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对湖南省内销售使用的各种类型净化产品进行模拟现场甲醛净化效果实验,对比了解其净化效果和各自的优缺点,探索科学有效的甲醛去除方法。方法 20m3密闭性良好的模拟现场空气试验室,采用人工模拟方式使试验间和对照间甲醛浓度达国家标准浓度的10~14倍,分别测定1h和12h各类空气净化产品对甲醛净化效果。结果静电吸附类净化产品A和B1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19%、15%,12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94%、66%;物理吸附类净化产品C和D1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15%、12%,12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84%、50%;化学消除类净化产品E和F1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12%、19%,12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44%、77%。结论不同的净化产品由于其作用原理和净化方式不同,对甲醛的去除效率和去除特征有所不同,去除甲醛应根据权威机构室内空气检测结果 ,采取综合、长期的科学治理方法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几种空气净化技术对室内甲醛污染净化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净化产品净化效果评价方法,并对不同净化产品和净化方式去除甲醛效果进行对比,探索科学有效的甲醛去除方法。[方法]30m~3密闭性良好的试验室,模拟大型环境测试舱测试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发生甲醛,分别测定不同空气净化器、不同甲醛去除剂,不同净化方式甲醛去除效果。[结果]使用净化器后甲醛总衰减常数均高于甲醛自然衰减常数,净化器A、B、C总衰减常数分别为0.19436、0.15806、0.06103;12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91.74%、89.09%、55.27%。A、B、C3种净化剂在30m~3试验室中对甲醛净化处理后24h去除率分别为:89.79%、88.75%、78.87%。不同净化产品和净化方式由于其作用原理和作用方式不同,对甲醛的去除效率和去除特征有所不同。[结论]去除甲醛应根据室内空气检测结果,采取综合、长期的科学治理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臭氧空气净化器对甲醛、苯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研究某型臭氧空气净化器的两种机型对模拟现场空气中甲醛,苯的净化效率,了解其净化效果。方法:采用模拟现场加入人工喷洒受试物质的方法,使用甲醛,苯试剂在试验室内分别按0.4mg/g^3进行喷洒,再经密闭0.5h自然挥发及平衡后,在开机0.5h,1h,2h以个体采样器分别使用酚试剂吸收液及活性炭管采样分析。结果:该臭氧型空气净化器在温度12.4℃-14.8℃,湿度36.3%-48.2%的范围内,小片型开机0.5h,1h,2h对模拟现场内苯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9.24%,44.42%,55.99%,对甲醛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3.19%,6.79%,10.41%。双片型开机0.5h,1h,2h对苯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58.81%,62.74%72.00%,对甲醛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6.57%,7.53%,11.20%,结论:该型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苯,甲醛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由于甲醛,苯可吸附在房间墙面,故净化器必须持续开机才能保持对其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震  陈连生  陈晓东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67-1468
目的研究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在空气试验室和现场两种环境中对空气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净化效率,了解其净化效果。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2)的步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和净化效果。结果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空气试验室和现场空气中甲醛及TVOC的净化效率分别为(21.0%,16.7%)和(46.8%,39.2%).3h在两种环境中对甲醛和TV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1%,90.5%(扣除自然衰减影响)和43.8%,72.0%。结论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室内装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甲醛和TVOC均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对TVOC的净化效率远高于甲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活性碳纤维(ACF)负载二氧化钛对室内低浓度甲苯的净化效率。方法 在自制的模拟小室内,采用低浓度甲苯作为评价气,将ACF吸附与TiO2光催化降解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对甲苯进行净化,并对自制光催化剂与市售光催化剂的ACF负载光催化净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3nmACF、3mmACF+UV和负载市售光催化剂的3mmACF对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43.91%、44.83%和44.52%;毛玻璃、5mmACF和3mmACF负载市售光催化剂、3mmACF负载自制光催化剂在UV照射下对甲苯去除率分别为17.44%、56.06%、63.27%和63.15%。结论 ACF是良好的负载材料,其规格对二者结合的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自制的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潜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净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潜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对有害气体、烟尘颗粒物净化效果。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和现场(潜艇)以仪器和检测管法测定净化前后有害气体、烟尘浓度;现场试用时随机选择某潜艇4个舱室,于出航前未开启净化装置时进行舱内有害气体浓度测定,再于出航期间开启净化装置连续3d,测定有害气体浓度。结果(1)实验室试验:净化装置对硫化氢1h净化率为100%,对烟尘的净化率为92.9%,对其他有害气体的净化率达80%以上。(2)现场试用:净化装置对甲苯、二甲苯、甲醛、苯和氨的净化率分别为:1号舱室80.0%、80.0%、65.2%、60.0%、50.0%;2号舱室50.0%、50.0%、80.0%、66.7%,氨未检测;4号舱室30.8%、50.0%、96.0%、60.0%、100%;对3号舱室内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不明显,对氨、苯、甲苯、二甲苯均无净化作用。结论潜艇净化装置对潜艇舱室内空气中多种有害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9种住宅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目前市场上主要品牌住宅用空气净化器对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30m3环境测试舱法测试9种家用空气净化器对颗粒物、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氨、二甲苯的净化效果,并以去除率、洁净空气量、净化效能等指标评价上述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性能。[结果]在所测试的净化器中,对甲醛、TVOC、氨、二甲苯的3h去除率≥80%的净化器分别占测试总数的55.6%、88.9%、33.3%和88.9%。按甲醛、TVOC、氨、二甲苯净化效能符合《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8)(≥D级)要求划分的净化器分别占测试总数的77.7%、88.9%、55.6%和100.0%;颗粒物净化效能符合《空气净化器》净化效能A级要求的空气净化器占测试总数的88.9%。[结论]所抽检的家用空气净化器有机污染气体和颗粒物净化的总体性能良好,而对氨类的净化性能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应用化学吸收法去除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甲醛.方法 以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采用液相吸收法研究了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铵、氯化铵、钼酸铵、高锰酸钾等无机物对不同浓度甲醛的去除效果.结果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酸性高锰酸钾和碱性高锰酸钾对1、10、100 mg/L 3种浓度的甲醛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达到15.9%、74.7%、93.5%;钼酸铵和中性高锰酸钾对10 mg/L甲醛去除率达到25%以上,对100 mg/L甲醛的去除率达到35%以上;硫酸铵、氯化铵对不同浓度的甲醛的去除率都低于7.0%.结论 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高锰酸钾,可作为去除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有效吸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合改性活性炭的负离子加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器整机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KOH改性活性炭吸附为主体,以负离子、O_3、MnO_2催化剂协同净化甲醛,辅以三级净化装置净化PM_(2.5),完成净化器样机的设计和定制,并进行了去除甲醛和PM_(2.5)的性能测试。结果该样机对甲醛和PM_(2.5)的清洁空气量(CADR)分别为46.1和407.9 m~3/h,去除率分别为78.5%(60 min)和98.3%(18 min),优于市场上销售的其他净化器。结论该组合技术有助于提高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活性炭深度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活性炭和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高饮用水安全性。方法对高藻期经预氯化处理的原水,在常规净水工艺后,采用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两种深度净水工艺进行中试处理。结果活性炭对高锰酸钾耗氧量(CODMn)、氨氮(NH4^ -N)、UV254(在254nm波长下水样的吸光度)三氯甲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6%,50.1%,94%。94.7%;臭氧活性炭对其去除率分别为57%,47.6%,80%,94,3%;色-质联机分析表明.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可以控制和消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性。结论在源水预氯化条件下,单独活性炭比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去除效果更好。O3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两种机型对空气试验室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净化效率,了解其净化效果。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2)的步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和净化效果。结果 A空气净化器对空气实验室中甲醛和TVOC的洁净空气量和净化效率分别为28.80m~3/h、9.60%和46.80m~3/h、26.00%;B空气净化器对空气实验室中甲醛和TVOC的洁净空气量和净化效率分别为37.80 m~3/h、21.00%和140.40m~3/h、46.80%。结论 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室内装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甲醛和TVOC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增加了活性炭过滤层的B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优于A空气净化器。  相似文献   

12.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净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模拟实验舱,在实验室观察了4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对多种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以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发生器用于坑道净化。方法:将介质阻挡等离子体、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和市售的2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分别放入1.7m^3体积的塑料袋中,用采样器将空气吹入气袋,同时加入所配有害气体,待气袋充满,混匀后用仪器或气体检测管测定配气袋中所配有害气体浓度。观察静置时自然衰减率和对有害气体的净化率。结果:有害气体在配气袋中1h的自然衰减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酮、甲醇为0(浓度不变),氨、甲苯、二甲苯、甲醛自然衰减率为3.0%--5.0%,硫化氢为9.1%(浓度有所降低)。在4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对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要好于其它3种,其对甲醛、硫化氢的净化效果为100%,对氨、二甲苯、甲醇的净化率为90%。结论: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对多种常见有害气体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出空气净化器对甲醛净化效果评价的时间和测定间隔。方法 在 30m3和 1 5m3测试舱中进行自然衰减试验和甲醛去除效果试验。结果 自然衰减测试时间为 2 5小时 ,测定间隔为 15分钟 ;总衰减测试时间为 1 2小时 ,测定间隔为 5分钟。当空气净化器风量 <30m3 h或评价无风量空气净化产品时 ,可在 1 5m3测试舱中进行评价 ,自然衰减和总衰减的测试时间均为 6 4min ,测定间隔为 8分钟。结论 不同类型空气净化器对甲醛净化效果评价的测定时间和测定间隔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两种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甲醛净化效果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试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对甲醛净化作用,研究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的测定方法,为制定净化产品的净化功能的测试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了硅藻土和光催化两种原理空气净化材料,以室内空气常见的污染物甲醛为目标,参照国家空气净化器标准(GB/T18801-2002)中的实验条件,在1 m3环境测试舱内分别发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0倍的甲醛气体,测试净化产品对甲醛衰减曲线,运用数学曲线积分面积的计算模式来计算单位时间净化量。结果:硅藻土材料对甲醛的净化量是1.44 mg/m2.h;光催化材料对甲醛的净化量是1.14 mg/m2.h;两种空气净化材料对甲醛有明显的净化功能。结论:(1)验证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的测试方法,运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净化量作为评价产品净化功能的指标,这一指标能直观、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净化效果。(2)计算净化量的方法运用数学曲线积分面积(近似梯形)公式,既简便又准确。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产生的O3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净化有害气体时产生的O3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密闭的容积为40m^3的试验舱内,对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O3在8h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每2h测定1次;在配气袋内配制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于净化前及净化后1h测定有害气体浓度,计算净化率。结果净化器在强风档下出风口处的风速为0.84m/s,100cm处的风速为0.33m/s,中、弱风档下的风速为0.05~0.33m/s。等离子体对硫化氢、氮氧化物、甲醛及二氧化硫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在95%以上,对苯系物的净化效果不太理想,净化率仅有27%~40%。O3浓度并不随净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上;Ⅰ、Ⅱ档之间产生的O3浓度相差23%~33%;3种不同风档条件下产生的O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出风口处测得的O3浓度较高,0.58~1.05mg/m^3。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对硫化氢、氮氧化物、甲醛及二氧化硫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95%以上;在出风口处测得的O3浓度较高.超过“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极限值允许浓度”,而在8h室内O3平均浓度为0.12mg/m^3.基本符合“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极限允许浓度”,建议对具有低温等离子体功能的净化器,应采取对O3的过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探讨污水污泥施用于土壤后,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降解效果。方法;土柱模拟试验;结果;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去除率达67%以上,在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该类物质的降解过程中,发现并筛选出优势菌株,结论:含有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污水污泥施用于土壤后,能够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渣对废水中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煤渣吸附废水中氨氮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静态试验方法,测定在不同反应接触时间(2~24h)、煤渣的投加量(2~20 g)、水样中氨氮的初始浓度(1~30 mg/L)以及反应温度(20~40℃)下煤渣对模拟水样中氨氮的吸附效果.结果 在最佳条件(即吸附时间为12h,煤渣投入量为10 g,水样中氨氮的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为25℃)下,煤渣对模拟水样中氨氮的去除率为45%.结论 煤渣可较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铁盐、铝盐混凝及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α放射性的效果。结果表明,以铀为示踪剂,在水中Fe^3+、Al^3+浓度分别为30.60mg·L^-1时,形成沉淀对α放射性的载带去除率分别为10.3%、17.4%;在用粉末状活性炭吸附,当每升水中活性炭加入量为1g时,吸附去除α放射性达83.5%.重点研究了粉末状活性炭去除水中α放射性的最佳条件,最制定了一个实用的降低饮水中总α放射性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纳米光催化涂料去除空气污染物净化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光催化TiO2纳米涂料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利用4m^3测试腔,以365nm的紫外光照射试样板,在光强度为107~271uW/cm^2、风速0.3~1.5m/s的试验条件下,测试光催化纳米涂料去除SO2、NO2和甲醛的净化效果。结果 在紫外灯照射下,纳米涂料板30min对SO2的净化效率为97%,对NO2的净化效率为90%,对甲醛净化效率为69%。无紫外光照射的纳米涂料板对SO2的净化效率为48%。结论 该实验为建立纳米涂料净化空气污染物的评价方法提供了基础资料。提示不同环境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活性炭载纳米铂催化剂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效果.方法 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载纳米铂催化剂,观察不同载铂量(0.1%,0.5%和1%)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活性炭载铂为还原态纳米粒子(d≈18 nm),铂负载量为0.5%时,反应5h甲醛去除率为98.2%.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活性炭载纳米铂催化剂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