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当病人血管壁弹性降低或充盈不良或长期反复住院静脉损伤者,常需多次反复穿刺,这样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带来了不应有的创伤,为此,我们采用甘油、2%利多卡因、2%山莨菪碱混合液外敷静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输液是临床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穿刺的原则是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穿刺,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手背表浅静脉、拇指等,此处未梢神经分布广,为了减轻病人穿刺疼痛,我们试用了利多卡因局部皮肤浸润麻醉的方法,应用于临床静脉穿刺,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直流电导入减轻静脉穿刺疼痛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的广泛开展,使用粗针头静脉穿刺引起疼痛的问题也相应突出。如何减轻静脉穿剌针剌入皮肤时的疼痛症状?我们仿照Arvidsson[1]的报道,在静脉穿刺前,应用利多卡因直流电导入法麻醉镇痛,并观察65名输血员静脉穿刺时的痛觉反应,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观察对象为来院的输血员65名,男36名,女29名;年龄20~30岁8名,31~40岁23名,41~50岁34名,均身体健康。以掷硬币法将65名输血员随机分为观察组34名,对照组31名。观察组用pH值5的20%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学龄期患儿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 方法 将240例初次注射的学龄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按利多卡因的浓度分为0.5%组、1.0%组、1.5%组、2.0%组各30例,各组穿刺处皮肤先用利多卡因局部喷涂、再用75% 乙醇喷涂后进行静脉穿刺。比较2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患儿依从性好于对照组。0.5%组与1.0%、1.5%、2.0%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其中0.5%组与1.0%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0%发生不良反应4例。 结论 利多卡因局部喷涂可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对学龄期患儿静脉穿刺采用有效浓度1.0%~1.5%的利多卡因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病人对静脉穿刺的疼痛都比较敏感,易产生紧张或惧怕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针对此情况,静脉穿刺前,使用2%利多卡因敷料温热湿敷穿刺部位15min后再行静脉穿刺,可减轻针刺所致的疼痛。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后行18G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50例,对照组50例。局部麻醉组采用1%利多卡因0.2ml局部注射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直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患者穿刺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无痛25例,轻度疼痛24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患者无痛0例,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31例,重度疼痛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36,P〈0.01)。结论1%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后行18G静脉留置针穿刺可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红花醇液外涂减轻病人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和探讨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将实验病人进行自身对照法,分别使用实验A组处方(2%盐酸利多卡因25m l加20%红花醇至50m l)、实验B组处方(2%盐酸利多卡因25m l加生理盐水至50m l)、对照组C(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实验A组疼痛减轻优于实验B组、对照C组(P<0.01)、实验B组优于对照C组(P<0.01)。结论:实验A组处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比实验B组处方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8月~2004年7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住院及门诊病人105人,180例次动脉穿刺操作,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局部麻醉对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静脉穿刺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清醒的住院输液病人550例,在患者双侧上肢静脉分别接受常规静脉穿刺和快速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对比。结果:快速静脉穿刺疼痛明显轻于常规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快速静脉穿刺法疼痛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在输液穿刺时的局部止痛作用。方法将90名志愿者进行前臂肘部以下外周静脉穿刺疼痛比较,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75%酒精湿敷局部皮肤10min后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75%酒精外敷局部皮肤10min后行静脉穿刺,比较疼痛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静脉穿刺前采用2%利多卡因+75%酒精外敷局部皮肤,有助于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时应用利多卡因针剂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3岁~7岁需静脉输液的小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应用利多卡因针剂镇痛.采用美国Wongbaker患儿疼痛评分法,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针剂可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2.
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在儿童穿刺部位涂布对进针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80例5~6岁行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1组(利多卡因)、试验2组(硝酸甘油)、试验3组(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及对照组(生理盐水),分别于输液前5min在进针处蘸取相应溶液涂擦,比较各组进针时的疼痛分值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2组(65%)及3组(68%)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试验1组(60%)及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及3组的疼痛评分低于试验2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于局部涂擦既可减轻患儿穿刺时的疼痛,也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操作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快速垂直静脉穿刺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快速垂直静脉穿刺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清醒的住院静脉输液病人4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右手持针柄在血管上方或右侧0.1~0.2 cm处将针尖快速垂直刺入皮内,然后迅速以20°角度沿血管方向潜行穿入血管;对照组针头与皮肤之间以20°角度在血管上方或右侧0.1~0.2 cm处穿入皮下,再沿血管方向潜行穿入血管。观察两组病人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垂直静脉穿刺疼痛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间隔时间与剂量进行局部皮肤喷雾麻醉时,利多卡因气雾剂对缓解术前静脉穿刺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静脉穿刺部位进行表面喷雾麻醉,按喷雾剂量4.5,9.0mg分为A、B两组,分别在用药后3,5,7min进行穿刺,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A、B两组NPIS评分3min分别为(5.3±1.0),(4.9±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5min分别为(3.9±1.2),(2.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7min分别为(1.9±1.2),(0.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1)。A、B组3,5,7minNPI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13,56.10;P〈0.01),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减轻。A、B两组满意度分别为7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47,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对术前缓解静脉穿刺痛效果明显,以注射前7min进行表面麻醉喷雾穿刺部位4.5mg连续2喷,镇痛效果好,通过合理正确掌握用药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镇痛效果,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邓菊芳 《当代护士》2013,(10):149-150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时皮下潜行进针速度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人,实验组给予快速皮下潜行进针,对照组给予慢速皮下潜行进针.比较2组患者对进针疼痛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占93%,对照组无痛率仅为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皮下潜行进针患者疼痛明显低于慢速皮下潜行进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转移注意力对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选择了100例住院患者进行自身对照,采用分心技术法^[1]:(静脉穿刺时间病人进行愉快交谈,分散病人注意力)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不与病人交谈)进行静脉输液穿刺,穿刺完毕20S后评估局部疼痛程度,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提示静脉输液穿刺时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使局部疼痛感消除或减轻,肌肉注射同样奏效。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患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患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穿刺护理,干预组(150例)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的疼痛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穿刺时的疼痛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静脉穿刺的成功率92%,对照组64%(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增加护患之间的感情,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屠燕  张秀华  孙梅花 《护理学报》2004,11(12):41-42
目的分析引起静脉穿刺疼痛的原因及探讨改进方式。方法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275例,按病床号分为采用改进的穿刺手法进行操作组140例,采用传统手法进行操作组135例,对比其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受。结果接受改进的穿刺手法进行输液组疼痛感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手法进行输液组(P﹤0.001)。结论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手背静脉穿刺时采用背隆掌空的握杯状,尽量采用直刺法,掌握好进针的角度、长度可有效减轻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改良静脉穿刺法与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6名患者进行研究.按日期分为单日输液和双日输液,单日输液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设为对照组,双日输液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设为观察组,每例观察4次,自身对照各2次,共观察424次.比较两组穿刺方法患者疼痛反应程度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具有无痛、微痛、微创、快速、准确的特点,且能减少对静脉的损伤,延长静脉的使用寿命,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并易于为护理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将同体左侧前臂以下的手背静脉尺侧、手背静脉桡侧、腕部桡侧静脉三个部位作为穿刺点分3d进行穿刺,每天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比较3d穿刺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手背静脉尺侧疼痛最轻,桡侧次之,而腕部桡侧疼痛最明显,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短期输液病人尽量选择手背静脉尺侧为穿刺点,尽量少用腕部桡侧静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