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儿科临床中,腹痛为小儿常见的临床症候。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只无外科急腹症指正的小儿腹痛。小儿腹痛大多以食机腹痛为多见,本病多因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或家长过于溺爱子女,顺其所欲,饥饱无度,久之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受纳,导致本病。义因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六腑以通为顺,经脉以流通为畅,凡腹内脏腑,经脉受寒邪侵袭或肠胃为乳食所伤,中阳不振,络脉瘀滞等。均可引起气机雍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而腹痛。小儿腹痛多以积滞实痛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儿童慢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症,目前现代医学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小儿腹痛有其特色和优势,古今医家多以调理脾胃、温中散寒、理气活血、消积导滞、和胃畅中、清热化瘀等法治疗。本文从腹痛阴虚肝郁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治思路、验案举隅等方面对肝胃同治法治疗小儿腹痛进行探讨,并浅析心理疏导在治疗小儿腹痛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小儿腹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小儿食积腹痛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临床上以食积引起者最为多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拒按、辗转反侧,睡卧不宁等.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的方法治疗此型腹痛42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中调气汤治疗小儿痉挛性腹痛举隅广东省深市罗湖区中医院(518001)司徒桦【关键词】小儿痉挛性腹痛温中调气汤小儿痉挛性腹痛,临床以肠为多,胃居次。笔者拟用温中调气汤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方药及治疗验案介绍如下。笔者应用温中调气汤治疗小儿痉挛性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咽部疾病的临床分析来提高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咽部疾病138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以腹痛起病,且成为病程的主要表现,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咽部病变治愈,腹痛随之消失。结论:腹痛可能成为小儿咽部疾病的主要表现,对以腹痛首诊的小儿均应常规检查咽部,以排除咽部疾病所致腹痛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多由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腹外疾病病引起。疼痛的部位多与所在脏器有关。急性腹痛首先考虑外科急腹症,慢性腹痛多因内科疾病所致。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部位可分为右上腹、上中腹、左上腹、脐周、腰部、右下腹、左下腹、弥慢性及不定位。诊断上可根据四诊及理化检查大多可以准确诊断,但因小儿年龄小,常不能准确表达腹痛的性质和部位,往往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但只要通过仔细观察及相应的检查,大多可确诊并预相应治疗即可收效。 在临床上,小儿主诉脐周、上中腹腹痛者较为常…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日常生活及临床中较为多见,临床上多发生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可存在肠道感染,感染后发展为反复腹痛、腹泻等症状,因而在临床中常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典型症状为迸发腹痛、缠绵难愈,疼痛多集中于右下腹部,少数患儿脐周、上腹、左下腹也可出现疼痛不适,大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不适,部分患儿可以出现腹泻、便秘等胃肠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痛的效果。方法:36例小儿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以及患儿的基本病情,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腹痛患儿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18例痊愈,16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腹痛患儿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薛筠 《四川中医》2010,(5):94-95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二陈汤汤剂口服治疗45例小儿腹痛患者,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45例腹痛患儿,痊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腹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王付 《中医杂志》2004,45(12):947-947
答: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主要有虫证腹痛,饮食积滞腹痛,受凉腹痛等等,在临床中小儿受凉腹痛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田明星 《光明中医》2010,25(2):298-299
小儿腹痛病因很多,除常见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患外,非消化道感染引起的腹痛也颇多见,而且病情更复杂,诊治更困难。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非消化道感染性腹痛,效果颇佳,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胃腹痛宁冲剂治疗小儿浅表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的上腹部疼痛是小儿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小儿内窥镜检查的日渐普及,在反复就诊的腹痛患儿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有所上升,成为小儿长期腹痛的主要原因。在我院已故著名老中医王鹏飞教授治疗腹痛的验方基础上,经过我们多年反复的实践,研制了温胃腹痛宁冲剂,于1993年6月~1994年12月对60例经纤维内窥镜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的病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在肠腑,多由中焦气机郁滞,湿热内蕴致经络不通所致,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依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之理论,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散剂外敷神阙穴,能明显改善腹痛症状,且见效快,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小儿腹痛常见的原因~([1])。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或伴有发烧、呕吐、腹泻、便秘等临床表现,儿童与青少年多发,以7岁以下小儿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病易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彩超的普及和应用,本病诊断率已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对2007年1-8月来我科诊断的168例腹痛患儿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痛原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来中医药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49-51
便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排便感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腹痛腹胀、纳差等,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便秘在临床上大部分属于慢性疾病,易被患儿及家长忽视,临床上多见中重症患儿。若小儿便秘控制不当会影响胃肠功能,日久甚至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功能下降、生长发育障碍等问题。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以快速解决大便嵌顿问题为目的,长期疗效差,不良反应多。袁斌教授认为,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亏虚。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先天脾胃功能较弱,诸病易患,加之现代喂养无度,饮食结构不均衡,使得小儿便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袁斌教授认为小儿便秘主要原因为脾虚失运,并且与肺经热盛、肾阴亏虚相关,治疗上以健脾助运为主,辅以清热润燥,同时指导家长调整患儿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以提高和巩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代表方,也多用于治疗营卫不和证,郑启仲教授依据仲景之法,临床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小儿哮喘、小儿腹痛、荨麻疹、小儿误汗等疾病,疗效显著,兹举验案四则以供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萍  单良 《光明中医》2011,26(9):1809-1810
功能性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小儿突然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时痛时止,疼痛程度轻重不等,间歇时腹部柔软,未见异常,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黄甡教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经验。方法: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出发,详述黄师对该病的中医病机认识及自拟腹痛方的具体方义及应用,为临床诊治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参考。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辨证多属脾胃虚弱兼夹痰瘀,用腹痛方治疗多收良效。结论:黄甡教授诊治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