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缑卫红  李永霞 《护理研究》2005,19(29):2655-265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虽然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正确使用大大提高了疗效[1],使大部分病人能够带病存活,但由于SLE病程较长,治疗比较困难,常在生理和心理上给病人带来诸多痛苦.国外文献表明,心理治疗本身不能治愈风湿病,但是心理治疗可以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有效地减轻症状,减少功能障碍,改善预后,并且可以降低医疗支出,节约医疗资源[3].亦有研究表明,心理状态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心理状态良好,会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心理状态差,会使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通过对72例SLE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旨在为SLE病人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病因不明的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模式发展,心理因素对SLE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且病人在疾病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叙事护理是指具备叙事能力的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病人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2].结合国内外叙事护理在各类病人中的实践经验,本研究对 1 例 SLE 病人采用叙事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阳美艳  郑惠娟  陈瑜 《全科护理》2011,(15):1391-139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身心疾病。长期应用激素而出现柯兴氏综合征,影响了容貌和特征,使病人的自我形象评价降低。又由于病程长、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的破坏,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改变其原来的精神状态,从而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与SLE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就SLE病人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移、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2].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妊娠生育曾经被列为SLE的禁忌证.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今SLE病人妊娠分娩成为可能.但是妊娠和产后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SLE病人生育存在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和诱发母体病情恶化的危险.对8例产后和终止妊娠引产后SLE病人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护理干预措施,以探讨妊娠对SLE病人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普外科病人手术后出汗多,不能自己清洁头部,需要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床上洗头,但在操作过程中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心理压力.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死率高.肾衰竭、感染、神经系统损伤是SLE死亡的主要原因[1].10%的SLE病人血中有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原转化酶复合物的IgG抗体,少数病人体内还可存在抗激活因子Ⅸ、Ⅺ或凝血酶等抗体,这些凝血物质可引起出血及血管血栓形成[1].我科于2007年2月为1例SLE并发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病人进行了肱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侠  于兰贞 《护理研究》2008,22(4):365-36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并伴有多种免疫学指标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1].但SLE合并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2007年4月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子宫内膜癌及高血压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社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反复及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的副反应,使病人的身心受到严重危害.社区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1].现将社区60例SLE病人的健康教育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9.
王宁  扬飞  钟波  李莉  朱艳  丁宝芳 《家庭护士》2007,5(3):31-32
舒适护理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让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无压力感,让病人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1].2005年1月-2006年10月,笔者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39例首次血液透析的病人,使其接受并配合透析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丽娟 《护理研究》2009,23(22):2047-2047
医学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病人文化层次的提高,其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护士人力资源缺乏仍是全球性的问题[1,2].据统计,各医院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为1∶0.36,最低为1∶0.26,离合理的配置比例1∶0.49还有一定的距离[3].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将会使护理服务不到位,影响医院的基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许曦微  武娟 《护理研究》2006,20(9):797-79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目标,以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为导向,除了常规的疾病护理外,强调护理人员要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状况对病人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内的全面的整体护理[1].健康教育以成为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于2005年9月-2005年11月对46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2].近几年广大护理同仁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进行了大胆尝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证明,护理学早已不再是医疗的附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这完全是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视病人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相符合的.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需要转变"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2].个性化服务的实质反映了人性化护理的内质[3].个性化服务是针对不同的病人,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病人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将以往"自己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这一转变本身也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手段之一.依靠透析技术和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ESRD病人的生存期延长,透析相关并发症下降、腹膜透析的技术寿命也不断延长.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透析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延长病人的生命,还要通过腹膜透析使病人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并进一步恢复病人的社会功能[1].慢性疾病造成躯体不适和精神压力,腹膜透析治疗影响了病人的生活方式,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因此生存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2].如何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成为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灵斯 《家庭护士》2007,5(2):77-7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1].护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不仅仅是一个照护者、治疗者,而且是健康维护者和教育者.护理健康教育是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是现代护理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2].搞好护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实现护士职责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是辅助生育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先进技术[1].自1978年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目前已有400万试管婴儿出生,使不孕夫妇看到希望.但是特殊的受孕方式、身心背景、经济压力,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易引起许多心理疾患[2].我们通过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病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其丢掉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自信心,以便获得最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倩  陈正香 《护理研究》2008,22(17):1554-1555
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需要,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1].严重脊柱侧弯行颅骨-重力牵引病人治疗过程中引用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增强病人的适应能力,减少护患间的矛盾,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顺应了护理学的发展[2].现将40例颅骨重力牵引病人牵引期间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舒适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何玮 《护理研究》2012,26(12):1122-1123
回肠输出道是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最常用的方式[1,2].回肠输出道病人常常因手术和术后尿液改道等而表现为压抑和焦虑[2].对回肠输出道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进度及术后生活质量的高低.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进行程序化护理,往往忽视了个体间差异,结果是心理护理时护理对象及护理内容无针对性.为此,我科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对所有采用回肠输出道术式病人采用循证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进入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整体护理阶段.病人在接受高技术护理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心理护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这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而共情(empathy)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技巧.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使护士有能力真正理解病人,促进护患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1].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由于此病是一种缓解与加重相交替的慢性病,且长期服用药物引起诸多不良反应,致使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进一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临床上在治疗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家庭干预是指对病人及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并由医务人员定期访视进行干预性指导两者结合的方法[1].为了解家庭干预对SLE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对出院SLE病人进行家庭干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