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声强  董友鑫 《中医杂志》2008,49(10):950-951
答:在周围性面瘫的后期,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迁延不愈,临床可出现"倒错"现象.即表现为静态观之,原本歪向健侧的口角,又歪向到了患侧,这就是在中医临床的面瘫"倒错"现象. 要认识面瘫"倒错"现象的形成机理,首先就要了解周围性面瘫局部口角歪斜症状的产生机制.当一侧的面神经麻痹后,其局部的口轮匝肌张力降低,而健侧的口轮匝肌张力相对增高,因此,口角被拉向健侧,从而形成了口角歪斜向健侧的首发症状.中医学认为,面瘫"倒错"主要是由于周围性面瘫初起发病过重、或失治误治,使病程久延,气血亏损,面部筋脉失于濡养,造成患侧面肌由弛缓不收转为板滞挛缩,致使患侧口轮匝肌张力偏低变为张力过高,将原本歪向健侧的口角又牵扯到了患侧,这实际上是一个阴阳反复失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牵正膏是我们自拟处方自行设计自制治疗面瘫的一种膏药。自1996-03~1998-12共治疗面瘫患者30例,疗效较佳。现将其制备及疗效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门诊25例,住院5例;病程最长1a,最短3d。1.2 诊断标准:起病突然,常在清晨洗脸嗽口时发生口角漏水,面颊部动作不灵,嘴歪向健侧,患侧闭眼不紧,眼裂增大,流泪较多,患侧不能鼓腮。皱额,鼻唇沟变浅,露齿或笑时口角更加歪向健侧,吹哨时气从患侧口角窜出,进餐时食物会留于病侧齿颊间。少数病人初起有耳背后、耳及面部疼痛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周围性面瘫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治疗常选用神经营养剂治疗,我科采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疗效理想,但穴位注射后患者易产生酸胀不适感,及时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不适感。1临床资料2014年3月~2014年11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面神经炎患者64例,均符合面瘫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1]。①不同程度的患侧额纹消失,皱眉元力,眼睑闭合不全;②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口唇歪斜向健侧;③患侧口角下  相似文献   

4.
面瘫为淮北地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往往留下终身面瘫,影响面容,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我所自1970年春天至今,采用三棱针点刺加芥末外敷的方法治疗面瘫127例。对发病半年以内的急性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一、临床表现面瘫主要症状是表现不同程度的咀歪眼斜,患侧眼睑闭合受限,时流泪水,额纹消失,眉上扬受限,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面颊部顽麻、胀疼,鼓腮口角漏气、喝水口角漏水,吃饭颊内塞饭。有的伴有患侧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其观察方法,观察针刺治疗的效果,并通过测量排除自然愈合的结果。方法测量面部自然状态的左右口角到同侧耳屏切迹的距离,见面瘫的存在;测口角尽量向同侧耳屏收缩状态的左右两侧的距离,这更能显示面瘫的程度。经针刺治疗半小时后,再测量上述的四种距离,这样就可以了解针刺的效果,排除自然愈合的说法。结果37例患者通过测量记录并观察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为91.89%。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测量观察法能客观反映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排除自然愈合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林樯 《西部中医药》2004,17(9):35-36
面瘫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常发生在冬春季节,若治疗不当往往导致病情缠绵难愈。笔者采用电针透刺疗法配合TDP照射治疗面瘫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个月。1.2 临床表现患者患侧表情肌纵缓不收,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皱额蹙眉均不能,病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平坦,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病侧口角漏气,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乳突处有压痛。2 治疗方法2.1 选穴主穴: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颧髎透巨髎,合谷透劳宫;适当…  相似文献   

7.
面瘫倒错为面瘫病情迁延日久,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至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笔者运用挂针疗法为主,配合灸法、头针、体针治疗面瘫倒错1例,疗效显著,且挂针可减轻患者长期针刺治疗痛苦,避免紧张情绪,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钟仲义 《双足与保健》2004,(3):11-11,10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因单侧面部或耳后较长时间受寒或冷风吹袭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患者患侧眼裂增大,不能完全闭合;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额;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偏低、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闭嘴鼓腮时患侧漏气等等。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祖国医学称为"面瘫","口角歪斜"。针灸治疗面瘫临床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确切,但也有一部分面瘫患者,不能完全恢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来对比观察临床疗效,作一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志松  孙谊 《吉林中医药》2003,23(11):40-40
面瘫 ,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冬春季节多见。若治疗不当或未掌握好治疗时机 ,往往导致病情缠绵难愈。笔者采用电针透刺疗法配合频谱照射治疗面瘫 18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0例 ,其中男 10 8例 ,女 72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 3岁 ;病程最短 1d ,最长 1年。1 2 临床表现 患者面部表情肌麻痹 ,额纹消失 ,不能蹙额皱眉 ,眼裂变大 ,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常出现Bell’s现象 ,病侧口角下垂 ,鼻唇沟变浅 ,露齿 ,口角歪向健侧 ,鼓气时病侧口…  相似文献   

11.
<正>Bell's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虹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患侧鼓  相似文献   

12.
正周围性面瘫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眼裂扩大、眼睑外翻、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完成蹙眉、皱额、鼓腮、露齿、噘嘴和吹口哨等动作。2016年6月至11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颇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30例,均为神经内科转至我科门诊的患者。右侧面瘫11例,左侧面瘫19例;女9例,男21例;年龄7~82岁,平均35.7岁;病程1~2周。均有不同程度的表情肌瘫痪症状,5例伴有耳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其主症刀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皱眉、露齿等动作,口角偏向健侧,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系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中络”“口眼歪斜”,主要症状为额纹消失,眼裂增宽,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及表情肌缺如,不能完成皱眉、鼓腮、露齿等动作。难治性面瘫是指患本病后经常规治疗1个月以上,仍可见面瘫重要体征者。笔者自2001年3月起采用自拟防风扶正汤、药酒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此类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1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 ,其由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周围性面瘫经多种方法治疗效差迁延而致 ,我采用电针三组六针加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57例 ,男 80例 ,女 77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 7岁 ,平均年龄 35岁 ;病程时间 2~ 4月 95例 ,4~ 6月 4 7例 ,6月以上 15例 ;左侧面瘫76例 ,右侧面瘫 81例 ;临床诊断以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向健侧 ,患侧不能抬眉、皱额、鼓腮、露齿等动作为准。2 治疗方法2 .1 电针 采用上、中、下 3组 6针进行治…  相似文献   

16.
面瘫又称口僻、吊线风.临床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甚者口角流涎,咀嚼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或因面瘫口歪致说话吐字不清.面瘫临床一般分为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两者.本文主要论述周围性面瘫的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7.
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针刺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自1997年11月至1999年9月应用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左侧面瘫23例,右侧面瘫2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拟定,凡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和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不能完全闭合,贝尔(bell)氏征阳性,患者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至向健侧,鼓腮时一侧口角漏气.…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炎,可出现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露齿时口角向健侧歪斜等一系列症状.笔者运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现举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9.
<正>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口眼向一侧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故又称为"口眼歪斜""口僻",该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面神经麻痹~([1])。顽固性面瘫系指面瘫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仍遗留眼睑下垂、口角歪斜等后遗症的状况。其针灸治疗以取手足阳明经及局部穴  相似文献   

20.
<正>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亦称贝尔氏面瘫,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病起病突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在春秋两季发病,常见发病诱因有受寒着凉等,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一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常在晨起梳洗时发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眼睑扩大,泪液外溢,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中医尤其是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