其中共有294例在门诊行LEEP手术。年龄28~51岁,平均33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切除(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不同类型的宫颈疾病的门诊病人共20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6%,平均时间5.6 min,出血量为(7.2±0.6)ml,无继发感染及宫颈管拈连;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论]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以期对CIN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达到早期预防宫颈癌变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CIN、继之行LEEP术治疗的224例患者(CIN222例,原位癌2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术前阴道镜定位活检、术中情况、术后病检结果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 d手术,手术时间5~1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1 mL,患者反应轻。②术前活检、术后宫颈环切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病理分级一致者136例(60.71%);级别下降者64例(28.57%);级别上升24例(10.71%),其中2例术前为CINⅠ而术后证实为CINⅢ;12例术后病检发现切缘有病变累及,2例行全子宫切除,4例行2次LEEP术。③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至2009年1月,CIN治愈208例(93.69%),病变残留14例(6.25%)。7例(3.13%)术后12个月复发。结论LEEP术是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病变残留复发率低。术后切缘累及是CIN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乔成敏  来君鸟 《临床医学》2011,31(10):28-3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野县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经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者164例,所有患者均行LEEP术治疗,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164例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2(3~1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2(5~34 ml),治愈率为95.6%(65/68),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9.4%(59/68);宫颈良性疾病96例,其中宫颈尖锐湿疣17例,宫颈息肉22例,宫颈肌瘤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49例。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8(2.0~1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4(3.0~22.0)ml,治愈率为94.9%(91/96),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8.9%(85/96);CIN组与宫颈良性疾病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塑形满意率及治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CIN和宫颈良性疾病简单、安全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耿瑞霞  张俊灵 《临床医学》2013,33(10):89-90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微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经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初筛后,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证实为宫颈CINⅠ 32例,CINⅡ 1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CINⅠ 15例,CINⅡ 7例,B组CINⅠ 17例,CINⅡ 5例.A组宫颈行LEEP刀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B组宫颈行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时间、宫颈塑形、愈合情况.结果 A组22例宫颈塑形好,愈合佳,其中1例术后半个月阴道出血量增多,鲜红,考虑血痂脱落引起,行二次电凝止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5.5%.B组一次治愈率为86.36%,宫颈病变深者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多于A组.两组出血时间、阴道排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下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无需缝合,出血少,手术无痛苦,疗效好,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诊断治疗及时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ASC)以上,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Ⅰ级75例、宫颈CIN II级21例、CIN III级2例患者行LEEP治疗,组织标记后行病理检查。LEEP术后每3个月以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方法随访所有的患者。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宫颈糜烂100%愈合,宫颈细胞检查阴性96例,核异质2例,Leep治愈率可达97.9%。术后9个月复查均阴性,无复发病例。结论:LEEP是目前临床上诊治CI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秀君 《临床医学》2006,26(5):51-52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经TCT(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LEEP治疗宫颈各级CIN一次性成功率达到96.30%,手术时间5-10min,出血量15ml,术后随访108例TCT检查结果104例阴性,3例CINⅠ~Ⅱ级,1例CINⅡ级。阴道镜检查均阴性。结论LEEP广泛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宫颈上皮内瘤变112例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前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者112例行LEEP,分析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LEEP术前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Ⅰ级 27例,CIN Ⅱ级48例,CIN Ⅲ级37例.LEEP术后诊断为宫颈慢性炎症37例,CIN Ⅰ级12例,CIN Ⅱ级32例,CIN Ⅲ级27例,浸润癌 4例.本组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8.22%(54/112),治愈率为96.43%(108/112).术后3个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4例为CIN Ⅱ级,再次行LEEP手术后TCT检查正常.结论 LEEP治疗前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设备(阴道镜)及操作者技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阴道镜配合高频电波刀诊断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总结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采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的疗效。方法: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为CIN患者86例,炎症及赘生物64例,宫颈HPV感染38例,共188例,其中有86例行LEEP手术。CINI和HPV感染用环形电极颈管加用方形电极切除,CINⅡ-Ⅲ采用三角形电极作锥切术,如病变范围大,加用环形电极补充切除,在病变外侧1-2mm处进出电极。LEEP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准确率高,病理为“局灶性”,“小灶性”,“一小点”CINI改变者,多数可在阴道镜下去除病灶。LEEP手术时间短,每例2-15min,出血少,多数少于5ml;无需麻醉;手术效果好,术后4-8周宫颈完全上皮化,仅少数宫颈,阴道有炎症者影响愈合。术后2-3个月95.45%病人阴道镜复查未发观异常,90.91%宫颈涂片未找到瘤细胞,9.09%病人涂片仍有核肥大或轻度核异质。结论:CIN为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阴道镜诊断CIN技术先进,定点活检准确率高,LEEP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痛苦,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去除病灶效果理想,是当前处理CIN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