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哮喘组患儿124例,对照组患儿145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对比两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组患儿MP-IgM阳性率51.6%,显著高于对照患儿MP-IgM阳性率34.5%;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与同期儿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为对照分析,采用微量颗粒凝集法测定血清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滴度,大于或等于1:40为阳性,视为支原体感染;将全部哮喘组患儿采外周血计数嗜酸性粒细胞(PBEC),血清总IgE的检测。结果:哮喘组84例中,阳性44例,阳性率52.4%;对照组阳性18例,阳性率27.7%(18/65),哮喘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9.19,P〈0.01);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2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及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例数及数值、心电图异常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抗体滴度高的患儿应及早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测,警惕心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1月—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蜜丸(小儿止咳定喘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Ig M阳性率;追踪随访此480例患儿,分别统计不同组别患儿两年之内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体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五天后,其肺炎支原体Ig M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优势明显;同时,经随访发现,240例观察组患儿两年间并发支气管哮喘者8例,240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20例,观察组发病率和发病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5%vs 9.09%,OR=0.38,χ~2=5.461,P=0.019)。结论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发病风险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传统西医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实验室检验特点。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1例,搜集其临床检查资料,并与同期200例小儿细菌性肺炎做一对比,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20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127例阳性,74例阴性,阳性率为63.0%;细菌性肺炎患者11例阳性,189例阴性,阳性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凝集试验显示观察组患儿阳性116例,阴性85例,阳性率为57.7%,对照组患儿阳性79例,阴性121例,阳性率为39.5%(P<0.05);实验室检查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沉和CRP处于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患儿两项指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中天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MP-IgM阳性率、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酶显著升高,据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16-218
目的:观察桑杏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及家属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9例患儿,对照组2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桑杏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为1周)。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68.96%;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65.51%;研究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 E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g M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9%对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桑杏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咳嗽、发热等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12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肺炎支原体(MP)血清特异性MP-IgM、MP-IgG抗体,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临床控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12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中,检测出MP-IgM阳性22例,阳性率18.3%,MP-IgG阳性32例,阳性率26.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P感染的32例哮喘病人中有15例(46.9%)单纯给予吸入治疗获得良好哮喘控制;有17例(53.1%)给予红霉素足疗程治疗,配合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方得以完全控制。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应作肺炎支原体相关特异性抗体检测,并须配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及规范吸入激素治疗,以早日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部儿科27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7岁儿童同时进行咽部分泌物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和静脉血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在27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中,用液体培养法阳性率约30%;被动凝集法阳性率约37%。两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学龄前儿童是好发人群。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尽早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K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川崎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肺炎支原体感染、非支原体感染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38.33%(23/60),高于对照组18.33%(1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炎支原体感染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47.83%,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KD阳性率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为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祛痰方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肺祛痰方口服,疗程两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含量,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 A、Ig G、Ig 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血清抗炎因子IL-2、IL-4含量明显增加,IL-6水平明显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炎症因子以及免疫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祛痰方可以调节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小儿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 2016 年 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哮喘患儿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雾化吸入 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 3.3 %,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 23.3 %,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憋喘、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小儿哮喘临床表现复杂,多数伴有哮鸣音,憋喘的表现,肺炎 支原体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二项(IgM,IgG),血常规及胸片检查等可作为其诊断依据,阿奇霉素片联合布地奈德 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此类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加快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其入院第2天的静脉血,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并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090例患儿送检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243例,阳性率为22.3%,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出现,以夏秋冬季高发,感染率与季节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夏秋冬季,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CPR、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免疫功能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患儿的SCARED评分、DSRSC评分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2组患儿血清Ig G、Ig M、Ig A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同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1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保元汤口服和肺炎外敷方外敷,治疗21 d。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Treg、CD8+、Th17)及免疫球蛋白指标(Ig A、Ig G、Ig M、Ig E)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g A、Ig G、Ig M和Ig 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CD3+、CD4+、Treg均升高(P均0.05),而CD8+和Th17均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CD3+、CD4+、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咯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支清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抗支清肺汤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记录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后MPIg M、Ig E、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咳嗽消失、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MP-Ig M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g 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支清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较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咳嗽最为常见,且辅助检查以支原体抗体(+)最为常见以及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加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与相关治疗分析,对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到本院做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儿童1738例,分0-3岁,4-6岁,7-9岁,9岁以上,几个组观察分析。结果:0-3岁阳性率22%,4-6岁阳性率30%,7-9岁阳性率27%,9岁阳性率22%,总阳性率26%。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结果准确,快速,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