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时间证治学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谦 《吉林中医药》2010,30(10):900-901
时间证治学,是根据医药学结合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周期性时间节律,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分析病机的变化以及辨别证候、防治疾病的一门医学科学。中医时间医学,其学术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日发病的五脏主时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时间与五脏主时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2月至翌年4月AMI中,AMI中实证显著多于虚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平旦;AMI中痰瘀证多于非痰瘀证,痰瘀证、非痰瘀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夜半时段痰瘀证AMI发生率高于非痰瘀证。结论AMI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12月至翌年4月不同中医证型AMI发病高峰与五脏主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证,又名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之本质。证是在诊察(『临床感知)病象的基础上,依据病因模式或辨证纲领等进行临床判断而获得的。现代证本质的研究表明,证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是全身多器官综合协调的结果,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变化[阎利,吴圣贤.证本质研究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84]。可见,证是疾病阶段性、状态性的病象概括。  相似文献   

4.
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上世纪50年代开启了证候研究的序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证本质研究、证规范化研究以及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其中以证本质研究最为广泛、深入。将证本质研究以时间为纵轴分为4个阶段来回顾与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机体电磁辐射理论提出中医证候假说,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洁  殷海波 《中医杂志》2007,48(5):464-466
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脉证,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证候的规范化以及揭示证候本质的研究为中医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将近年的文献概述如下。1证候规范化研究1.1证候分布规律证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不同  相似文献   

6.
生命运动本质的 研究以往偏重于物质和能量代谢,本文从信息代谢新视角说明症是信号-信息的载体,病是结构信息反映物质能量的结构变化,证是交换信息,是客体结构信息与主体结构信息交换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知的在生命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反映疾病的过程及其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复杂关系[1],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目前对于中医证候分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中医证的本质在我国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哲学原理等,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中医证的本质与单一证候的物质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从西医疾病的基本发病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证有本质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讨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中医证候的研究状况以及蛋白质组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的实质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在中医证的本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还没有揭示证的本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结论:蛋白质组学的广泛应用将对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带来契机,从而揭示疾病和生命活动的最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医虽然历史悠久,但对中医证候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开始,直到80年代才展开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在中医学理论中,辨证论治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证候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证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知的在生命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反映疾病的过程及其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近年来中医症候中肾虚证与唾液相关的文献分析、总结,发现在中医证肾本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唾液与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尚欠深入,而唾液蛋白质组学的广泛应用将对中医症候肾虚本质研究带来契机,从而揭示疾病和生命活动的最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科学一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对证候本质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是必须的。借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研究,为从整体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上阐明证候的本质及中医诊疗的分子机理,发展中医药学,走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萍  杨海燕  喻松仁  袁肇凯 《中医杂志》2012,53(10):815-816
证本质的研究历经多年,从证本质的理论探讨到证研究方法的改进累积了丰富的素材.从证本质研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证本质存在异质性的特点,并对证本质存在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证本质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尽管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累积了大量的结果,但迄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现围绕证本质的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与分析,力图在重新梳理过程中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活跃期,基于机械还原论方法的研究成为研究的主流,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客观指标的异常,以及细胞因子紊乱研究没有解决证本质问题,九十年代末以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进入迟缓反思期。最近,基于有机论的量子理论,提出中医证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叠加态的观点,有望推动证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脾虚证患者胃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同步检测胃平滑肌电活动和腔内压力变化的方法及血浆胃动素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3例各型脾虚证患者的胃运动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型脾虚证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和电-机械脱偶联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腔内压力波的各项指标均较健康人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呈增高趋势,并与胃电节律紊乱成正相关。提示各型脾虚证患者胃运动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是血浆胃动素水平增高→胃电节律紊乱→胃机械运动功能障碍。这种同步检测胃运动  相似文献   

17.
生命节律广泛地存在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节律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对大自然节律周期的研究必将揭示人体生命节律的本质,这是生命节律的共性。 《黄帝内经》系统的论述了外界环境中各种周期性变动因子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阴阳者,生命之根本也”。其中记载的周期主要有四时周期、昼夜周期、十日周期、十二日周期,五日周期、六十日周期、十月周期、十二月周期、五年周期、十年周期、六十年周期、六年周期、十二年周期等,但诸多周期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像一组齿轮,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8.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分子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蛋白质组学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新方向。通过分析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相关特征,比较了两者的相通之处: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都注重从整体、动态角度观察生命。文章从传统中医证候的概念出发,结合近年来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成果,充分论证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优势。从蛋白质生物大分子层次分析证候,有助于其标准化研究和医学界的认同。蛋白质组学必将为证候本质和客观化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证本质的研究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一些阶段性的结论仍难得到普遍认可,早期支持证本质内涵的部分特异性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淡出视野。尽管证本质的研究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对证本质的理解存在不同的说法和争议:有从证的形成历史角度阐述证的演变和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