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高校教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校不同职业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我们于2004年5月对清华大学部分教师和餐饮业工人进行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宣传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多年来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都是以年轻人和流动人口为主,忽略了老年人口。为探讨老年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于2010年11月对平阳县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 相似文献
3.
嵊泗县自2005年发现首例输人性艾滋病以来,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且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007年我县被列入浙江省艾滋病防治娱乐场所干预项目县,2007年3-4月我们对县城娱乐场216名女性从业人员开展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各地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状况,为城乡居民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状况进行专题调查。结果12省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中位数分别为83.3%(区间为75.0%~91.8%)和71.2%(区间为53.3%~84.8%);12省中,报告数较高地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中位数分别为80.9%和69.0%,居中地区的中位数分别为88.3%和78.5%,较低地区的中位数分别为81.5%和70.1%;12省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中位数分别为88.3%和79.0%,中部地区的中位数分别为82.0%和70.1%,西部地区的中位数分别为77.6%和64.8%。结论12省城市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报告数居中地区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于较低地区,报告数较低地区高于较高地区;东部地区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重,截至2001年9月,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报告人数达9924例,艾滋病病人478例,因艾滋病死亡329人.据估计,目前实际感染人数已达5.8~6.2万人[1].大理地处滇西交通要道,疫情扩散也非常迅速,已由地区高发趋向全州扩散,感染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48岁,主要分布于20~29岁年龄段(占90.3%).为保护青少年,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势在必行.为此,大理医学院对大理州7个县、乡(镇)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对752例初中学生和732例高中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以便探讨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肥城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以制定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城乡居民各11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1.5%,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2.5%。结论城市居民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提示要加强农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通过性和血液传播的疾病[1]。艾滋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精神疾患的发生,降低精神患者肇事肇祸的风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兰州市18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城市居民785人和农村居民741人,调查内容为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之一,实际调查城市居民688名,农村居民674名。比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兰州市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9.0%,其中城市居民为63.4%,农村居民为54.6%。城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回答正确率较低的条目主要集中在精神疾病的病因、预防、长期服药以及重大精神卫生纪念日方面。结论兰州市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未达到国家精神卫生工作纲要的要求,今后需继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寿光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寿光市两处大型劳动市场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男性为73.38%,女性为59.28%;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1.84%,是所有问题中知晓率最低的;高中以上正确率为97.05%,初中为89.46%,小学及以下为50.55%。结论要采用新闻、报刊与专题报道等外来务工人员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继续加强对他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11.
贵州省部分地区城镇和农村青壮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城镇居民和农村青壮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态度,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规模大小成比例(PPS)的两阶段分层抽样法选择了583名城镇居民和429名农村居民,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一般知识、艾滋病传播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和其他关于艾滋病的信念等,随后对两类人群的部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城镇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15.48分,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75分(总分22分)。城镇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对艾滋病和感染者更具歧视性。两类人群对艾滋病知识存在很多误区。与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居住在示范区、文化程度、性别及职业。结论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称重。结果:江苏城乡居民谷类、畜禽肉类、蛋类、鱼虾类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达到或接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摄入量偏低;油脂类摄入量偏高。随着居民经济收入增加,谷类、薯类食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蔬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及奶类呈上升趋势。结论:江苏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食物消费行为,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城市与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需求,为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分别在市区及农村抽取15~49岁的居民各40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低,他们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均存在认识误区,城市居民有45.4%的人和农村有56.9%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对其它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不高。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而城市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结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文化背景、需求状况,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材料,切实提高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项目办统一开发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结果健康相关知识、理念的正答率城乡居民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知识点差异明显,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平衡膳食、控制体重这两项,城市的正答率分别为86.42%、48.30%,农村的正答率分别为62.19%、29.64%;个别知识点,如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5次孕期检查,城市与农村的知晓率均较低,城市为27.07%,农村为23.08%。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平衡,农村普遍低于城市,个别知识点城乡知晓率都很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应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缩小城乡的健康素养差距。 相似文献
15.
韶关市居民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韶关市居民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按照不同职业进行分层整群抽样,采用统一问卷,共调查1399名城乡居民。结果男性吸烟率为63.04%,女性为4.00%,总吸烟率为48.49%;男性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吸烟呈低龄化;男女吸烟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职业和婚姻方面,男性已婚者吸烟率最高,为64.75%,女性以商人和未婚者吸烟率为高,分别为13.64%和6.52%;在吸烟场所方面,男性以在家里吸烟率最高,女性则以娱乐场所吸烟率最高,分别为59.05%和42.86%;在吸烟原因中,好玩和赶时髦者占55.41%。结论韶关市城乡居民吸烟率接近全国水平,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学生和居民吸烟有害健康知识宣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宾馆工作人员艾滋病KAP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订在宾馆工作人员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调查了694名宾馆工作人员有关AIDS的KAP情况。结果:95.5%的人听说过AIDS,70.4%知道艾滋病的病原体,75.7%的确定人们可以从看上去很健康的人那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30.7%的人艾滋病知识来源于广播电视,51.4%来源于报刊杂志。接触过黄色读物和录像的人为46.4%,50.3%的人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发生性行为,82.9%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宾馆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结论:在宾馆工作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并应作为上岗培训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了解居民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抽取1060户核心家庭。并就饮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对所抽取家庭的妻子、丈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营养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知识得分为51.37分。妻子知识得分高于丈夫,教育程度越高的对象知识得分越高。调查对象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者分别占74.06%,55.42%和44.91%。76.79%的对象选择食物时更注重营养价值,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者占62.40%;66.73%和31.19%的对象愿意或可能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女性,年龄较大者、干部/技术人员,个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者以及营养知识得分较高者更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基本营养知识不足,部分居民营养观念不科学,居民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的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掌握国家有关政策的现状,探讨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农村常住居民500人做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大多为女性,男女比例为0.43∶1,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在着恐惧心理。但90%以上的居民关注艾滋病,他们喜欢获得艾滋病的信息渠道是电视、宣传橱窗及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结论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失时机地在农村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无偿献血积极性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根据知信行理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主城9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年龄、学历、职业、献血史是居民无偿献血知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19岁(OR = 3.804,95% CI:1.739~8.325)、20~29岁(OR = 2.725,95% CI:1.532~4.846)、本科/大专(OR = 2.356,95% CI:1.469~3.779)、硕士及以上学历(OR = 3.597,95% CI:1.771~7.305)、有献血史(OR = 4.272,95% CI:2.898~6.298)居民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程度更高,个体工商户(OR = 0.500,95% CI:0.305~0.820)、农民/农民工(OR = 0.300,95% CI:0.143~0.628)、离/退休(OR = 0.286,95% CI:0.087~0.934)居民认知程度较低;学历、献血史是居民无偿献血态度的影响因素,居民献血意愿随学历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有献血史居民(OR = 1.443,95% CI:1.028~2.025)献血意愿更强;职业是居民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民/农民工(OR = 0.352,95% CI:0.147~0.847)献血率较低。结论 重庆市居民无偿献血知识认知较高,献血意愿较强,但献血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货柜车司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货柜车司机艾滋病知识水平,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货柜车司机257人进行调查。结果货柜车司机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只有65.19%的司机知道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有97.28%的司机希望了解更多的AIDS相关知识。货柜车司机性伴关系较复杂,但其中只有61.44%司机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虽未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但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3.62%和0.78%,提示货柜车司机普遍存在高危行为。结论货柜车司机高危行为普遍,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