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3例和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5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出血原因以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老年组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胃溃疡、胃癌和急性胃粘膜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病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头晕乏力、失血性休克、贫血临床表现老年组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上腹痛者老年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中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病因、临床表现、预后方面有着显著特点,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早发现并干预,对于阻止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各80例,分析比较两组吸烟史、临床症状表现、梗死发生部位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组有既往吸烟史者人数低于非老年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2~3项并发症的患者有71例,占88.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胸痛是AMI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老年组患者典型性胸痛44例,占55.0%,低于非老年组,而无胸痛表现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均以前壁为主,两组之间在梗死发生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例好转出院69例(86.3%),低于对照组,死亡11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较多、较复杂,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做到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早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张培昌 《吉林医学》2011,32(27):5667-5667
目的:探讨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老年性胃溃疡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下胃溃疡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溃疡分布和并发症。结果:老年组发病因素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上腹痛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关系密切,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主要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张培昌 《吉林医学》2011,32(26):5445-5445
目的:探讨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老年性胃溃疡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下胃溃疡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溃疡分布和并发症。结果:老年组发病因素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上腹疼痛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s)关系密切,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比较高,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疾病的首要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86例年龄>7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高龄组,同期75岁以下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梗死部位、合并症、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高龄组血运重建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合并疾病率、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龄组、对照组前降支病变分别占62.8%、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对照组因并发症死亡分别占33.3%、66.7%,因合并症死亡分别占66.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以前降支为罪犯血管;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与合并症发生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116例)和非老年组(10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不典型症状和无症状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51.72%和9.26%、48.28%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和无症状,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梗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以今早发现并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将扶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SAH患者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其中老年组(60~89岁)53例,非老年组(24~59岁)51例,通过比较分析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紧急状态下发病人数明显少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无明显诱因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有典型SAH症状者老年组明显少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老年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病死率老年组也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SAH往往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早期确诊及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再梗死率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临床疗效明显,可提高患者冠脉再通率,降低再梗死率以及降低心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9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d、7d的血清WBC、CRP及IL-6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d及7d的血清WBC、CRP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患者术后各项状态均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3年8月在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15.40±3.97)h、(28.12±7.81)h、(43.27±8.16)h、(8.16±1.9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1.24±7.02)h、(34.71±9.82)h、(52.14±12.15)h、(10.04±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24、2.18、2.23,均P<0.05);干预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合并芒硝外敷腹部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顺序选择48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术后8h开始运用针刺合并芒硝外敷腹部治疗;选择同期4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病例作为对照组,术后不用针刺合并芒硝外敷治疗,两组西医治疗方法 相同。观察两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肺部感染、症状性肠粘连、MODS发MOF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刺合并芒硝外敷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预置切口引流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9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仅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置切口引流,观察两组治疗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有效率51.11%,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治愈率为46.67%,有效率42.22%,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胃肠道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电解质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症状缓解时间和外周白细胞计数、内毒素水平、胃动素水平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均<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预置切口引流可促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预后。  相似文献   

15.
聂洲 《当代医学》2021,27(13):24-26
目的评估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及胆囊造瘘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n=46)和对照组(采用胆囊造瘘术治疗,n=46),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肝脏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CRP、TNF-α、IL-6、TBIL、ALT以及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并保护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文  冷爱民 《西部医学》2014,(12):1656-1658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细胞因子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75%(22/32例),研究组为87.50%(28/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05,P<0.05).经治疗后不同组别血清TNF-α、IL-1、IL-6、IL-10、IL-17和IL-18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均P<0.05);ALT和ALB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B在不同组别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可以降低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改善肝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轶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4):51-53+56
目的探讨胆囊穿刺引流与胆囊造瘘在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我院确诊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胆囊穿刺引流术,对照组行胆囊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穿刺引流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且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芒硝外敷腹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切口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腹壁切口感染及裂开较对照组少,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弥漫性腹膜炎术后使用芒硝外敷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80例,其中42例为急性肾病患者(急性组),另38例为慢性肾病患者(慢性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尿肌酐(Cr),对三组受试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三组患者肾脏大小和肾皮质厚度,超声参数包括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和段动脉加速时间(AT)。结果三组BUN和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组显著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急性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显著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叶间动脉Vmax、叶间动脉RI和段动脉A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急性组叶间动脉V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慢性组,而慢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组叶间动脉RI、段动脉AT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慢性组,而慢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肾脏大小和肾皮质厚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有效协助临床对肾脏慢性弥漫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且检查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膜炎病人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规律及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例,生长激素治疗组20例,10名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人在入院24h内行手术治疗,生长激素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每天8U,连用7d,其它治疗与常规治疗组一样。术后1、4、8d测定肠粘膜通透性,并观察临床基本情况、营养指标及治疗结果。结果 腹膜炎病人肠粘膜通透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生长激素治疗组肠粘膜通透性随治疗进程迅速下降,术后第8d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生长激素治疗组病人恢复较快,营养状态保持较好,术后并发症少,白细胞计数回落快,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腹膜炎病人肠粘膜通透性显著升高,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