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思琳  陈燕华 《全科护理》2011,(11):1013-1015
为探讨近10年国外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的进展,对2001年1月—2010年3月的Cochrane,Medline和Cinahl 3个数据库的英文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从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验证、评价方法、临床能力评价影响因素以及临床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现状,为探讨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临床能力/护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4-2009年的文献,以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护理临床能力概念界定模糊、不统一;评价工具少,信度、效度需要进一步检验;评价方式以量表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主,多种评价法并存;高校护理毕业生临床能力总体符合要求;临床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及其评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论 我国对于护生护理临床能力的评价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公认的概念以及权威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关护理临床能力内涵、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中最核心的是临床能力,对其进行评价是检验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该文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间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构建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组建研究小组,结合我院的规范化培训教育情况和护士临床能力期望调查数据,初步拟定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Delphi)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以我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为对象进行实证验证,评价我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能力.结果 确定了临床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临床相关能力4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41个Ⅲ指标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地测试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规范化培训护士各指标的平均得分均在4.0分以上,表现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合理,能够有效地评价护士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5.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能力是指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包括临床处置、健康教育、护理沟通等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1-2]。临床能力作为评价护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能力评价体系将对护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被认为是评价护生临床能力最好的方式[4],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正被积极采用。笔者以“OSCE、护生、临床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搜出自2006—2014年相关研究文献45篇;以“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OSCE, clinical competence,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为关键词在Pubmed、Ovid、Google学术中搜索出自1987—2014年相关文献53篇。本研究将就OSCE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使用OSCE评估护生的临床能力提供借鉴,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师带教实习护生的重要手段,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临床教师和实习护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1-2],为了有效地评价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护理操作、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语言表达、临床适应、自主学习等临床能力,我们自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就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研究,以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实习护生自主查房为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通过查阅文献、专家会议等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案,并将其应用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临床实践的33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中。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案实施后,干预组研究生护理迷你临床演练量表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案能有效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及研究小组讨论拟订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2019年7月—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完成指标筛选与修改、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最终形成的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临床营养专业能力、职业人文特质、指导与协作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72项。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4,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602、0.558、0.347(均P<0.001)。结论构建的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评价方法,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评价、数据提取、合成.[结果]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研究起步较晚,实验研究较少,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护理教育者需进一步探讨培养护理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燕华  余兆兰  唐瑞 《全科护理》2010,8(29):2704-2706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评价方法,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评价、数据提取、合成。[结果]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研究起步较晚,实验研究较少,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护理教育者需进一步探讨培养护理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的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资料调研法、质性研究法、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权重,对93名实习护生进行能力评价即信效度检验。结果构建了包含临床护理专业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护理职业素质、专业发展能力4项I级指标、18项Ⅱ级指标和45项Ⅲ级指标的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结论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合理,能有效评价护理专科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导向明确、量化可比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的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Delphi专家咨询法为基础,筛选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各评价指标,确立了各指标分级评价标准。结果构建了覆盖职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5大维度共23项条目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界定了各指标等级评价标准;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96.2%(〉60%),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9128(〉0.70),两轮咨询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262,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27。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的等级评价标准;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证明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函询对评价体系进行修改。结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护理文件处理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应急配合能力),43项二级指标、内涵及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权重赋值以及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的量化检验,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其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工具。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资料调研、Delphi法、优序图法、加权加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指标体系进行实测验证。结果 构建了包含2个层次共39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测检验证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指标体系能有效地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为评价护理本科生的培训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论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并确立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和特尔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论证。结果确立了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应包含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相关护理能力3项一级指标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10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结论核心能力、相关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可以科学的地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结构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小样本人群检验等方法探索临床护理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筛选用于能力评价的行为指标,并制定各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通过对国内6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7名护理管理者、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因素分析探索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的结构及内涵,并建立评价模型.结果所建模型经严格检验,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同质信度均较好.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0 9,各维度α系数在0.606 4~0.847 4之间;折半信度系数总体系为0.876 5,各维度在0.634 2~0.836 9之间.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由能力维度、行为指标和指标等级标准三部分组成.能力维度包含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四个方面,各维度对应数个行为指标及相应的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地选拔、培训护理人员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半结构访谈、专家咨询法对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 结果 形成了病房护理管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岗位期望、胜任力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病房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岗位期望、胜任力2项一级指标, 9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 结论 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医院人力资源调配、护理人员选拔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结构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预实验等方法探索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框架,筛选用于核心能力评价的指标形成研究工具;在国内5所护理院校、3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专科医院选取156名在读护理研究生和194名护理教师及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探索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结构及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所建评价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同质信度均较好。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0,各维度α系数为0.773~0.896。结论:该研究所建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维度40项指标,其中能力维度包括科研能力、教育能力、临床能力、管理能力、人际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Titl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linical competence: an integrativereview.
Ai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conducted to describe the utility of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valuation (OSCE) as a strategy of measuring one form of clinical competence in nursing.
Background.  The emergence of the OSCE, one form of evaluation of clinical competence used in medicine, is gaining more scrutiny and consider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
Data sources.  The review was conducted through an initial search of computerized databases CINAHL,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nd MEDLINE for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08.
Methods.  An integra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and 41 paper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sults.  The complexities of evaluating clinical competence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use of an OSCE process.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conceptual limitations and the lack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tools available for measurement in nursing educa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Conclusion.  Major gaps exist in the nursing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OSC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OSCE structure and tools for nursing to measure clinical competency, and the associated cos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valuative method.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OSCE tool used and correlations to other evaluative methods currently used to evaluate nursing clinical competence would inform education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