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此病症的主要传播方式及途径为病毒感染、母婴传播、性传播等,患者通常表现出肝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体乏力、肝质地变硬等相关临床症状,对其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均产生严重影响。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前,通常需对患者进行高效临床检测,进而促使临床治疗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当前乙肝检测主要分为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与定量检测,定量检测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方式。其中,在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全自动酶免仪检测和免疫发光仪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检测侧重点、检测结果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文章通过进行全自动酶免仪和免疫发光仪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的研究进展思路分析,以期有效加深人们对其了解深度,进而及时选择正确、合理、高效的临床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2.
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是当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相当一部分乙肝携带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需要接受病毒治疗.目前多以其血清感染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及HBV-DNA定量,作为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两对半的组合模式复杂多样,导致部分患者的HBV感染复制状况难以判断,而HBV-DNA是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是表明其具有传染性的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受到实验室要求较高的严格限制,尚无法普及检测,为了进一步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定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对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比较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工企医刊》2014,27(6):1117-1118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乙型肝炎患者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并根据检测结果的阳性和阴性情况分为A、B、C、D、E五组;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乙肝DNA浓度,综合分析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B、C、D、E五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33%、50.79%、84.62%、40.00%、0.00%,而HBV-DNA的平均含量则分别为(8.67±1.25)、(5.67±1.04)、(7.89±1.12)、(4.82±0.98)、(0.00±0.00),可见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密切相关。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和HBV-DNA浓度检测均能有效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因此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乙肝疾病的确诊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敏静  李珩  宁秋 《现代医院》2006,6(5):63-64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比较普遍地使用一种“乳胶层析法检测试剂板”检测乙肝两对半,为了解该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取138份已知HBsAg阳性血清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并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到103岁人群乙肝两对半检测数据进行统计,了解这些人群中乙肝感染率与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方法:收集新生儿到103岁人群乙肝两对半检测数据,对乙肝两对半各个指标的检查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人群中乙肝感染与乙肝两对半模式的情况.结果:17509个案例中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共有19种,各模式中仅HBSAB为阳性,各指标均为阴性,HBSAG、HBEAB、HBCAB三个指标为阳性的三种模式的比例最高.乙肝两对半各个指标阳性率分别为HBSAG阳性率为11.10%,HBSAB阳性率为52.53%,HBEAG阳性率为2.00%,HBEAB阳性率为20.16%,HBCAB为阳性率19.13%.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02~2017-10期间收治的携带乙肝病毒患者986例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响因素,为此后临床检测提供依据。结果:986例患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共935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包含HBsAb(+)阳性者763例、HBsAg(+)阳性者74例、HBeAg(+)阳性者55例、HBeAb(+)阳性者20例、HBcAb(+)阳性者23例。结论:建议临床检测乙肝病毒可采用乙肝两对半检测方式,且检测过程中尽量排除干扰性因素,如操作、实际、标本采集和处理等因素,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31-113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乙肝"两对半"、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对50例HBs Ag ELISA检测双试剂阳性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及ALT检测,分析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年龄、性别、ALT和HBV-DNA定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50例乙肝献血者中"小三阳"占86%(43/50)、"大三阳"占12%(6/50)。"大三阳"献血者HBV-DNA检出率为100%,高于"小三阳"组的47%(P<0.05)。HBV献血者中98%ALT在正常范围。"大三阳"组在年龄、ALT、HBs Ag定量、HBc Ab定量、HBV病毒载量及HBV病毒检出率上均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乙肝"两对半"模式多为"小三阳",肝损害程度相对较轻,这大大降低了HBV输血传播的风险,更有利地保障了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的成本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5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Ha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即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临床的常规检测项目,对乙型肝炎的诊断、评价和阻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方法中,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的检验水平,降低筛查成本,在此比较了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的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对乙肝防治的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门诊健康体检者中Pre-S1Ag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模式以及与HBV-DNA含量的关系。Pre-S1Ag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ELISA方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274例Pre-S1Ag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结果出现7种模式,其中HBsAg阳性的模式占98.91%(271/274),Pre-S1Ag与HBsAg阳性情况高度符合(P>0.05);Pre-S1Ag和HBV-DNA均阳性时,"大三阳"的HBV-DNA含量≥104Copies/mL占42.05%;"小三阳"HBV-DNA含量在103~109Copies/mL范围的占50.00%。结论Pre-S1Ag是比HBeAg更敏感的乙肝标志物。检测Pre-S1Ag是对HBsAg和HBeAg阴性及基层医疗单位对HBV-DNA检测困难时的重要补充,对乙肝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孕妇的不同感染状态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该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20例HBs Ag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HBs Ag,HBe Ag,HBc Ab均为阳性)、B组(HBs Ag,HBe Ab,HBc Ab均为阳性)、C组(HBs Ag,HBc Ab为阳性)、D组(HBs Ag,HBe Ag为阳性),另选取孕期血清HBV标志物全阴性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孕妇乙肝两对半,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PCR-HBV-DNA值,检测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的乙肝两对半。结果 A组孕妇与B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1×10~5(基因拷贝/ml)的新生儿血HBs Ag阳性率为53.8%,1×10~5(基因拷贝/ml)的为100%(P0.001),即当母血中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新生儿出现HBs Ag阳性的概率升高(χ~2=24.828,P0.001)。结论乙肝大三阳孕妇或体内HBV-DNA载量高是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传统水浴箱两种仪器在使用相同诊断试剂条件下,分别对标准品血清、阴阳性对照血清、43份随即抽样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进行对比试验,判断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线性、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大幅缩短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较好的线性、重现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主要对血气生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的实际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抽取动脉血5mL、静脉血5mL,其中动脉血的标本进行血气分析仪器检测,静脉血标本进行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数据的对比,血气分析仪对NA+,K+监测的含量是要明显低于全自动生化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血气生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针对患者的血液各项指标的检测都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相比较,血气分析仪在检测速度方面要快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且其所判断的准确性也会更高,在临床生化指标检测中是极为重要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尿细菌培养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50例患者尿标本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阳性160例,阳性率64.0%,尿细菌培养阳性158例,阳性率63.2%,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6.3%,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8%,两种方法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一致性高,表明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尿沉渣定量分析筛查速度快,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了解我区证券营业部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控制传染源,我区于1999—2002年对证券营业部157名从业人员进行了HB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区证券营业部1999—2002年157名从业人员。1.2检测方法,先进行HBsAg筛选,阳性者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HBsAg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两种方法所用的试剂均为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期内使用。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进行。2结果分析2.1HBsAg阳性检出情况1999—2002…  相似文献   

16.
揭俊 《医疗装备》2019,(17):32-33
目的 比较全自动生化仪、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行血糖检验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用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快速血糖仪单次检测和3次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6.23±1.65)mmol/L、(5.46±1.08)mmol/L,全自动生化仪分别为(5.98±1.25)mmol/L、(5.75±1.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糖仪检测时间为(4.29±1.23)s,短于全自动生化仪的(468.26±68.2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生化仪和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快速血氧仪检测可缩短检测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山市小榄镇儿童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模式,为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小榄人民医院体检的7月龄至7岁儿童的乙肝两对半(即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3 396名儿童,其HBsAg携带率为1.59%,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HBsAb阳性率为60.48%,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37.81%的儿童乙肝两对半均为阴性。结论小榄镇7月龄至7岁儿童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乙肝两对半的阴性率较高,应继续推广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和两对半的检测工作,加大乙肝的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8.
125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病毒性肝炎患儿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我院收治的125例乙肝患儿的两对半标志物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儿中大三阳50例,小三阳31例.结论 两对半检验可以直接反映血液中病毒复制状态,在临床上应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重复性实验对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总不精密度进行评估,以确认该试剂盒是否满足日常标本检测的需要。方法:使用Lica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6个乙肝血清盘进行为期5天的重复定量检测。结果:HBsAg的最小总CV为5.88%,最大总CV为7.08%;HBsAb的最小总CV为3.81%,最大总CV为12.63%;HBeAg的总CV为5.80%;HBeAb最小总CV为6.85%,最大总CV为7.45%;HBcAb的最小总CV为6.60%,最大总CV为8.81%。结论: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总不精密度达到进口同类试剂盒的水平,可满足日常标本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常用的指标主要是其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包括HBsAg、HBeAg、HBsAb、HBeAb和HBcAb.而临床上多采用乙肝两对半联合HBV-DNA定量检测来反映HBV感染及病毒复制情况.一般以HBsAg临床检查结果为阳性,伴或不伴其余标志物阳性,表示感染HBV.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1例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均阴性而经肝穿刺证实为HBV感染所致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