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十年代初 ,广州市发生了两次登革热的局部流行 ,发病率低。 1 995年 ,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七区一县级市 ,病例数达 5 5 0 5例 ,发病率创历史新高。现将九十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发病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局部发病发生于1 994年 9月 ,于广州市某大院发生了一起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小规模暴发 ,罹患率为 1 2 3% (1 3/1 0 6 )。经疫情紧急处理 ,未引起大院外流行。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 2株Ⅰ型登革热病毒[1 ] 。第二次流行起于 1 995年4月 ,从首例确诊至 8月中旬 ,市区仅确诊 …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潮州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潮州市1995-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5-2004年的10年中有6年发生了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238例,年均发病率为5.11/10万,其中局部暴发疫情规模较大的有3次。疫情波及湘桥区和潮安县的平原地区(共14个街道/镇),发病高峰季节在8-10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0~49岁的青壮年,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潮州市登革热疫情高度集中分布于韩江流域平原地区,8-10月是发病高峰,农村和城郊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政府重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防蚊灭蚊是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广州市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今后广州市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0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例,输入性病例22例,累计发病率为1.57/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全市8个区26个行政街(镇)。检测可疑登革热发热患者血清标本1879人份,其中阳性139人份,阳性率为7.40%;分离到登革病毒29株,其中登革病毒Ⅰ型7株、Ⅱ型2株、Ⅲ型6株、Ⅳ型14株。蚊媒监测结果显示,蚊媒密度在6—10月份达到高峰,布雷图指数(BI)达4.02~6.40,与登革热疫情流行高峰相一致。结论201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总体上呈现出中等强度、多点散发的流行态势,发病数较2009年明显增多,与广州市历年来登革热流行规律基本一致,属于发病规模较小的登革热暴发年份。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下旬,端州区发生首次登革热局部爆发流行,经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检验证实为登革热Ⅰ型病毒引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查阅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资料及蚊媒监测资料对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禹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发病率为2.55/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于神镇苗家湾村;流行时间集中于9月份;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1.27;年龄分布于40至69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5.17%;临床表现以轻型为主;实验室检测显示,流行株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 2013年禹州市神镇苗家湾村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一起暴发疫情。依靠群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快速杀灭成蚊和消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另外,应开展持续的媒介监测,为今后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2—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全市共报告登革热疫情10起1 486例,其中本地感染1 388例(93.4%),累计发病率10.89/10万,无死亡。高发9~11月(94.9%),以青壮年为主。2012年本地感染涉及5个区,输入性病例涉及7个区市;2013年疫情波及所有区县,局部暴发强度高。蚊媒监测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BI)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12年毒株为Ⅲ型和Ⅳ型,2013年为Ⅰ型和Ⅱ型。结论 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大幅度上升,同一地区出现多种型别毒株,使防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从化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并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10月6日至11月6日从化市太平镇发生了一起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波及2个行政村,发病例数共49例,发病率为9.1/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为主,共34例,占总病例数的69.39%;男性27例,女性22例;血清学检查登革热IgM抗体阳性47例。结论该次登革热暴发疫情是从化市首起暴发疫情。对登革热流行的控制在于反复多次杀灭成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验室资料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结果2006年广东省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010例,年发病率为1.1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10例以上的暴发疫情共14起。疫情涉及广州、汕头、佛山等7个市。全省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共经历3个发病高峰,3个高峰依次降低。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20~39岁为主(41.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农民、学生为主。14例输入性病例的输入地来自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实验室检测发现,200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的流行株均为登革Ⅰ型,各1例输入性病例分别分离出登革Ⅰ、Ⅲ型毒株,其与本地检测的流行株无关联。结论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呈波及面广、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地方性登革热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出现首次登革热流行时,广州市区当年亦有散发与局部暴发。1980年海南岛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同年广州又相继出现流行。到1986年止。广州市先后共发生4次登革热流行。现将其不同血清型在我市的发病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广州市发现登革热以来,已发生由4个型引起的多次流行。每次均为单一血清型。而1991年该市首次出现两个血清型别的登革热交替流行。4~8月中下旬以散发性的登革Ⅳ型流行为主,8月下旬起为局部流行,病原体为登革Ⅰ型病毒。共发病258例,死亡3例。首例发生于4月28日,终末病例是11月13日,主要集中在9月份,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连江县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暴发与流行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连江县2004—2020年有6年报告登革热疫情,共52例,年均发病率0.47/10万,其中本土病例占63.5%、输入性病例占36.5%,呈局部暴发;3次流行发病率分别为3.27/10万(2004年)、0.89/10万(2018年)、2.67/10万(2019年);近几年输入呈常态化;发病高峰在10月;凤城镇病例数占75.0%;以青壮年为主;男女发病率类似。结论连江县登革热暴发流行均为外来输入引发,病原有Ⅰ、Ⅱ、Ⅲ型;外防输入、内防蔓延、及时疫报、措施得当,对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登革热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蚊媒传染病.近20年来,由于热带地区人口增长和流动性增加等因素促进了登革热的传播,使无登革热流行地区向低地方性流行区和高地方性流行区转变<'[1,2]>,而广州市人口流动大,地处亚热带,温度、湿度、年均降雨量等条件均适合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继2002年广州市发生较大规模登革热疫情后,2006年我市又发生了登革热疫情暴发和流行.为了进一步掌握登革热疫情发展规律,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笔者分析了2006年登革热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时间特点,探讨病例和疫情进展不同阶段采取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8—11月荔湾区东沙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病例107例,累计发病率为2.82/10万。首发病例于8月24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1月29日发病,疫情持续98d,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10月,共报告95例,占发病总数的88.79%。病例分布于4个社区中,其中东望53例、沙洛25例、南激21例、金宇8例,不同社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0例,女性57例,男女性别比为1:1.14。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共报告72例,占发病总数的67.29%。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33.65%)、工人(占23.36%)为主。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原为登革I型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8.21。结论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历时较长,是该地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次疫情;控制传播媒介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但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才能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珠海市2007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珠海市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信息系统资料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场专题调查、住院病历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集相关标本进行登革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2007年珠海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2例,其中从澳门输入1例,本地感染131例,发病率为9.92/10万;临床表现以典型轻型为主,无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分布在香洲区城乡结合部,东坑社区是主要暴发点;疫情始于8月13日,持续76 d,发病高峰在8月30日至9月6日;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2∶1,年龄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51.5%(68/132),职业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学生为主。实验室检测显示,疫情流行株为登革病毒1型,输入病例病毒株为登革病毒2型。暴发点社区人群登革病毒感染率为7.0%。结论2007年珠海市登革热疫情呈局部暴发,为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暴发疫情。开展持续的媒介监测,建立实验室支持的主动监测系统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效果。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患者及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病毒抗体检测,采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蚊媒密度监测。结果首例病例于8月22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0月16日发病,疫情持续55d,共发生登革热病例1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9例、临床诊断5例。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月份(11例)。登革病毒分型结果:检出2个血清型(Ⅲ型和Ⅳ型),其中Ⅲ型1例,Ⅳ型6例。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40,经采取快速杀灭成蚊、清除伊蚊孳生地和对积水点投药杀灭蚊幼等综合防治措施后,布雷图指数降到标准值(5.0)以下,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主要由Ⅳ型登革病毒引起。加强登革热病人管理和快速杀灭成蚊、彻底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广州市海珠区二龙街1991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的情况,发病率360.0/10万;93份急性期病人血清有32份分离到Ⅰ型登革病毒,阳性率34.4%;37份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31份Ⅰ型登革抗体阳性,抗体四倍增长率83.81%。在采取强有力灭蚊措施后,流行迅速终止。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对广州市花都区201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用布雷图指数和病例发病趋势评价所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发生登革热流行,9月1日-11月20日共发现543例,累计发病率 56.30/10万,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持续 78 d,疫情高峰出现在10月中旬,病例主要集中于花都区城区4个街道与狮岭镇,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女性高于男性,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村居民、工人为主,大多数病例表现典型、轻型登革热症状。采集406例进行血标本检测,233 例登革热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阳性,67 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106 例登革热IgM 抗体阳性。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后,平均布雷图指数下降到4.52,11月份登革热发病率明显下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呈暴发高流行态势,流行特征与广东省、广州市一致。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一起由输入病例引起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一起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明确病例定义,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病38例,流行历时84d,登革热抗体阳性21例,分离登革热Ⅰ型病毒3株。经采取以快速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本起疫情是由登革热Ⅰ型病毒引起,传染源输入是本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病例误诊,传染源未被及时发现是造成疫情暴发的重要因素,防蚊灭蚊是防止登革热发生的有效措施,加强对输入病例的监测是我市今后登革热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