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系统的构建及检测HPV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建立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用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方法 构建检测和参比双路延迟线,并观察在液相中两路延迟线的相位变化规律;以人乳头瘤病毒为检测对象,用传感器检测系统对其进行实时检测。结果 两路延迟线的相位值在液相中发生不同的变化;检测HPV时,检测延迟线的相位值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参比通道的相位曲线变化不是很大。结论 成功构建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实现对双链DNA病毒HPV实时检测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直接检测从临床标本中提取的HPV基因组DNA。方法选取36例临床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提取其生殖器分泌物的基因组DNA,并经荧光定量PCR检测为HPV阳性的标本,以14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利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临床样本,并与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传感器法检测35例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97.22%,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均为阳性;14例阴性对照标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传感器法的检测限为1.21pg/L。结论传感器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较好,且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临床标本中HPV基因组DNA的直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漏声表面波(LSAW)生物传感器实时检测HPV,并对传感器进行再生性研究.方法 每次实验前分别用Piranha液、1 mol/L HCI和1 mol/L NaOH等溶液清洗传感器反应区域,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再生使用20次;探讨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及再生性能.结果 再生使用5次时核酸杂交引起的相当于第1次的89.60%,变异系数为4.24%,再生检测10次时响应信号相当于第1次的71.56%,变异系数为10.14%;再生10次后传感器检测能力开始迅速降低.结论 LSAW生物传感器可以特异性地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快速检测,并具有较好的再生性. 相似文献
4.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双通道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方法以人乳头状瘤病毒为检测对象,传感器检测系统运用相位、频率及延迟线3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传感器裸金表面、固定巯基化探针以及核酸杂交后的金膜表面结构的微观变化。结果相位和频率两种检测方法较好;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裸金膜表面金原子排列有序;探针分子分布密度增加;杂交后寡核酸分子密度更为密集。结论成功构建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运用多种检测方法;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形象直观地对传感器金膜表面、核酸杂交进行直接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PNA作为杂交探针与普通的DNA探针相比,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生物杂交反应中的优越性。方法用巯基固定法将PNA、DNA两种探针分别固定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的金膜表面,分别与完全匹配、1个及2个碱基错配的靶序列进行杂交反应,观察两种不同的探针与靶序列反应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及反应平衡时间。结果与DNA探针相比,PNA探针识别碱基错配的能力显著提高,且杂交平衡时间更短。结论 PNA探针可提高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的漏声表面波(LSAW)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靶序列浓度对其杂交效应和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 LSAW传感器表面先固定上1.0 μmol/L的肽核酸(PNA)探针,观察终浓度为1 pg/L~1 mg/L的HPV靶序列DNA与探针进行杂交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及反应所需时间,并对相位下降值与靶序列浓度做线性回归,确定其线性范围.结果 随着靶序列浓度从1 pg/L增加到1 mg/L,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下降值呈先增加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以100μg/L为分界线,而杂交平衡时间并没有显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在1 pg/L~100μg/L的HPV靶序列浓度范围内,相位变化与靶序列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P=2.3392 1gC+14.584,相关系数r2=0.9622.结论 随着靶序列浓度的升高,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下降值呈典型饱和曲线趋势,靶序列浓度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 pg/L~100μg/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Na+浓度值对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影响.方法 漏声表面波(LSAW)基因传感器表面固定终浓度为1.0μmol/L的乙型脑炎病毒探针,然后分别在pH 7.6的10 mmol/L PBS缓冲液(含Na+浓度值0.1~0.6 mol/L)中和终浓度为1.0 μmol/L的JEV靶序列杂交,分别记录相位变化及反应所需时间.结果 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变化是先上升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以0.3 mol/L Na+浓度为分界线;杂交平衡时间同相位变化一致,当PBS中Na+浓度为0.3 mol/L,杂交反应的平衡时间为33 min.结论 随着Na+浓度的升高,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变化呈典型的饱和曲线趋势,PBS中Na+浓度0.3 mol/L,杂交反应平衡时间33 min,是LSAW-JEV基因传感器杂交的最适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医疗保健器具》2002,(11):54-57
引言: 从1962年,Clark和Lyons最先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距今已有40年。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艺、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在最初15年里,生物传感器主要是以研制酶电极制作的生物传感性为主,但是由于酶的价格昂贵并不够稳定,因此以酶作为敏感材料的传感器,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些年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微生物电极,微生物电极以微生物活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与酶电极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它可以克服价格昂贵,提邓困难及不稳定等弱点,此外,还可以同进利用微生物体内的辅酶处理复杂反应,而且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的发展,应用PCR的DNA生物传感器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10.
生物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电子化的时代,随着人类探索领域和空间的拓展,使得人们需要获得的电子信息种类日益增加,需要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因此要求与此相对应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技术必须跟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生物传感器是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有人把二十一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有人把二十一世纪称为信息科学的世纪.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个交叉学科.本文就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患者因需手术治疗自住院时起至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1]).本综述主要对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状、危害、原因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干预和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现就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研究概况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自 1962年 Pepper等 [1 ]在双醛化合物中发现戊二醛(glutaraldehyde)有明显的杀芽胞活性以来 ,许多科学家对其理化特性、杀菌活性、杀菌机理和毒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戊二醛具有杀菌谱广、高效、刺激性小、腐蚀性弱、低毒安全、易溶于水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戊二醛的发现和应用在化学消毒剂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三个里程碑。目前 ,戊二醛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已在国内医院广泛使用 ,由于各种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不同 ,其灭菌活性存在差异 ,同时 ,戊二醛的规范化使用也是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 ,现就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 相似文献
13.
14.