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万丽  陈斌  杜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72-1473
目的 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ICU病人转运护理的经验.方法 评估震后ICU病人的病情及转运风险,从紧急转运和限时转运时病人及物资的准备、方式、转运中的注意事项、病人的心理、转运人员的指导等5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除1例病人在转运中发生病情变化外,其余均安全转运,且无设备受损.结论 加强震后ICU病人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完善转运前的准备,进行预处理,加强病人的心理干预和转运人员的指导,采用安全的方式进行转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危险,保证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35例主动脉夹层病人院前转运的急诊护理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转运前的现场处理及转运途中的护理。详细评估病情,控制血压、心率,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疼痛,认真执行医嘱用药,同时加强监护等。认为周密、细致、恰当、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本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保证转运病人安全到达医院,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50例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院内转运,加强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准备,优化转运流程,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观察及应急抢救措施,转运后的交接等。[结果]50例病人均安全送达目的地,无一例病人在转运中发生意外,未发生医患纠纷。[结论]加强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抢救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 B 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50例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院内转运,加强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准备,优化转运流程,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观察及应急抢救措施,转运后的交接等。[结果]50例病人均安全送达目的地,无一例病人在转运中发生意外,未发生医患纠纷。[结论]加强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抢救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0例急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用处理措施.结果 140例急危重病人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安全转运.结论 急危重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病人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慕丽连  梁靖  潘碧  张莹莹 《全科护理》2023,(19):2726-2728
总结1例重症静脉-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V-ECMO)支持病人陆地救护车超长途转运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转运前护理(转运设备检查、转运药物准备、转运前病人准备、转运预案演练)、转运过程护理(救护车转运途中护理、转运途中突发情况处理等)。本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病人转运距离近3 000 km,转运时间长达31 h,在ECMO设备支持及专业护理下,顺利将病人转运至目标医院。  相似文献   

7.
大批地震伤员长途转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611例地震伤员长途转运的护理体会.转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转运途中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到达终点前的准备,到达目的地后迅速有序转送至各大医疗机构救治.可提高地震灾难伤员长途转运的安全性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人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7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6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发生供氧不当24例,输液中断11例,管道滑脱8例,运送方式不当25例,护士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15例,转运前未联系接收科室26例,接收科室不满意43例,送错科室3例.结论: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风险不容忽视,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及预处理,正确实施转运,并做好转运后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危重病人院前转运的安全性,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危重病人实施转运前、风险评估、现场救护,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能安全转运到医院.安全成功率达97.2%。结论:通过实施安全转运措施,既及时对危重病人实施了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梁添玉 《全科护理》2013,(35):3311-3311
报告了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应做好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刘瑞华 《全科护理》2013,(16):1510-151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对180例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进行院内转运,做好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的严密观察、呼吸道和各种管道的管理、与相关检查的科室严密交接等。[结果]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成功率达97.5%;气管插管移位及引流管脱出由35%降到5%,病情变化由35%降到10%,未发生重大病情变化而中断转运。[结论]加强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可保证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科分科病人院内集体转运中的安全管理.[方法]做好转运前病人的评估、告知,制订转运方案,规范转运制度,有效使用标识.[结果] 病人转运无意外发生,病人满意.[结论]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对骨科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尧 《全科护理》2012,(16):1486-1487
[目的]总结老年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84例老年脑卒中病人进行院前急救,同时加强护理。[结果]84例病人经院前救护后顺利转运进行院内治疗,2例病人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有利于老年脑卒中病人的救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区城市院前出诊转运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38例急危重症病人院前转诊过程中的院前处理方法及措施.结果:617例安全转送到专科莺症监护病房,无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加强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沟通,及早干预转运前潜在病情风险,途中严密监护,院前院内密切配合,是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回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病房搬迁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病房搬迁过程中病人集体转运、设备转运、药品转运及查对、病人物品保管等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操作规程等方法,有效安全地将328名病人(包括40名危重病人)、40余台精密贵重抢救仪器及各类药品等转运至新病区,无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集体转运病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院科室间病人集体转运工作的安全管理。方法转运前向病人做好告知工作,制订全面、细致的转运预案,明确各级工作职责;转运中严格、有序地实施转运预案和流程,医护及相关职能科室紧密配合;转运后迅速落实、查找安全隐患,确保转运全过程顺利进行。结果病人转运按计划完成,转运过程中无护理投诉、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在病人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对预防因病人转运而引发的护理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通过我院对2例模拟病人和2例急危重患者航空转运的过程和方法,总结空中转运的护理流程。 方法 转运前病人病情及护理风险评估、随机机组人员素质及能力要求、所需物品及仪器的评估、当日飞行天气的评估及航空航道的批文;转运途中的监测与病人的应急处理;转运后空地交接。结果 4例急危重症患者,均安全抵达目的地,转运过程流畅。结论 危重病人空中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途中的保障工作及到达目的地的交接工作,提高转运的时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危重病人实施救护车院间转运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8月—2019年2月对15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危重病人实施救护车院间转运,转运前充分评估病情,加强急救车及急救物品的准备、人员的合理分工、转运途中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及ECMO机器设备的管理,给予精细的安排及护理,自行设计实施ECMO的物品核查单,杜绝纰漏,确保病人转运安全。结果:15例ECMO治疗的重症病人均经救护车顺利转运,转运距离5~600 km,ECMO机器转运途中运转时间1.0~8.0 h,转运途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ECMO机器运转正常,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完善的仪器设备的支持下可以保证ECMO治疗的危重病人行救护车院间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妙音  蔡友锦  高明榕 《全科护理》2011,9(26):2416-2417
[目的]探讨ICU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方法]对140例重症病人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转运前进行病情评估,与转运科室做好沟通,征得家属同意,通知医送中心派工人协助转运病人,做好病情观察、病人及物品准备。l结果]140例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安全到达目的科室。[结论]ICU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前病情评估、物品和手续准备、转运途中的密切监护及对运送人员资格要求,是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病人在集体转运中的安全,做到安全护理。转运前认真做评估和告知,转运中医护工作良好配合,协调统一。结果仅用6h顺利、安全完成61例病人的转运工作,无意外情况发生。指出领导重视,组织协调统一,转运前做好准备工作,运送人员有一定的资格和能力,及时满足病人需求等对确保病人在转运中的安全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