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解剖胆囊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行2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完成LC2400例,中转开腹20例(0.8%),术后并发症10例(0.4%)。结论: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进行LC是一种安全、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拟行LC患者分为无粘连组57例和粘连组63例,无粘连组分别有29例和28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和胆囊后三角入路LC;粘连组有28例和35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和胆囊后三角入路LC。结果粘连组两种入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大于无粘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组中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胆囊前三角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胆囊后三角入路并发症及术中中转开腹例数均较胆囊前三角入路少(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安全可行、容易掌握,手术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胆囊三角存在粘连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何安 《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59-160
目的:对比采用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区别。方法:将280例LC患者根据有无胆囊粘连分为粘连组与无粘连组。粘连组146例患者中,75例采用胆囊前三角入路,71例采用后三角入路。无粘连组134例患者中,65例采用前三角入路,69例采用后三角入路。结果:粘连组中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胆囊前三角入路患者(P〈0.05)。粘连组患者两种手术入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无粘连组(P〈0.05)。两组患者中胆囊前三角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后三角入路(P〈0.05)。结论: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可降低手术难度,避免误伤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许昌东方医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腹腔粘连与无粘连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粘连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中应首先解剖出胆囊后三角,对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和胆囊动脉出血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43-44
目的探讨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400例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后三角入路分离胆囊管,切除胆囊。结果400例手术成功392例,中转8例,胆管损伤2例。结论后三角入路LC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胆囊后三角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粘连组(96例)与无粘连组(102例),其中粘连组47例行胆囊前三角入路,49例行胆囊后三角入路;无粘连组50例行胆囊前三角入路,52例行胆囊后三角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结果粘连组行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方面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粘连组在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粘连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采用腹腔镜实施胆囊切除术时,可优先选用胆囊后三角入路方法,手术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尤其是在胆囊三角有粘连的情况下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潜在的优势。方法 60例胆囊疾患患者分别行经脐入路(TUES组,n=30)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手术美容满意度和总费用。结果 60例手术均成功。TUES组3例转LC,LC组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LC组手术时间较TUES组缩短(P<0.05),TUES组美容满意度明显优于LC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S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能够取得和LC相同的临床结果,并且美容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1例,依据手术路径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经前三角入路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46例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进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生活质量(GLQ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出院时观察组GLQ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急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丁朋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74-1776
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本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6/42)。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Calot三角解剖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共4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为胆囊三角入路,观察组为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C手术中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此类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方法:选取6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个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结石数量、腹部手术史、解剖结构异常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2934、0.0028、0.0063、0.0088、0.0261、0.0311,P>0.05)。而胆囊颈结石、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等4个因素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560、4.9681、5.0681、4.5131,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易导致胆总管损伤、肝动脉损伤、胆囊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97 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俊  蒋厚文 《河北医学》2008,14(10):1162-116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97 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 结果:主动中转开腹(因解剖不清,尚未发生并发症时即中转开腹)病例62 例,主要原因为Calot 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72d ;被动中转开腹(发生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后中转开腹) 病例35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7.71d. 结论:当LC 术中遇到Calot 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胆道疾病80例根据人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刀处理胆囊三角,对照组采用电刀处理胆囊三角。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治疗组分离胆囊三角时间和剥离胆囊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引流量与拔除引流管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意义重大,超声刀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胆囊三角时间和剥离胆囊床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苏洪  谢福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01-1602,160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的盆腹腔及腹壁粘连的情况,以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患者124例,分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52例,对照组(新式剖宫产)72例,比较两组盆腹腔、腹壁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术后腹壁盆腹腔粘连观察组25例,发生率为40.08%,对照组61例,发生率为84.72%,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盆腹腔及腹壁粘连较改良新式剖宫产严重。要减少盆腹腔及腹壁粘连应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减少术中不必要的干预和操作,保证组织血供,避免体内异物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安鼻渊方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新安鼻渊方,对照组患者服用藿胆丸。14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总积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肺经蕴热证疗效、胆腑郁热证疗效及其总体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安鼻渊方对胆腑郁热和肺经蕴热型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任玉征  胡伟  黄永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12-113,115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慢性胆囊炎148例患者,其中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的73例、胆囊切除术的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康复,无肝外胆管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明显降低(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强求胆囊完全切除,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可获得与胆囊切除术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宫腔注入联合宫内节育器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冷刀系统手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62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给予生长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宫内节育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与手术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6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的宫腔粘连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月经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的再次粘连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激素宫腔注入联合宫内节育器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冷刀系统手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其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c超声仪对30例临床综合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患者进行空腹常规胆囊超声检查及胆囊壁动脉的多普勒检测,并用脂餐试验测定胆囊收缩功能。结果:糖尿病组(n=30)与正常对照组(n=20)在空腹胆囊最大截面积、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动脉的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期最小流速比值(S/D)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功能降低与胆囊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0位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40位经传统开腹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87,t=23.84,t=35.48,均有<0.01);术后使用镇痛剂的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中,在观察组无1例发生盆腔粘连,而对照组患者发生盆腔粘连的例数有4例,组间比较(χ2=4.21,P<0.05),腹腔镜组的盆腔粘连较开腹手术少。结论: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效果明显,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胆囊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胆囊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5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在改善胆囊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