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7,(12):1773-1775
目的了解主动招募的方法增加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站城区捐血中心作为主动招募组与献血服务科血源组作为自愿献血组的招募方法进行比较,主动招募组采用主动的电话招募、短信招募、采血现场动员招募方式,招募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自愿献血组采用随机等候的方式招募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比较两组的招募效果。结果通过主动招募的主动招募组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成功率为17.2%,自愿献血组为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动招募组的招募方式中,电话招募占81%、短信招募占13%、现场动员招募占6%,以电话招募的方式最为有效。结论随着我市单采血小板用量的不断上升,积极拓展新的血源是缓解用血紧张的唯一办法,主动的招募方法特别是电话招募在增加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献血方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计献血366540人次。其中,街头献血294896人次、单位预约献71644人次。献血人群中,单位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1.67%、38.33%;18~45岁人群献血人比例96.75%;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为57.00%。献血人群以单位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为主;初次献血的人群仍然是构成献血人群的主体。结论:应当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工作,发展固定献血者,并向农村延伸是今后招募血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成分献血者招募工作中实施的新策略与管理,满足日益增长单采血液成分的需求。方法制定新策略包括成分血捐献流程改进;固定成分血捐献递增式激励措施;完善服务设施;推动互助成分献血。对献血者、工作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结果 2012年,参加成分献血者2556人次,采集成分血3882个治疗量,重复献血比例达78.8%以上,新招募成分献血比例占全年总人次的21.2%,为临床提供充足、日益增长成分血的需求。结论招募成分献血者的新策略实施后,我站的成分血需求虽然增长了32%,成分血初次献血比例上升到11%;互助献血比例达到10.2%,这两比例人群的增加,不但临床供应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是调节定期捐献者不延时献血,献血热情不受影响,招募新策略的制定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使我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发展壮大成分血捐献队伍,满足了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浙江省无偿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为建立无偿献血人群招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导出2006—2015年所有全血无偿献血者(包括流动采血车、献血屋及团体组织献血者)信息。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体重和一次献血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浙江省全血无偿献血529.97万人次,年献血人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速为2.99%。男性献血309.85万人次,女性220.13万人次,男女比为1.4∶1;女性2010年后献血人次数有所下降。献血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献血总人次的91.44%。职员、学生和工人分别占全部献血人群的14.61%、12.27%和10.09%;职员的年献血人次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71%;但工人献血人次呈下降趋势,学生献血人次在各年间波动较大。一次献血400 m L(360~440 m L)的人次数占总献血人次的41.23%;一次献血400 m L的比例男性(占48.86%)高于女性(占30.50%,P0.001)。结论浙江省无偿献血人次逐年增加,无偿献血者年龄以18~45岁为主,职员、学生和工人是无偿献血的主体人群,但女性献血人次有减少趋势,且一次性献血达400 m L的人次比例较低,需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单采血小板采供血情况,为今后突发事件采供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福州市2020年1至6月(疫情期间)和2019年同期单采血小板采供相关数据,并分析各项应急措施成效。结果 疫情期间较2019年同期,单采血小板采集人数增长5.0%、人次减少3.5%,采集量减少3.3%、浓缩血小板制备量增长152.5%、供应量增长13.0%。初次和重复单采献血者人数分别增长4.2%和5.2%,捐献人次、捐献量、人均捐献次数和人均献血量均下降,其中初次单采献血者下降比例更大;初次单采献血者18~24岁人数减少,25~34岁和45~54岁人数增加;学生人数减少,职员人数增加。重复单采献血者仅55~60岁人数减少。单采献血点现场招募同比增长54.1%,全血献血点招募人数同比下降42.5%,同伴招募人数同比下降42.9%;重复单采献血者电话和短信招募成功率分别为13.2%和6.1%,均低于2019年同期16.8%和10.3%,电话招募成功率均高。结论 疫情期间各项采供血应急措施行之有效,可作为今后突发应急事件采供血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雪莲  刘海涛 《智慧健康》2022,(12):136-138
目的 介绍本单位团体招募策略和近年来招募效果,与国内同行分享团体招募经验,以解决取消互助献血后可能出现的血液供应紧张问题。方法 通过血站管理信息系统,按街头招募、团体招募两种方式分别查询历年来不同招募方式的献血人次和每次捐献400mL献血者所占比例。结果 团体招募人次每年基本都超过50%;团体招募人群献400mL比例(41.3%)明显低于街头招募人群(74.7%);寒暑期献血量低于临床用血量。结论 合理运用团体招募,既能保证本地区的临床用血供应,又能有效规避血液过期报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攀枝花市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模式的利弊,为机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1089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采互助献血者476人次复检不合格率3.15%,自愿机采献血者613人次复检不合格率0.8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χ^2=8.107,P〈0.01),其中抗-TP不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379,P〈0.005)。机采互助献血中初次献血率达71.64%(341/476),自愿机采献血中初次献血率仅0.98%(6/613),两种献血者的初次献血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16.180,P〈0.001)。结论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小板紧缺的状况,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张波  马铭蔚  周艳君 《现代养生》2022,(23):2059-2063
目的 通过对机采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机采献血者的招募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有效减少血液浪费和保障血液安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南宁市2019-2021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学历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年份机采献血者复检结果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21年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阳性率偏高,分别为0.06%、0.05%和0.04%。各年龄段献血人次占比分别为18~岁占36.38%、35~岁占33.34%、45~60岁占30.28%,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24%、0.23%、0.11%;各年龄段献血者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的献血者不合格率相对较高。固定献血者和非固定献血者不合率比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固定献血不合格率比例(0...  相似文献   

9.
348名献血者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献血者的招募成为采供血机构的主要职责。为制订科学的献血招募策略,加速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确保血液安全,笔者对348名街头志愿献血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现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设计调查表,除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基本情况外,重点对献血的主要理由、献血知识获取途径、献血与健康关系的认识、再次献血意愿及满意度等5项指标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为保证资料真实性,调查对象不署名;统计时剔除了重复选项的表格。结果1基本情况年龄:18~30岁172人,占49·4%;31~40岁125人,占35·9%;41~55岁51人,占14·7%。男195人,占5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失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随机抽查流失献血者2100人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实际调查1525人,忘记再次献血时间、没时间再次献血和献血开放时间不合适是影响再次献血的主要原因。流失献血者再次献血856人,乐意再次献血并定期献血的607人,占再次献血人数的72.61%。结论流失献血者再招募可行,血站在重视新献血者招募的同时,应加强献血者固定和召回,实行到期提醒服务,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1.
任红霞  郭欣  曹珺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85-1387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为献血者招募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其血液中ALT、抗-HCV的检测结果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9143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2.41%,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②年龄在26~40岁的献血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③ALT、HCV阳性率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自由职业者和农民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⑤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阳性率低于初中及以下的献血者。结论招募低危献血者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年轻人、高中文化程度者、工作较稳定者是较安全的献血者,应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献血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适龄健康的公民积极地加入到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扬州市无偿献血情况,旨在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按献血时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献血量等条件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的87679名无偿献血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均对无偿献血形成较大的差异,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26~45岁人群占无偿献血总人数一半以上,且有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献血人群增多的趋势。结论通过对扬州地区无偿献血情况的分析,可准确掌握该地区献血人群的分布规律,对于今后开展无偿献血者招募、合理制定采供血计划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血液库存偏型时的应急招募措施,如短信招募、电话招募、媒体招募、采血车(屋)现场招募、血站职工及志愿者应急献血和招募应急队献血、单位招募等,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与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沙市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情况和人口特征,为优化献血地点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长沙市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献血点采集的144 33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点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及血液复检淘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流动献血车与固定献血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偿捐献全血人群中两种献血地点男性献血者均高(P<0.05);流动献血车18~24岁人群显著高于固定献血点,25~34岁人群固定献血点高于流动献血车(P<0.05);流动献血车职业分布献血人次占比最多的是学生,固定献血点是其他类职业;流动献血车献血者本科和专科学历均高于固定献血点,固定献血点高中学历比例大于大专院校以上学历;流动献血车复检淘汰率2.01%,固定献血点复检淘汰率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长沙无偿捐献全血的主要方式是流动献血车,男性、18~24岁、大专院校学生、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是无偿献血主体。注意选址充分发挥固定献血点在全市的布局和运行方式,并强化流动献血车的优点,根据献血人群结构特点做针对性的宣传,可提高血液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献血者对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水平提供改进方向。方法运用无偿献血客服平台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发送调查短信216 960条。同时,对回复不满意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献血者短信回复比例为49.25%。有0.19%的献血者对献血服务过程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术等方面。不满意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明显低于满意的献血者。结论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的支撑数据,采供血机构可以及时关注到献血者需求和期望,使服务超越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近五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为献血者宣传和招募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为HIV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珠海地区2015年1月—2019年12月的145109例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人群分布特征、年龄分布特征及传播途径与来源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19年珠海...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阳性状况,为今后献血者的招募方式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资料及血液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结果,按献血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血型、婚否、献血次数和献血区域等项目分析。结果 献血共148976人份中,总阳性3347人份,(占2.25%),男性(占2.32%),女性(占2.09%),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P<0.05)。年龄段以46~55岁阳性率最高,为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以梅毒阳性(1.15%)最高。职业以军人、医务人员、学生及公务员等群体阳性较低(平均1.31%),农民阳性率最高(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1,P<0.05)。学历与阳性关系本科(及以上)阳性最低(1.29%),小学文化阳性最高(4.67%),说明学历与阳性率有明显差异。血型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已婚与未婚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P>0.05)。献血次数与阳性关系笫1次献血阳性率4.32%,笫2次献血阳性率1.77%,献血≥3次阳性率0.86%,说明献血次数与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88,P<0.05)。抗-HIV初筛阳性202人份,经市疾控中心确认HIV阳性22例,确认阳性率1.48/万。结论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范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尽量做到有高危行为的人在采血前淘汰,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高素质和固定献血队伍,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信群在农村成分献血者招募与保留中的效果。方法 统计2014年-2016年秦皇岛地区农村初次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分别计算建立微信群和未建立微信群捐献者总人数及≥3次人数,计算保留率。结果 通过微信群招募捐献单采血小板总计347人,≥3次为201人,保留率为57.93%,均优于电话招募。结论 利用微信群管理农村成分献血者,对提升农村固定成分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3-2020年扬州市无偿献血者人口学分布的变化趋势,为优化招募方案,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扬州市安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无偿献血者人口学信息,分析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对献血行为的影响。结果:2013-2020年扬州市男性、女性献血人数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但女性献血者的占比从2013年的38.32%上升到2020年的39.91%;虽然硕士学历献血人数总体较少,但献血者占比增加却是最高的,从2013年的1.53%上升到2020年的3.27%,本科学历的献血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14.43%上升到2020年的21.65%;学生和公务员献血人数有上升也有下降,医务人员的献血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4.63%上升到2020年的6.3%,教师的献血人数基本持平;18-35岁的献血者人数占比有下降趋势,36-45岁的献血者人数占比下降趋势明显,18-45岁献血者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76.42%下降到2020年的64.87%,46-60岁的献血者人数占比上升明显,从2013年的23.58%上升到2020年的35.12%。结论:8年内,扬州市无偿献血者人口学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优化招募方案并对特定人群实施精准招募,采集更多的血液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临床血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