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1342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27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中转开腹率为2.0%。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部位特殊8例(29.6%)、盆腔粘连7例(25.9%)、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者5例(18.5%)、恶性肿瘤3例(11.1%)、OHSS合并右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3.7%)、左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3.7%)双子宫双宫颈合并阴道斜膈、左侧宫颈管闭锁1例(3.7%)等。因并发症即出血而中转开腹者1例,占3.7%。结论 子宫肌瘤部位特殊、盆腔粘连等为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最常见的原因.加旨对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可以减少中转开腹率.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类型、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02年5月~2011年3月进行的77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79例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61例,占7.83%。中转开腹58例,占7.45%。结论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应循序渐进,在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应开展高级别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以其在妇科手术中微创、导致的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尽管腹腔镜手术医师技能不断提高,然而适应证的放宽和手术范围的扩大,使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增多。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82例患者中转开腹的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转开腹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1230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9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应的分别为对照组和应用组.结果:在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的情况下,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延长,但是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6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率为3.15%。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盆腹腔粘连23例(63.89%)、术中操作困难或并发症8例(22.22%)、恶性肿瘤3例(8.33%)。有下腹部手术史和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中转开腹率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最主要原因为盆腹腔粘连。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6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率为3.15%.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盆腹腔粘连23例(63.89%)、术中操作困难或并发症8例(22.22%)、恶性肿瘤3例(8.33%).有下腹部手术史和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中转开腹率较高.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最主要原因为盆腹腔粘连.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既往有开腹手术史的患者再次因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卵巢囊肿)需手术治疗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及常规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闻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开腹手术史患者中的优势.[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具有手术时问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常规开腹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开腹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应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临清市人民医院妇科采用腹腔镜手术551例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病史等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5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5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07%。其中穿刺和气腹建立时的并发症5例,术中并发症32例,主要为大量失血(28例),术后并发症13例,主要为术后感染10例。Ⅰ(子宫附件手术)、Ⅱ(子宫肌瘤剔除术)、Ⅲ(子宫次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Ⅳ(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类手术的并发症率依次为1.25%(2/160)、4.2%(6/141)、11.3%(17/150)、25.0%(25/100)。②根据单因素分析,未发生并发症和发生并发症患者在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个影响并发症率的因素:医师工作年限(OR=7.796,P0.05)、腹腔手术史(OR=6.634,P0.05)、手术类型(OR=0.423,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中大量出血和术后感染。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可能与并发症发生相关;而医师工作年限、腹腔手术史和手术复杂程度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除少数患者表现充满信心和乐观情绪以外,多数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急或抑郁(统称为焦虑)心理,并与性别、学历、手术种类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患者手术前后住院时间短,都以日间手术方式完成,麻醉前访视容易被忽略.但临床中术前麻醉医生访视患者,了解其焦虑状态,给予一定的精神准备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手术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妇科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为临床重视麻醉前访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宫外孕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而研究组中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宫外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较短,p<0.05。结论:给予宫外孕患者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有良好临床疗效,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旨在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比较63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54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术前、术后即时、术后6小时抽取2mL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各项血气指标在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腹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6小时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即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高于开腹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术后即时酸碱度、剩余碱明显低于开腹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即时碳酸氢根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如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国手术期监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血气变化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转开腹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57例的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经术后体位、饮食、生命体征、各种管道、切口、疼痛、并发症等的观察及护理,给予适宜的出院指导,中转开腹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腹腔镜中转开腹术后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阑尾手术治疗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3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4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0例与对照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1±6.4)h、(4.1±1.7)d较对照组的(36.8±7.4)h、(7.8±3.2)d有明显缩短,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4.2±10.4)min、(43.7±11.4)min,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且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 与临床情况.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54例(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姐,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24%),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对象,其中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记为腔镜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记为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间明显较开腹手术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长度较小,术后使用止痛剂的患者较少,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也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除手术时间较长以外,伤口长度,出血量,进食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且淋巴清扫与开腹手术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妇科腹腔镜手术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良性疾病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切除)、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35例为腹腔镜手术组;随机选择同期开腹行输卵管切除、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切除)、子宫切除患者135例为开腹手术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抗炎时间、补液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较,手术时间稍长,t=2.26,P>0.05,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少(t=3.97)、术后抗炎时间短(t=3.86)、补液时间短(t=3.72)、肠道恢复快(t=2.98)、住院时间短(t=3.63)、术后发热率低(t=4.18),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优势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35例,其中腹腔镜组75例,传统开腹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比传统开腹手术在时间、出血量、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势明显,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细胞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能量代谢指标、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当(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更好,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能减轻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减慢能量分解代谢速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