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代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49-145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156例,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156例患者,6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8.46%。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0例,肺炎克雷伯菌15例,鲍曼不动杆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白色念珠菌5例,大肠埃希菌4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预防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方法: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 结果:患者机械通气48h以上62例患者,3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1.3%,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63.2%.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6±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有关.共检出病原菌74株,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4%)、金黄色葡萄球菌(18.9%)、肺炎克雷伯杆菌(13.5%)、大肠埃希菌(10.8%)、白色念珠菌(10.8%). 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病房及其他ICU行机械通气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51.8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患者98例,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98例患者,4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3.88%;其中单一致病菌23例,≥2种致病菌20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肺炎克雷伯菌14例,鲍曼不动杆菌9例,白色念珠菌8例,大肠埃希菌6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5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77.03%;其中单纯致病菌33例,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24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克雷伯杆菌14例,白色念珠菌11例,大肠埃希菌5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细菌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1≥48h 112例,并发VAP48例,发病率为42.8%。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35.4%。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3±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相关;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1.8%,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例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目标性监测,观察和分析引起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探究有效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最佳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对VAP病例的一般资料、有关发病情况、细菌学及有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机械通气48h以上180例患者,2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1%;使用呼吸机后在5d内发生肺炎的6例,占30%;在5d后发生肺炎的14例,占70%.20例VAP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19例病情缓解、脱机,抢救成功率占80%,死亡1例,病死率为20%.结论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而必须重视.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是维持机械通气有效能的重要保证,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滔  薛岑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28-3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一旦出现呼吸及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高,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足多方面的,本文是为了解国外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所做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干预效果,探讨机械通气中预防VAP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呼吸ICU收治74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35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长短,并对VAP发生率、病死率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于2002年1月~2005年4月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6.34%,病死率为47.4%,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且药敏显示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全部患者共检出6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66.7%,革兰阳性球菌15株,占23.8%,真菌6株,占9.6%;经治疗,31例好转并成功脱机,占75.6%,10例死亡,占24.4%。结论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联合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疗VAP是降低VAP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VAP的发生率.归纳其中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 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0%,病死率为31.3%.随着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问的延长,VA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8.8%.结论 尽可能缩短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问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革兰阴性茵为主是VAP的病原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方法:将我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作为为研究组,所有患者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选取我院急诊ICU同时期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该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机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出预防呼吸机并发症的对策。结果:59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6.95%。这10例患者中,共检出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鲍曼不动轩菌2例,大肠埃希氏杆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孢菌3例。结论: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策,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国内调查发现,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笔者就2003—2008年我科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2例护理中发现有21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春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82-498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1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47例被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1.1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经分析,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 d、营养不良、意识障碍、留置胃管以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高度相关。结论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可以为临床提供依据,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症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进行研究,并且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急症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病原菌以及耐药性,并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138例实施了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48例患者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4.7%;48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上机时间明显较未出现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的上机时间长;另外,使用抗菌药物不能明显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论: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药对消毒、无菌操作引起重视是预防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措施,并且还应该根据药敏实验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韦素清 《广西医学》2009,31(8):1222-12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Y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可达9%~70%,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可达50%,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现将相关高危因素及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很好的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方法对34例VAP病例病原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4例患者,共分离出的42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株,革兰阳性球菌10株,真菌4株。病原菌对一代和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VAP病原菌有较好作用。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发生的VAP,其病原茵构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明显耐药现象,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及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是预防VAP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